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10年1月18日
苦赞两年多,随着DAC2的到来,自己的PCHIFI系统终于完成了!
先来几张DAC2开苞纪念。(晚辈没相机,只能用手机凑活)




晚上同学的500D到了






接下来是HA5000的供电部分(墙插:Oyaide R1,隔离牛插座:Furutech FP-15A-N1 电源线:Oyaide GPX-R+furutech Evolution Power OFC,目前的瓶颈是隔离牛,也是这套系统最需要完善的地方。不知何时才能找到一头好牛)


HA5000+W5000(避震采用TAOC 25GP+KISO G-53F避震垫)


最后就是我大学期间的全套耳机系统:

驱动界面:

应大家要求,更新DAC2详细图片,几乎每一处都有拍到。细节的基本顺序从面板方位的芯片逐渐拍到背后接口方位的芯片。晚辈是学音乐的,对理工方面一窍不通。剩下的就交给坛子里的老烧鉴赏了
(晚辈技艺不精,500D套头,不开闪只能拍成这样了 ,图片为了上传,压缩过)















DAC2内部图上传完毕。(换了三次相册,无语了。。。)
MINERVA 是在网上无意找到的,图不多,但可以看个大概。
背部(除了脚钉,其余一模一样)

内部总览(还是一模一样)

能找出和晚辈的DAC2那张有啥不同吗?

输出部分:

正文(最后编辑于3月21日)
晚辈从中学开始接触随身器材,自己的ER4B和RH1也已经跟随自己多年,来新加坡上了大学后,有了自己的的私人空间以及比较固定的存钱途径(奖学金+生活费/工钱),并且这边良好的器材交流环境使得晚辈结识了很多烧友,包括这边两家最著名耳机店的老板,因此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的耳机,因此开始了自己的耳机HIFI之路。
晚辈喜好的音乐类型比较单一,以听动漫ACG,JPOP女声为主,因此网上的无损成为了唯一的音源来源,也使得自己更坚定地走上了PCHIFI的道路。另外因为自己是Violin专业,因此时常会涉及到专业方面的曲子。
有关于W5000,是晚辈长期“奔波”于本地两家耳机店,熟悉了各家量产名器的音色风格后,作出的最终的选择(R10,L3K太过遥远)。声音上的要求,晚辈个人喜欢精致细腻,甜美的音色。W5K流畅的乐感,顺滑的三频衔接,丰富的细节自然溶于音乐,温和中性的音色,优秀的两端延伸及瞬态,没有W2002的“惊艳脱俗”,但是“雍容文雅”,“端庄贵丽”。与W5K的“一见钟情”让晚辈始终难忘,最终晚辈在大一第一学期末,用攒下的第一笔钱请回了W5000,开始了艰难的PCHIFI之路。
晚辈没听过什么很NX的系统,相比各位前辈经验非常欠缺,因此前期只能自己慢慢摸索,除了在群里,论坛请教外,拜新加坡这小地方所赐,HIFI器材代理商非常集中,试听不必东奔西跑。并且晚辈接触的几家代理都非常的温和可亲,无论买不买东西都没关系,面对晚辈的问题以及试听要求,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予满足,每次去同代理及在场的前辈交流,都能学到一些东西。最终在了解器材的同时,和几位代理大叔成了朋友,自己现在还时常去店里蹭听,抓轨(某大叔喜好同晚辈比较类似,经常批量从JAPAN邮购正版碟,因此晚辈也受益匪浅 )
最终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摸索尝试,凑足了这套让自己能够真正满意的系统。
目前这套系统经过两个月的磨合,最终效果让自己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保持了5K套装自身音色特点的同时,相比之前用外置声卡(SAFFIRE LE/FF400/),以及DAC1U做解码,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大大改善了PC系统的音乐性,不再像DAC1表现音乐时欠缺“生动”,“久听乏味”(出掉DAC1也是这个原因,尽管DAC1是我喜欢的风格),具体听感将会在之后阐述。
唯一剩下的小小的遗憾,就是电源系统,原本打算找台再生供HA5000和DAC2同时使用,可惜CSE,KOJO都不给定做“降压”版,所以基本上已经放弃了,以后随缘吧,在此之前,电源线不打算折腾,目前就这样了。还想请问下,能否在隔离牛后街再生电源?(100V版本,不必定制)这样相比直接从墙插接再生电源有何劣势?
以下是这两个月来的一些调整,脚钉的摆位,周边的补齐,基本都已经差不多到位了:
以下保险丝部分是之前手机拍的,顺便说下,DAC2的电压调节有100\120\230\240四档,调节非常方便
以上登场演员:
脚钉:25MF+25GP
避震垫:KISO G-53F
墙插(R1+FP15A)
保险丝:Furutech Pure Transmission
最后发现是全套日系
听感部分
首先谈下DAC2,简单用几个词概括:平衡,细腻,自然。我个人认为其最大的特点是清澈透明又不直白冷硬,声音非常纯净,引用某前辈夸张点的说法,“润物细无声的干净程度”。精致而又细腻的三频听感自然流畅,隐约流露出高贵的气息。DAC2用看似“平淡”的语气讲述着“精彩的故事”,完全不同于包砍头3和QB9那种带有明显“语气倾向”的腔调。
晚辈一直认为PCHIFI是PC+HIFI,,而不是有了PC就能叫PCHIFI(举个例子,隔壁很多朋友认为PC+高档耳机或外接解码一体机+高档耳机就算做PCHIFI,我个人很不赞同)怎样才能够HIFI,这需要涉及很多细节及搭配,因此晚辈很不赞同将PCHIFI等同于“廉价妥协”。PC可以是音频体验中一种“简便廉价的解决方案”,但PCHIFI所要注意到的因素绝对不比传统HIFI少,甚至更多。
一点前言之后,接下来说正题:
目前的软件配置:FOOBAR1.0 (wasapi输出)
DAC2工作在最佳的normal/buffer 64(176.4下为buffer256)
这套系统的调音主要以东方人声为主。作为一套PCHIFI系统,这套系统一扫普通PCHIFI的“毛躁乏味”,宁静的背景,自然纯净的音色,每晚都让躺在床上的我沉浸在喜爱的音乐中,其中,除了DAC2本身的特质,以上图片中“小件”的作用不可忽视。
“开声”后的DAC2相比刚买时的状态,还是有明显变化的,音乐更加舒展,更加的“晶莹剔透”。搭配W5K西装,两者相辅相成,丝毫没有“负面”影响到5K西装本来的味道和特点,三频结像扎实准确。高密度的中频人声质感突出,线条清晰。丰富的细节自然而不突兀,完美的于音乐融合,让我感受到的是”细节丰富的音乐”,而不是类似于DAC1那种”音乐中有着丰富的细节”。人声尾韵与气息准确到位,各种器乐细节结像生动具体。低频方面,DAC2使得W5K低频更加的结实有力,并且弹性,速度一流,但是介于W5K本深低频的特点,此套组合的低频肯定不适合注中低频厚度/烘托感的烧友。
目前来讲,无论是类如今井美树,藤田惠美,LIA这种温和充满透明感的嗓音,还是Angela Aki,川田まみ,kanafina这些热情动感,特质鲜明的唱腔,都能够较为准确的让我感受到歌手的那份心意。简单概括下现在的感觉,就是什么都比原来好听了,已经听腻的歌,也比原来动听了。一扫之前DAC1U的“久听乏味”。同样搭配W5K时,在面对381I+SPL Phonitor这种强强组合时,这套系统在音乐味道的的表达上,也丝毫不落下风。现在这套系统下的W5K的人声,完全达到甚至超出了自己的预期目标。
另外关于DAC2还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DAC2在带来信息量提升的同时,信息的“灰度"也比DAC1/DA11更加明显了,正因为这点,使得DAC2的”细节“从HIFI性上讲同DAC1/DA11已经不是一个层次。无论是古典还是人声,这种在信息“灰度”表现上的差距,直接导致DAC1/DA11在音乐整体完成度上明显不及DAC2.
以上便是晚辈的一些听感,第一次在各位前辈面前发听感,有部分过于主观,表达不妥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少前辈包含和指正。对于部分烧友很关心的古典部分,因为我个人认为W5K并不擅长于表达古典大编制,本身动态偏弱,低频欠缺厚度,本套设备也是以人声为主而调整搭建的,因此此对于DAC2在古典大编制方面的表现,晚辈不太好拿捏。因此不得不在此略过。以上听感希望能让各位更加了解DAC2的本身风格及素质上的特性。
最后
以上便是晚辈个人这几年来PCHIFI的成果以及对声音/器材上的一点浅薄的理解。个人不太善于语言描述,语言上“粗浅”之处让各位见笑了。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以后还望各位前辈多多关照!
全贴完,感谢各位赏!
22.03.2010
[ 本帖最后由 1001006 于 2010-3-28 02:03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