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6-19 14: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常见的PCHIFI与CDHIFI之讨论,其根源一大半来自数据源的成本
其实现在常见的PCHIFI与CDHIFI之讨论,其根源一大半来自数据源的成本
首先说一下概念的问题,其实现在提到PCHIFI有些人心里是从音源载体角度考虑的——即:只要音源是bit流的形式,就可以认为是PCHIFI的范畴,有些人正好相反,认为只有在听音的时候使用PC机进行播放才叫PCHIFI。如果这个概念都不统一的话,可能讨论的双方都讨论不到同一个地方去。
先从心理方面简单地分析一下:
喜欢PCHIFI的人大多数手里没有那么多正版发烧CD,所以他们更希望自己从电驴下载下来的接近原版CD的APE文件能够聆听出接近或等同于CDHIFI的音质效果。有了主观愿望,就会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寻找“证据”加以证明,进而贴到论坛上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从而在内心中得到进一步的安慰。
喜欢CDHIFI的人首先发烧时间长,经验丰富见识广博,同时手里的原版CD库存量大,所以在讨论中占据主动地位——毕竟玩PCHIFI的人们有相当一部分人连高等级配置的CDHIFI系统都没有仔细听过更不要说顶级系统了。从心理的某种角度上看,如果PCHIFI超过CDHIFI,少投入高产出,自己多年积累的CD库存价值就会贬值,谁心里也不会舒服。毕竟PCHIFI作为新兴事物,它远没有传统HIFI成熟也没有传统HIFI那丰富的产品数量,因此或多或少地对PCHIFI发表一些否定的言论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至少大家对它的未来还是认同的。
于是就出现了PCHIFI大谈理论,CDHIFI大谈主体听音感受的现象。(其实当年CD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多少LP的拥护者大喊CD声音太数字了,没有音乐味道,这和现在的讨论是不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拿原版CD与“EAC抓轨->外置DAC解码”(解码之后的部分PCHIFI=CDHIFI)进行比较似乎有点不公。如果普通电脑光驱通过一个软件就可以获得相当于顶级CD转盘输出的高质量PCM数据,那么那些昂贵的高品质纯转盘都可以卷铺盖回家休息了。
是否可以考虑这样的主观聆听对比呢?
(a)原版CD;
(b)EAC抓出来的wav文件(既然要对比试听,就别浪费时间再压缩成ape了);
(c)抓出来的wav文件再刻录成CD;
(d)现在有些新的播放器本身就带有素质不错的转盘,又支持把CD音轨抓成wav文件保存在硬盘里的功能。那么即可以把抓出来的文件拷出去,也可以把(b)中PC机抓出来的文件拷进来。
使用同一个解码器(注意CD播放和其他形式播放要用同一台解码器,最好能分别对比同轴和光纤两种连接方式),分别对比abcd,不用听也知道肯定a>b,但是c和b比到底谁强呢?d和c比谁强些呢?
对比聆听时候有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有第二个人做助手,他负责播放a,b,c,d四种音源,但是不告知聆听者正在播放的是哪种音源。另外聆听者不应该使用自己用惯了的HIFI系统,否则他一听就能听出来哪个声音是自己习惯的CD机播放出来的。最好找一个高烧的朋友,借用他的系统和听音环境。因为如果没有第二人的帮助,必然会掺杂进自己的主观认识——认同的会千方百计寻找支持它的理由,不认同的会千方百计寻找反对它的理由。
以上是纯音质的问题,另外大家讨论的范围除了单纯声音质量之外还希望能考虑到一个普通玩家总体投资的价值以及性价比的问题。例如,到底是花5万投资硬件值呢,还是花3万投资硬件2万投资软件值呢?虽然投资5万到硬件声音是好了,但是没有丰富的软件这5万元的硬件也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这2万元的CD可以免费从网上下载到APE文件,那么我把节省下来的2万元投资到硬件上去会不会得到更好的声音回报呢?其实这就是一个投入产出比问题而已。记得当年有位发烧界人士说过发烧耳机的音质等于十倍于它的音箱的音质,这其实就涉及到性价比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耳机感兴趣的原因吧?这里希望坚持传统的烧友考虑一个问题:如果DG开卖可以保存在硬盘中的数字音乐,96/24甚至更高规格,你会不会再花钱为自己已经拥有的CD唱片买一份同一录制版本数字音乐呢?
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老烧,尤其是手上原版CD(注意原版CD的概念,是不等于引进版由中国压盘的)还不多的烧友,不想投入大量资金(或者追求性价比的),与其花那么多钱买高级转盘+解码器+原版CD,不如把高级转盘的钱省下来买更高档次的解码器和一部分原版CD,毕竟自己能发烧到什么程度需要亲身体会体会才好说。说句不中听的话,说不定你听了一阵对古典音乐这种音乐形式都不喜欢呢,对不对?另外,同样是烧友也是有区别的,有烧硬件的有烧软件的,有人喜欢小提琴,有人喜欢交响,有喜欢男高音的,有喜欢童声合唱的......与其一次性投资到硬件上,不如先把各种音乐形式的经典作品、经典演绎版本都听到了,到时候再做进一步的决定,到底是再花钱买发烧转盘配、还是维持现状、甚至把解码器卖掉不玩发烧或改玩低烧了呢?
再说远一点,抛开PCHIFI不谈,即使用传统音源,聆听方式也有耳机、落地音箱、书架音箱的区别,功放有晶体管和电子管两大类的区别,它们所营造出来的声音都有明显的区别。举个例子:如果用书架音箱听蔡琴的歌相当于蔡琴站在你面前在唱的话,那么用耳机听就好像蔡琴钻到你脑子里在唱。用音箱听交响乐,你感觉乐队在你面前展开的,用耳机听却感觉乐队是从地向房顶展开的。胆机灵敏度低但是声音甜,有人最喜欢胆机声,但有人正好相反,闻胆声就浑身不舒服。
所以如果讨论PCHIFI的人是出于入门的考虑,我觉得可以不必犹豫了,大刀阔斧地杀进来吧,发烧音乐比普通的流行音乐强多了,即使你用的装备不是很高级的也可以收获很多。记得90年代初期开始北京音乐台开播的时候(那时候还不是974而是945呢呵呵)就推出一个节目叫发烧门诊部(不知道这个节目现在还有没有了)我还在上学,他们就传达了一个观点:玩发烧音乐的人分为硬件发烧和软件发烧两类,所以不要单纯地以为玩发烧就一定是烧硬件是烧听音效果的。烧软件的人买个飞利浦的692或CEC的891一样可以欣赏发烧音乐。
如果讨论PCHIFI的这个人手里已经有大量的原版CD了,并且不再希望购买大量的CD了,那么建议还是买个高级CD去听吧!新事物等个6,7年,看看发展再考虑。
[ 本帖最后由 AIHIFI 于 2009-6-19 14:2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