IFI的iCAN耳放获得HEAD-FI首选产品荣誉![]() IFI致力于开发符合最新潮流的PCHIFI相关产品,IFI的 ‘Micro’系列产品线包括iDAC(耳放+USB DAC) I CAN(耳放),IUSB Power(USB 电源净化器),IPhono(话筒放大器)以及最新推出的ILink(USB--S/pdif 转换器) HEAD-FI是国际著名耳机耳放交流网站 ![]() ![]() ![]() ![]() iDAC 数模转换部分: ESS Sabre ES9023 DAC 芯片, 升频到 24bit, 192kbps ‘Micro’系列产品 XMOS 出品 USB Audio Class 2 异步解决方案 信噪比: >111dB(A) 动态(-60dBFs): >111dB(A) 信号分离度: <-102dB(1KHz) THD: <0.005% 抖动: 低于设备测量范围! 频响: 3Hz to 33KHz + 0.1dB/0.3dB 输出接口: Line-out, RCA jacks 耳放部分: 运放输出芯片: MAX9722 输出功率: >150mW (15Ω) 输出电压: >3.3V (>100Ω) 信噪比: >97dB(A) (400mV/300R) THD: <0.003% (400mV/300R) 输出阻抗 (Zout): <1Ω 功耗: < 2.5W 外形尺寸: 158(l)x68(w)x28(h)mm 重量: 193g(0.43lbs) 输出接口: 3.5mm Stereo Jack ![]() ![]() ![]() iCAN 放大级电路: 全分立元件A类电路 缓冲级电路: TPA6120A2 均衡器: 两级可调 3D全息声场 以及 XBass低频控制 信噪比: >117dB(A) (THD): <0.003%(400mV/150R) 频响: 0.5Hz to 500KHz(-3dB) 输出功率: >400mW(32Ω) 输出电压: >5V (>600Ω) 输入电压: AC 100 - 240V, 50/60Hz 功耗: < 4W idle, 10W max. 外型尺寸: 158(l)x68(w)x28(h)mm 重量: 216g(0.48lbs) 输入接口: RCA and 3.5mm stereo jacks 输出接口: 6.4mm stereo jacks. ![]() iUSB Power 双USB接口: 一路USB传输电源和数据另一路只负责传输数据 (* 配合 iFi Gemini USB电缆使用* ) 输出电压: 5V±0.5% 输出电流: 1A 输出噪声: 0.1uV(0.0000001V) 高速USB 2.0: 480Mbps 输入电压: AC 100 - 240V, 50/60Hz (Ultra Low-Noise Power Supply included) 功耗: < 9W (includes powered USB device) 尺寸: 158(l)x68(w)x28(h)mm 重量: 195(0.43lbs) 国外用户测得的iDAC的电路增益约为+15DB,最大输出电压约为4.7Vrms。而iCAN的电路增益为+17DB。 如此高的放大倍数使得入耳监听耳机(如:Shure SE530)在音量旋钮旋至12点位置时可以听到很小程度的噪声。 因此,低阻抗高灵敏度的入耳式监听耳机不太适合大音量使用iDAC或iCAN。 IFI的‘Micro’系列产品都使用了低噪声电源系统,虽然传统上认为开关电路的噪声要大于线性电源,不过IFI应用 最新的IFI引以为傲的噪声消除技术将电源噪声降到最低,如果再配合iUSB power将可获得更好的听音效果。 ![]() ‘Micro’系列中iCAN 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款耳放--它使用A类电子管作为全分立放大级,配合TPA6120A2作为输出缓冲。 TPA6120以好的音质和不错的推力赢得不错的口碑,不过其过高的输出阻抗却影响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往往需要外接10欧的 输出电阻才能使TPA6120稳定工作,如果输出接入低阻抗多单元外加被动分频的耳机,情况可能更糟,不过IFI工程师使用 一个电感并联一支小阻值电阻配合TPA6120工作解决了这个问题。 说道听感--iCAN的音质相当于JDS的O2,可以将300欧以下的耳机推出最通透最完美的表现。 想找到他们之间的区别很难,一样很强的控制力,分析力以及声场,音色上两者完全都是透明和中性的味道。 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参考级耳放--无论是测试参数还是听感都一样完美--再加上三维全息EQ以及低频控制。 ![]() iCAN带有两个级别的3DHS均衡器,第一级别的均衡器既不比之前听过的其它耳放更好,也不会太差。一次一般不会被使用。 第二级别的3DHS完全不同,听起来更接近完整的三维声场模拟。类似SRS或BBE混合技术。这种环绕声听起来自然清新,不会让人 产生假或不舒服的感觉。这项技术并未使用DSP而是基于完全的模拟技术基础上实现。 ![]() 而两个级别的XBASS均衡更接近超重低音效果。第一级在200HZ附近提升7DB的输出,第二级在800HZ附近提升了9DB的输出。 两种设置都可以大大加强低频震撼效果而对其余频段的影响都较小。 3DHS和XBASS两种玩法配合可产生多种音效,结合多种耳机配搭更可以体现多种音效组合。 |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 17:47 , Processed in 0.67941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