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705|回复: 13

有的一部完整作品,录音却是分开录的,如何保持一贯性?

[复制链接]

34

主题

591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12-9
发表于 2011-6-2 22: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看到有些交响曲几个乐章竟然是分在几天录音的,甚至有的跨度达几个月。

如果某作品确实很长,一次录完比较累,那还可以理解。
不过像小克的那个著名的贝7,合起来也就40分钟,但从1975年11月开始录,到1976年1月才完成。

为什么不一气呵成呢?又不是不可完成的任务,现场演绎的时候不都是一气呵成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46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6-2 22: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电影为什么要拍上一年半载呢?演员如何保证演绎的一气呵成呢?是一个道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591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12-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比如以前有人拿莫扎特第21钢协的第一乐章+第15的第二乐章+第24的第三乐章拼成一部作品来听也未尝不可了吧?

或者说没准这种拼法比原作者单单一部第21钢协在情绪表达上更有连贯性?

[ 本帖最后由 TitansFox 于 2011-6-2 23: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4394

帖子

100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0
注册时间
2011-4-26
QQ
发表于 2011-6-2 23: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涉及到作品气韵上的一贯性
与演绎气韵上的一贯性我觉得不是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591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0-12-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3: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再或者,假设我比较喜欢卡拉扬60年代的贝5前两个乐章、以及70年代的后两个乐章,这样的话拼起来听也未尝不可?

事实上有很多人不是经常讲——我觉得A指挥的贝5第一乐章最赞,而B指挥的末乐章很合我意。
那么假设让这个评价者去自己指挥贝5,他很可能第一乐章就按A的思路走,而末乐章就模仿B指挥。
最后他如果出一套这样的贝5唱片,一定是他自己最喜欢的。

现在回到现实——他只需把A的第一乐章拿出来,B的末乐章拿出来,拼起来,就接近于他想要的版本了,不是吗?

[ 本帖最后由 TitansFox 于 2011-6-2 23: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4394

帖子

100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0
注册时间
2011-4-26
QQ
发表于 2011-6-2 23: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书法很感兴趣,书法作品行气连贯非常讲究,所以对于录音一个作品录半年我十分不解。但是一般而言又听不出录音剪辑的斧凿感,我只在吉列尔斯、莱纳的柴钢协这一个录音感到过斧凿的气息。所以我只能说,录音时间的长短对音乐作品气韵连贯没有什么影响,放心交给录音师好了

[ 本帖最后由 笑脸男人 于 2011-6-2 23: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4394

帖子

100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0
注册时间
2011-4-26
QQ
发表于 2011-6-2 23: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连著名的EMI富特文格勒51年拜鲁伊特贝九都是录音师由现场录音和排练录音剪辑出来的版本,可见录音剪辑在唱片业实际上有多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主题

1万

帖子

263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3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1-6-3 04: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要去问指挥,或者唱片公司

人家的东西,爱怎么搞就怎么搞

烧友的碟片,爱怎么听就怎么听,你把几个乐章单独拎出来刻盘听,也没人管你,反正也不关别人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50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8-9-2
发表于 2011-6-3 21: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可能是小克莱伯在录制过程中有时不满录音效果(你不能指望录音师人人都是威尔金森),有时不满维也纳爱乐的排练效果——“贝多芬不见了......你们不能这样演奏贝多芬,不行的,那不是贝多芬......我们要不就努力,要不就不干,否则不会有贝多芬”(套用一下伯恩斯坦的原话:D ),加之小克莱伯众所周之的性格,如果达不到他心目中的演绎效果,他一定会一次次的推翻重来。(如果LZ也喜欢小克莱伯的话,可以看看他年轻时排练和演出韦伯和施特劳斯作品的录像,的确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说到录制时间,小克莱伯在贝七上花的三个月真的不算什么(幸好还是维也纳爱乐,否则...... ),你知道安达在DG的那套莫扎特钢协花了多长时间吗?——录了九年 ,真是让人敬佩!
要一气呵成的话,恐怕大多数是现场实况录制了,而非录音室版本了。

[ 本帖最后由 WIEN 于 2011-6-3 22: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9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6-6-14
发表于 2011-6-3 22: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些情况下不能保持一致性,比如录音的水准在不同的乐章就会有差异,很明显的一张是NAXOS出的ANTONI WIT指挥的MA VLAST,第一、二乐章和后面乐章感觉录音有些差异,后面的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410

帖子

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0
注册时间
2010-12-31
发表于 2011-6-6 16: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克莱伯对于自己的唱片是很挑剔的~ 他不是有一张Tristan and Isolde吗,演绎已近很不错了,但是克莱伯对迪思考的表现不满意,不允许出版。结果DG偷偷出版后,然后克莱伯就再也没在DG录过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3

积分

乞丐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1-6-5
发表于 2011-6-8 00: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笑脸男人 于 2011-6-2 23:14 发表
这涉及到作品气韵上的一贯性
与演绎气韵上的一贯性我觉得不是一回事


有道理
K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609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0-6-15
发表于 2011-6-8 0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卡这将近50年的指挥生涯录过接近上千张的唱片,小克才几十张,高下立见啊.编排最重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90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2-10-5
发表于 2011-6-9 18: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事情不要想着太神圣了,唱片公司只是想着“要把东西录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 07:17 , Processed in 0.14107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