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607|回复: 41

[pc-fi软件] 帮SOLO耳放做次广告:我试听线材的可靠工具

[复制链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0-4-15 21: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最近听了不少线材。听一根线材,为慎重起见,我都会尽量在家里的喇叭系统,和店里的耳机系统上,两边都认真听过,才算数。

在耳机系统上听时,近期一般就是以DENON DCD2000AE为音源,接Graham Slee Solo耳放,来进行线材之间的对比试听。Solo有两组输入端,把两根对比的信号线分别接在1路和2路上,另一头切换插拔(DCD2000AE背后的RCA输出端),进行对比试听或盲听。如果是盲听的话,叫人帮忙,不给我看到哪根线是接在1,哪根是接在2,我自己切换1和2进行比较,并判断出接在1的线声音好,还是接在2的线声音好,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假如是试听电源线,就无法做到这样的比较快速的切换了,必须关机重新开机,但一般仍以SOLO+HD650耳机作为后端来试听。尽管我作为音乐欣赏时,喜欢用K701来听,但如果是听线,我更喜欢选择HD650。它有着更好的两端表现,特别是能反映出更多低频方面的问题。有时我也用德国大师GMP450(即原来的QP450),这只耳机在中高频的分辨力比HD600更强,更能鉴别出细微的差异。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4-26 13:23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407

帖子

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9-4-11
发表于 2010-4-15 21: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21: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想是:SOLO确实是一部高度透明,对线材反映非常敏锐的放大器。店里的其他耳放,对信号线,电源线的反映,很少象它那么透明而敏锐。用它来分辨线材的特点,素质,实在是非常之合适。(另一部同样很敏锐的耳放是德国SPL Auditor。)

包括SOLO本身虽然不能简单地换电源线,但发烧级电源线通过八字插转换,还是可以用上去的,同样,SOLO也对此非常敏锐,能直接地揭示出不同线材的特点,素质。

这使它成为我鉴别线材特点,水平的一个非常可靠的工具。最近不少线听下来,对这点,我感触尤深。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4-15 21:57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6794

帖子

109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9
注册时间
2009-1-22
发表于 2010-4-15 21: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SOLO对电源线和信号线都是相当敏感 上万的线上去优缺点也给你呈现的清清楚楚 用来做信号线AB机确实称职的
不过也是在SOLO上试过一些高级线后才认识到SOLO有其很难解决的天限 于是乎出掉升级

[ 本帖最后由 shandra 于 2010-4-15 22: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407

帖子

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9-4-11
发表于 2010-4-15 22: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3150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6-5-6
发表于 2010-4-15 2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O1海外耳放对于信号线也是很敏感的,透明度好的耳放都有这种特性

象TF2.6这种胆机,我拿了几种信号线去试,就要仔细听来回比才分的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22: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丝毫不夸张地说一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碰到过用这个组合无法分辨出特点差异的2条线(要么是同一型号的2条线)。

高度透明,高度敏锐,再加上我用熟听熟(特别是它搭配HD650,HD600,K701耳机),这个是我个人信赖的“线材试听工具包”。

正因为它的敏锐,透明,使得我对试听和对比各种线材,也产生了不小的兴趣。老实说私下里有一些网友曾“指责”我(当然是善意的),为什么不务正业,去沉迷于线材这种小东西,钻牛角尖。难道HI-FI系统主要不是听音乐的吗?几根线搞来搞去,玩弄线材之间的音色差异,好象是有些不务正业,但我要说,线材确实是很好玩的东西。这个真的是“玩”了(上海话“白相”)。

其实不仅音响发烧,摄影发烧,以及其他个人爱好式的发烧,不都是如此吗?玩一些小东西,一些能带来不同感受,不同听觉的小东西,体验它们之间微妙的差异,是颇有趣味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4-15 22:08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22: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10-4-15 22:05 发表
O1海外耳放对于信号线也是很敏感的,透明度好的耳放都有这种特性

象TF2.6这种胆机,我拿了几种信号线去试,就要仔细听来回比才分的出




是的。O1海外也是此类。我提到的SPL Auditor也是此类。那种味道型的放大器,敏锐度就差得多。比方莱曼,用来比听线材,就会吃力得多。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0-4-15 2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SPL Auditor 毕竟是专业器材 相位特性上应该做的更好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22: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SPL的声音素质确实非常好,可惜的是平衡输入(XLR),你比RCA信号线就麻烦,另外也不象SOLO有两组输入端,比起来方便,至少可以少反复插拔一端。Solo的声音多一些我个人喜欢的英国声味道,从欣赏角度看,也是个人更青睐一些。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0-4-15 22: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用auditor比来比去,连全面代替鸡线的都还没找到。。。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6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8-10-12
QQ
发表于 2010-4-15 22: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dra 于 2010-4-15 21:59 发表
SOLO对电源线和信号线都是相当敏感 上万的线上去优缺点也给你呈现的清清楚楚 用来做信号线AB机确实称职的
不过也是在SOLO上试过一些高级线后才认识到SOLO有其很难解决的天限 于是乎出掉升级

能说说SOLO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吗? 你觉得给EMC配个RCA口的耳放 什么比较合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6794

帖子

109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9
注册时间
2009-1-22
发表于 2010-4-15 22: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泥呀呀呀 于 2010-4-15 22:40 发表

能说说SOLO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吗? 你觉得给EMC配个RCA口的耳放 什么比较合适呢?

密度和宽松度 1UP千万上平衡耳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22: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Solo多年前刚引进出现在国内时,大家眼光低,还有人叫它“神器”,现在也就一个英国入门级晶体管耳放罢了。又不是高级制品。RPX33那种万元多的耳放也就是中级罢了。

不过,在“入门级晶体管耳放”里,SOLO是一个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声音透明,细腻,精致,而又不“没有味道”的作品。我以它作为4-5K晶体管耳放的标杆,它仍能立足不倒。用它来比线,更是我方便而可靠的伙伴。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万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5-1-23
发表于 2010-4-15 22: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切换对比信号线方便程度这点上,8PR倒是也可以,8P更多接口。
GRADO RS1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4 17:45 , Processed in 0.084030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