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耳机俱乐部论坛 首页 评测 耳机 查看内容

折腾是中国人的天性

2014-3-17 10:54| 发布者: 体验中心| 查看: 1301| 评论: 88|原作者: 小白

摘要: 下面这篇前几天发在我的微信群里,现在自转论坛,大家随意谈谈看法。 中国人一直以来就喜欢折腾。我觉得这是中华民族的本性特色之一。大家记得连胡总书记都说过以“不折腾”为今后的执政思路吧,已经到了这份 ...
下面这篇前几天发在我的微信群里,现在自转论坛,大家随意谈谈看法。

中国人一直以来就喜欢折腾。我觉得这是中华民族的本性特色之一。大家记得连胡总书记都说过以“不折腾”为今后的执政思路吧,已经到了这份上了,可见“折腾”之多见和严重。不和外国人比,可能一直也就这么习惯了,但和外国人一比,中国人真是会折腾得很。

中国人的民族性,很本质的一点是缺乏耐心,急躁。不肯排队、用药追求立刻见效、喜欢治标不治本,等等,都是这个民族性的外在体现。而喜欢折腾这点,也与之有关,是从缺乏耐心引申而得的——缺乏耐心和急躁的结果,必然就是喜欢反复折腾。只有以充满耐心、不急、从容、徐缓的态度生活,才会不折腾。

我前阵子去意大利玩了次。在意大利有很多古城,有些甚至是中世纪的样式,完好地保存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建筑。有个比方,说达芬奇假如复生,回到佛罗伦萨,那么他绝对不会迷路而且会觉得很熟悉,因为今天的佛罗伦萨,仍保持着达芬奇当年的原样。不仅是佛罗伦萨,其他古城如威尼斯、西耶那,包括首都罗马,都保存了大量几百年的老建筑。要知道这些都不是贫穷的地方,而是很富饶之处,而那里的人民,虽然富足,但毫不折腾,造好了房子就一代代住下去。在中国虽然有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村落,但城市没有这样的,在城市里能见到一百年的房子就很难得了。几百年,够中国人拆了建、建了拆,折腾好多回了。在意大利古城维罗纳、西耶那、罗马等地,古城墙都保存得很好,但在中国,古城墙几乎都被拆完了。

中国人喜欢讲“推陈出新”“除旧布新”,这其实就意味着不断自我否定、不断折腾。新的王朝、政权上来后,就很喜欢拆老的东西,认为那是以前政权的东西,不要,都拆了,造新的东西,体现新政权的符号。这就是折腾。一两千年来,中国人不断地做这种折腾的事,很忙碌,所以叫“勤劳的中华民族”嘛。

这种差异,从某种角度思考,我觉得是因为意大利人太“懒”,生活节奏太慢。只有生活节奏很慢的地方和人们,才会造好屋子住上几百年,丝毫不折腾。生活节奏越快、越急躁,则越喜欢折腾。中国那些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也是因为那里的人们生活节奏很慢。一旦感染了城市人的急性子病,那很快就要开始折腾了,老屋子必然不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在很多中国的古村落都面临拆旧建新的问题了。在意大利是没有这个问题的,老房子都有法律严格保护,即便是屋主也无权拆房改造。

我这里并不是在批评中国人的民族性。缺乏耐心、急躁、喜欢折腾,这些因素我自己、周围的人身上,多少都有。和意大利人比,中国人确实勤劳得多,当然性子也急躁得多、喜欢折腾得多。我也并不是表扬意大利人那种懒惰。我们喜欢折腾的结果是大城市都是新建筑,也很现代、很漂亮。当然,看惯了新建筑的我们,跑到意大利古城,就觉得很有味道、很不同、很欣赏。这是一种对与自己不同东西的欣赏。

对发烧友来说,喜欢折腾几乎可以说是关系到发烧器材市场规模的要素。假如每个发烧友都不折腾,配好一套音响就听过世,那这个市场就规模减小很多了。事实是,我见过不少外国烧友,是一套器材配好听上10年甚至超过10年的!要听到器材坏掉、没法修,或者意识到技术完全更新了,才来换新器材。而在中国发烧友群体里,包括领先发烧的香港台湾人士,很多人都是经常换器材、反复折腾、不断升级、换门的。华人发烧市场之所以规模很大,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什么欧洲人比华人有钱,而且又比华人更喜爱音乐,但hi-fi市场规模反而不算大?一个原因是欧洲人可以很容易听到一流的现场音乐会,不必借助hi-fi系统,另外一个原因恐怕就是欧洲人不喜折腾,不经常升级换门,所以器材的市场规模就比较有限,相比之下,华人音响市场很热闹,和中国人喜欢折腾、不喜欢安心听器材,有很大关系。

德国一位音响设计师曾和我分析过,说买他家产品的有几类人,其中一些是老喜欢换机、升级的,这样的人,不会成为他家稳定的顾客,虽然可能来买一个产品,但过后可能出掉升级了,还有一些顾客,买了一套器材后就安心听音乐了,可以稳定地使用很久。他说他喜欢的是后一类顾客。也许,在欧洲这样的相对稳定型的顾客是很多的,但在华人发烧圈里,经常折腾、换机、升级、退烧、重新换个方式烧,这样的烧友确实很多,我也见多了。中国人,爱折腾,乐在其中!谁让我们是勤劳的中华民族呢,不象欧洲人那么懒。

有一个形容词经常出现在华人音响的hifi评测里——“听过世”,这是形容一个器材或系统很好,足够一个发烧友听一辈子也不抱怨、没有升级换机的必要。但事实上,对于喜欢折腾的发烧友来说,哪有什么可以听过世的器材!换掉器材不是因为它不好,只是因为听腻了,想换新鲜的味道而已。主旨就是折腾,并不意味着出掉的器材不好。好比娶了美女做妻子的男人就不会出轨了?照样出。哪怕娶了万里挑一的美女,爱出轨的还是要出。野花就是香,我没有的东西就是好。图的是新鲜、要的是折腾、美的是不同的滋味,这个道理我们都应该明白。音响器材其实也是同理。对于心眼活络、手头勤快、喜欢折腾的人来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终极的、能让他停止折腾而用过世的东西。


(完)
热门文章推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小白 2014-3-13 19:26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4-3-13 19:34 编辑

有一件蛮ironic的事情是,西方人写器材评测,倒没有“听过世”这个含义的相应表达,至少很少见有类似的表达。喜欢折腾换机的中国人,写评测却喜欢说“某某器材可以听过世”。真是滑稽。一个器材是否能听过世,完全取决于用家这个人,而不是取决于器材本身!!
引用 jonathan8259 2014-3-13 19:27
抢回sf
引用 ayusal 2014-3-13 19:29
抢板凳
引用 烹小鲜 2014-3-13 19:30
首页留名  
引用 lisiqi 2014-3-13 19:34
罗马的古建筑得以留存至今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用的当时最坚固的材料——石
中国的古屋大多是木头 容易被破坏
这个教训体现在器材上就是——要一步到位 才能避免折腾
引用 liubaba123 2014-3-13 19:38
很多观点都赞成,再加一句,中国人大多数喜欢瞎折腾
引用 dragon 2014-3-13 19:40
不折腾感觉不到自己
引用 枫荷 2014-3-13 19:40
有钱了就爱折腾,出二手也方便,打电话叫快递来收就好了,虽然我听过的器材不多,但是我不折腾,知足常乐,一只耳机就够了~
引用 iLLogiCo 2014-3-13 19:42
本帖最后由 iLLogiCo 于 2014-3-13 19:44 编辑

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信仰缺失和工业化病
前者导致没有精神主导,后者导致对物质的不正常需求
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目前的大问题,扩展开来可以在大学开个学科了。
引用 hnsyhuhai 2014-3-13 19:43
生命不止,折腾不休。时代进步,全靠折腾。耶~
引用 reago 2014-3-13 20:04
爱好者必然折腾的,除非没条件,听过世(用过世)的系统基本不存在,像EMBLA+金牛+hd800,但求听10年不腻就值回票价了,还不知道它们能否有10岁命呢
引用 brainless 2014-3-13 20:12
唉,自己虽然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有不少,不过一直以来对按地域,性别,年龄等归类某一种行为习惯的做法不是很积极。亏我还是学统计的,有的时候都感到很自嘲
引用 brainless 2014-3-13 20:13
p.s. 我自己一套入门的雅俊老机cd73,音乐传真x-can v3, k701听了4年,应该算很不折腾的吧
引用 yyw@ 2014-3-13 20:20
中国人好折腾是不得已而为之吧。作为国人恐怕看个《越狱》都会感叹:美国的下水道真nb。事实上美国的下水道确实可以用几百年,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样也是只有几百年。一切都是历史积淀而成。国人喜欢折腾器材,其实也是在寻找一个寄托。
引用 leigoodwill 2014-3-13 20:25
发烧友不折腾,卖器材的都要吃泡饭了
引用 短舌头 2014-3-13 20:36
拿人家老城来比有意思么,那种城市格局是不可能改变的,中国老城也很多啊,怎么不去罗马新城看看,人家5、6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规划搞城建建立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新社区了。许多农民和城市贫民还住城中村呢,还有流浪汉在地上挖洞住呢。
折腾绝不是中国人的天性,中国老百姓是最想安居乐业过日子的、折腾本质是因为政策和时代的风云巨变,人不得不顺应而已、
从城建一下子跨越到hifi然后就推断出中国人爱折腾,这个也太主观臆断了。世界上的hifi发烧友都是一个样子的、不折腾你还能称为发烧友啊。
引用 草民一介 2014-3-13 20:39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如果仅仅为获得“升级”的快感而漫无目的的折腾,这确实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折腾”又是发烧友成长道路上必经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发烧音响领域里同样适用。要了解器材的特点,性格,甚至设计者的底蕴,摸清通向“靓声”的客观规律,每一件器材都必须买回家里,放在熟悉的系统里仔细把玩,品鉴。有所收获之后再向更高的层次“求索”。因此买进和卖出是必须的。但“折腾”本身并不是无条件和无止境的。发烧友需要根据自己的财力和精力来量力而行,不能因为一项爱好而影响了家庭和事业,这就是enough is enough精神。当经验的积累和规律的摸索达到一定境界之后,折腾也就不再是必要的了。
引用 yamuling 2014-3-13 20:40
这篇写得挺在理
引用 草民一介 2014-3-13 20:42
折腾音响的最终境界还是要回到音乐欣赏中去,不管器材折腾到什么水准,欣赏音乐始终应该是折腾音响的目的。这样的折腾才能有始有终,才能做到enough is enough。

查看全部评论(88)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6 03:21 , Processed in 0.05452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