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俱乐部理事

- 积分
- 3771
- 注册时间
- 2001-11-21
  
|
发表于 2009-12-27 17: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引用一次我写的MDAC的评论文章里的一段,帮助一些人扭转错误理念。
我顺便在这里科普一下吧,纠正一些烧友脑子里存在的关于解码器的误区.
很多发烧友看解码器,就知道看"解码芯片". 关心这台解码器里用的什么解码芯片. 似乎解码芯片能决定一台解码器的素质似的. 还经常有些解码器在广告宣传里号称自己用了某某有名的解码芯片,用的解码芯片与某名机相同. 仿佛用了与名机相同的解码芯片,就能出与名机一样或相仿的声音似的.
大错特错.
一台解码器的素质水平,绝不是靠DA芯片单枪匹马所能决定的. 和许多因素有关联. 其中经常被发烧友所忽略的,是两个环节,而MDAC的作者偏偏非常清醒地知道这两个环节的重要性,在这两个环节上用了"重料". 所以才出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个环节是数字接收. 另一个是晶振.
数字接收是解码器整个工作流程里的第一步,通常是由一个数字接收芯片,负责把从光纤,同轴等数字端口进来的数字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并分离出时钟信号. 大家知道SPDIF界面的数字信号,是数据和时钟嵌在一起传输的,这个"二合一"式的信号,进入解码器后,首先就要分开,分成单独的数据,和时钟. 数字接收芯片就是干这个的.
这就决定了数字接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大家知道数字信号多少就有jitter的,素质良好的数字接收芯片能有效地把jitter"过滤掉",并本身具有极低的jitter (数字接收芯片自身也会引入jitter的). 与常见的CS8414等数字接收芯片不同,价格仅一千多元的MDAC,却使用了美国TI的SRC4392优质数字接收芯片. 这使得它与同类型解码器相比,在数字接收这个环节上站高一头. 通俗地说就是: MDAC使用的数字接收芯片,根本不是它这个档次解码器所惯用的.
第二个环节当然就是晶振了. 它是解码器内部的基准时钟,是解码芯片工作时的时钟依据. MDAC内部没有用常见的国产晶振,而是用了Vectron的产品. 价格较贵,但性能确实良好.
解码芯片是Burr Brown PCM1792. 这是一个较新的芯片,也是比较常用的,但我前面说了,并不是说解码器用了这个解码芯片,就一定好声了.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从供电,避震,电路的设计,数字接收,晶振,到模拟放大电路的设计,都会影响解码器最后的音质.
通观MDAC的线路,在数字接收和晶振这两个环节投入了重料,使用了这个级别产品本不可能用到的数字接收芯片和优质晶振. 这才是它好声的关键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