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以前照的了,周边变了不过三大件都没有更换:stello西装--CDA500和AI500,喇叭是gemme audio katana MKII(一个极为冷门的加拿大产小落地,用marten duke一模一样的陶瓷单元) 俺就废话少说,直接开门见山说听感 周边搭配: 总闸拉的音响专线接copper的美标强插 cd机插俺的单晶银电源线 功放插万隆3001 平衡线也是俺的 喇叭线用的一个我不认识,据说档次比机线好点的东西 喇叭是原配脚钉加大号金属钉垫,放在ABA厚板上 试音的曲目是布仑德尔的贝5钢协,谢林的布兰登堡协奏曲,莫扎特的某flute concerto(通通飞利浦的录音),还有个啥试音碟不过没仔细听。 这套系统给我印象就是——通透,高洁,甜润,贵气!没错这就是陶瓷单元的味儿。可能是因为这对箱子的单元仅仅是accuton比较低端的高音和6寸中低音,声音还是明显偏薄了,下盘信息不足,但是这套系统正是利用了喇叭的缺陷,不去追求过于全面的声音(这样搞起来荷包就吃不消了),而是扬长避短,打造了一个非常优雅,适合小编制的系统。 ———————————————————分割线————————————————————————————————————— 这个gemme audio katana MKII喇叭,包括我自己都是听都没听说过,网上一搜也没有什么信息,就像这个喇叭是来自另一个宇宙一样。。。。。 客观的说,这喇叭声音有严重缺陷——箱体里面似乎有个低频共鸣的结构,一听低频量大点的音乐,下盘就嗡嗡响,低频量很大但是毫无质感可言。类似低频失控了的d7k,th900那种听感。但是瑕不掩瑜,katana的优美透明中高频还是狠狠毒了我一把。作为一个一天到晚喜欢黑各种机器的黑木耳,毒这个字是很难从我口中说出来的。 katana我个人认为,是个地道的冷声喇叭,但是这种冷不是冷硬,并不是像很多监听机经过人工锐化、人工增强解析过后的电脑味儿听感。katana的冷,更类似静电的低失真,纯净,柔和,细腻。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声音也导致了不容易搭配,前端必须是细腻,柔和,而且最好厚一些的,不然肯定声音发飙。。 ——————————————————分割线 mk2—————————————————————————————————————— 似乎stello这个棒子品牌不少人看不起。这次在萧萧家听到的stello,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难道英国也是属于大韩民国的? stello一套的声音,有些像英国英国机,温暖,内敛,润泽,有绅士风度,素质一般,但肯定不算低的(具体没有对比,就凭经验来说,这套系统出来的信息量不算少了)。搭配本身很现代,高速的陶瓷单元,显得非常合拍。 ————————————————分割线 mk3———————————————————————————————————————— 萧萧胸家的咸菜,原本是音源插机电源线,功放插万隆3001,平衡线是范登美。后来机电源线和范登美换成俺的了。俺自己的东西俺自己就不做评论。 范登美的声音真是如假包换的低端素质线典范。。强烈的干,刺,薄,用主人的话说,‘强烈的奇次谐波感’。。。 这条线,外加一堆机线,本来是主人的系统三大件刚刚到位时买来临时用着的。个人觉得这是个明智的选择,三大件刚刚到位时,先用机线听一下,熟悉了各个环节的脾气之后再物色合适的咸菜,但是呢,信号线请买廉价的纯铜材质专业话筒线,例如gotham,加奈美,mogami,这些线虽然素质一般,有些偏糊,但是至少声音没有啥奇怪的地方,对于总价1w或者1w多一点的便宜系统不会构成太大的瓶颈。低档次的镀银线,有时候会带来毁灭性的效果。。。。 至于电源线,我推荐一些比较优质的工业线基,例如belden(这个声音偏硬,不过解析比机线好一截),northwire,或者很多日本产、美产、国产、澳产工业用线。 |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2 04:05 , Processed in 0.09450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