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yzcbx

[耳机] 浅谈我耳机系统的购买理由和原理上(原创)

[复制链接]

7

主题

296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2-28
发表于 2011-4-1 2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的帖子

我清楚MP3的数据是在内存中的,请LZ仔细阅读我这段话。请问LZ,内存吐出数据的过程,CPU解码的过程,DAC数模转换的过程难道不类似于转盘读CD时“流媒体”的实时动态过程吗?计算机技术尚未达到万能的程度,也无法违背物理法则,只是另一种尝试的解决方案而已,审视各类理论与技术手段都需要具有辩证批判的眼光。

[ 本帖最后由 kane_wzh 于 2011-4-1 20: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1-3-24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0: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ne_wzh 于 2011-4-1 20:33 发表
我清楚MP3的数据是在内存中的,请LZ仔细阅读我这段话。请问LZ,内存吐出数据的过程,CPU解码的过程,DAC数模转换的过程难道不类似于转盘读CD时“流媒体”的实时动态过程吗?计算机技术尚未达到万能的程度,也无法违背 ...


MP3的读盘与CD的读盘的区别是:前者是数据读盘,它可以将细节完整读出。将整首歌的数据读完再播放。后者是即时读盘,即边读边播,当盘片质量不好或唱盘质量不好都可造成数据丢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339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8-8-28
发表于 2011-4-1 2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奇怪,先别说压成CD再放。我用电脑DAC出,从我买了DAC和二房,以前的MP3也好网上下的FLAC什么也好,都非常明显的比在坛子里下载各位老烧细心抓轨的资料差了很多很多。
先不说别的,就是MP3最大也就320,还有很多是192的。和1411真的在数据上不是一个数量级,能还原出好的模拟曲线都鬼了。再说我也比过,真的差太多了。
笔记本+MDACII鼠摩版+SOLO豪华+ HD650新版+QP435s......
KEF CRESTA10
YANAHA CDX - 580
Sansui AU — D707F 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96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2-28
发表于 2011-4-1 2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的帖子

是的,所以厂家才会花大成本在转盘的设计研发上,所以我们有了teac的vrds,philips的cdm,有了denon的三重避震,有了cec的皮带转盘,有了sony的固定光头,有了先锋的倒置转盘……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读盘的完美这一目的而诞生的杰作。多次读取加内存缓存的解决方案虽在确保数据读取的正确性上另辟蹊径,但在最终回放的时候还是逃不掉要实时播放。难道播放也是所谓的“即时”的吗?看问题要抓住关键点

[ 本帖最后由 kane_wzh 于 2011-4-1 21: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1-3-24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0: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etango 于 2011-4-1 20:50 发表
我很奇怪,先别说压成CD再放。我用电脑DAC出,从我买了DAC和二房,以前的MP3也好网上下的FLAC什么也好,都非常明显的比在坛子里下载各位老烧细心抓轨的资料差了很多很多。
先不说别的,就是MP3最大也就320,还有很多 ...


我的MP3是在“千千静听”上转换MP3的。点击“配置”按钮,选择变长码率VBR,旁边选择Extreme(最高级)编码出来的MP3音质非常好,可以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826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6-7-11
QQ
发表于 2011-4-1 20: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很给力。。。。可惜发晚了7,8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8831

帖子

122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2
注册时间
2010-1-26
发表于 2011-4-1 2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别的。以前用艾利和E200这种播放器的时候,我就用FLAC和MP3比较过。最后发现,MP3声音偏薄,信息量实在有限。大概是在两年前左右吧,那时候我已经开始使用LAME编码器做MP3的编码。那时候LAME应当是最好的MP3编码方式了吧。没想到楼主是用千千静听去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1-3-24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ne_wzh 于 2011-4-1 20:56 发表
是的,所以厂家才会花大成本在转盘的设计研发上,所以我们有了teac的vrds,philips的cdm,有了denon的三重避震,有了cec的皮带转盘,有了sony的固定光头,有了先锋的倒置转盘……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读盘的完美这一目的 ...


正因为CD机是边播边放,所以厂家要在转盘的结构上下大功夫。否则很容易造成数据丢失。MP3采用的是数据读盘方式,所有根本就不存在数据丢失的问题。可以这么说,MP3读盘方式比CD读盘方式先进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91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10-12-3
发表于 2011-4-1 21: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1-3-24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eathia 于 2011-4-1 21:02 发表
不说别的。以前用艾利和E200这种播放器的时候,我就用FLAC和MP3比较过。最后发现,MP3声音偏薄,信息量实在有限。大概是在两年前左右吧,那时候我已经开始使用LAME编码器做MP3的编码。那时候LAME应当是最好的MP3编码 ...


我以前也是用LAME编码器来编码,后来发现用“千千静听”编码出来的MP3非常不错,具有丰富的细节,完全可以HIFI,后来就改用“千千静听”了,这样更省事。

重要一点是:MP3的音质与解码器的质量关系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5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0-9-11
发表于 2011-4-1 2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lz说的是真实的,这种好是局限的,可以反过来说艾利和这机器读cd的实力太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8831

帖子

122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2
注册时间
2010-1-26
发表于 2011-4-1 2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yzcbx 于 2011-4-1 21:14 发表


我以前也是用LAME编码器来编码,后来发现用“千千静听”编码出来的MP3非常不错,具有丰富的细节,完全可以HIFI,后来就改用“千千静听”了,这样更省事。

重要一点是:MP3的音质与解码器的质量关系重大。


但是 千千用的也是LAME。。所以这个不排除有心理作用的嫌疑。。而且,MP3目前为止最好的编码方式,仍然应该是LA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172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8
发表于 2011-4-1 21: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很多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0-10-14
发表于 2011-4-1 22: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yzcbx 于 2011-4-1 20:17 发表 550随身听可以说是当时音质最好的随身听。它得益于里面的那块飞利浦超大规模解码芯片。在加上是软件解压,比硬解压里的固化软件复杂,解压出来的音质非常好,但要求解压的CPU运算能力非常快,飞利浦芯片的CPU是32位的 ...

楼主应该是做了些功课的,学习精神值得肯定,但是硬伤还是太多了。SAA7750是一颗用于便携设备的芯片,它是一块集成了DSP的解码芯片,这点不能说明他就音质好,和真正用于台式设备的解码芯片相比无论是数据还是听感都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从集成电路的规模上说,现在的可编程器件几乎都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了,这点不是什么优势。另外别的CPU是4~8位的实在不知道楼主从哪里看来的结论?同一代的IC的规模和功能都是一个级别的,ARM也不是什么CPU厂商。建议还是多补习一下基础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255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9-12-10
发表于 2011-4-2 08: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为何不把CD直接转为WAV而要转化成MP3呢?要知道按楼主的说法,WAV和MP3都是存在硬盘上,的读取方式是一样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8 02:41 , Processed in 0.113184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