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991|回复: 40

无责任文:音响界的伪科学zz

[复制链接]

4

主题

32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2-11-27
发表于 2003-6-9 22: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提到音响设备,许多发烧友都很主动地避讳“科学”这个词。首先一个原因是因为许多业
余音响爱好者不懂物理学、微电子学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他们根本就
不知道应该怎么用科学知识解决音响技术上面的问题。
   首先看看对于音响,值不值得讨论“科学”上的问题,应不应该在科学上较真。下面
我们看看几个事实:第一,音响是商品,是音响厂家、代理商拿来赚钱的工具。如果一件
音响没有可以吹嘘的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件音响的市场竞争力就不够,厂家就赚不了钱。
第二,如果一位消费者相信厂家所说的那些“本产品特别之处”花大价钱买下这件音响,
但是自己听了之后却承认“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这在心理上、
在自己钱包上都是跟自己过不去的。
   所以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在科学上与音响较真,首先不利于商家赚钱,其
次还会搞坏自己的心情。所以为了顾全大局,我们大可以不把一些音响商鼓吹的“理论”
当真有那么一回事看,或者当是真的科学看,比如我们就当它是算命的就行了,信不信都
可以。
   但是这样心里总是会有疙瘩,因为人类对于一个问题天生总是喜欢得到唯一的答案。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看看一些现在很流行的披上“科学”外衣的说法的合理性。
   首先就是信号导线的问题,就是俗称的“线材”。在这个领域上情形最令人恐怖,一
些近年来被物理学家发现的物理现象、物理理论都被派上用场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
过程短得惊人。比如说“电流的集肤效应”,这个虽然不是很新的物理理论,但是被线材
厂商用得最多。的确音响导线里是有集肤效应,但是如果在音响里能够反映出来——这个
绝对是不可能的。一些发烧友口口声声说可以,那么让他们自己自我安慰去罢了,反正上
面我就已经说过,音响里所谓的一些“科学”都不是真正的科学。
   还有就是导线缠绕问题。其实导线缠绕对于交流输电的导线是必需的,在电磁学里是
一个很基本的理论,但是现在一些厂商就利用消费者不了解电磁学的弱点,把一些技术上
很基础的东西或者是一点小细节拿出来拼命地吹,弄得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殊不知这些自
以为像“科学伟人”般的商家,在专家学者的眼里就像一帮庸俗的小丑在班门弄斧。
   再有就是导线纯度问题。是人都知道纯度越高导电性能越好。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出
一个人,能够在音响上分辨99.999%纯度和99.9999%纯度导线的不同;或者能够分辨出不同
厂家炼制的金属、利用各自的方式生产、绕制的导线的不同,那么我想这个人肯定是国家
工业界的国宝——试想,只要养上这么一个人,就可以让全国所有的金属冶炼工厂省去买
昂贵的纯度检验、成份检验高科技设备的资金,这是多么地划算!
   再谈谈“避震”问题。的确音响设备要减少震动,一些减震措施是必需的。比如说加
橡胶圈、增加机体重量等等,这些都是很必要并且效果明显的。但现在出现了一些更加玄
乎的东西,各种各样的“避震钉”、“避震板”,里面弄一些古灵精怪的原料,身价就上
升几十乃至百倍。但是我建议这些商家,最好先去向国家军队、核物理科研机构等等地方
推销,因为那里有许多飞机、航天设备的导航系统、许多价值上亿人民币的实验设备急需
有效的避震设施,很多杰出的科研人员花费了毕生时间和心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
避震的问题。所以如果这些厂商能够雪中送炭,这绝对是功德无量的义举的。我相信,能
够让人耳分辨出差别的音响用“避震钉避震板”,对于上述高精科研设备的作用肯定是立
竿见影的。但是厂商事先最好准备令人信服的科学实验数据,因为较真的科研机构不是甜
言蜜语就会相信的。
   还有很多这些例子,这里就不再讲了。对于这些情况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很有钱的
后台硬的发烧友,你完全可以相信厂商的甜言蜜语,并且引导自己的心理去认同他们说的
话,这绝对没问题,起码这是花钱买个好心情。如果你的资金不太多的话,你就静下心来
好好想想,凭良心想想,怎么花钱才不冤枉——至于旁人怎么评论,就随他们便吧,反正
人总是要死的,等怀抱伪科学思想的人都死光了——他们死得没价值,到这个时候有良知
的社会便出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3039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9 22: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线声音的确是有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3643

帖子

14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3
注册时间
2002-10-7
发表于 2003-6-9 23: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野有蔓草 发表
[B]不同的线声音的确是有区别~~ [/B]
但也要器材够的上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01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9 23: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64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9 23: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线材的声音变化,确实有,但是究竟是好、是坏呢?何曾有人真正体会过?hyperma为什么选择了QED?QED里面的结构和马路边3块一根的线完全一样,不搞那些没用的花哨,而且……铜的质量可以保证,就这些。
hyperma为了买线,曾趴在N802的音箱边上听了3个小时,用了6条不同档次价位的线,出了一身的臭汗,结果嘛……你们是不想知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64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9 23: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学过无线电,确实没权力对音响说三道四的,hyperma半路出家,无线电学得半瓶酱油,所以从来不敢在原则问题上跟任何站上真正的高手辩论,别人就要学习我的谦虚品德,切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62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3-6-4
发表于 2003-6-9 23: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材有作用啊。“集肤效应”在线材上也有作用,比如Flatline的线速度就是很快啊。
商家的宣传确实很夸张,可有些发烧器材确实有些设计很不错,大概一般的低档器材在设计的细节上不够讲究。所以高档器材在设计上还是有提高的余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64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9 23: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档有一个准确的价码、标准么?
  国内卖1万多的声雅700瓦甲乙类分体后级大概入不了很多国人的法眼,但是在欧洲它叫Vincent,卖4万人民币,比A类器材MF A3要贵两圈,你觉得档次如何?它单声道24只三肯管,能入您的“高档”范围么?
   再说您的集肤效应……那音频信号……实在沾不了高频信号集肤效应的边儿,要不您买本无线电,回家学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64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10 0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线速度快?快哪里去?电磁波和光一秒绕地球3圈半,电子在铁里和在铜里跑一秒后距离差不了1米,这速度对声音的影响,是哪里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3874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2-12-29
发表于 2003-6-10 00: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材避震是最搞笑的,就算一根五米的无屏蔽线发生震动,算是1mm的振幅吧(够大了吧?^_^),在一般家居的电/磁场环境下,能产生多大的感应电流哦(有兴趣的自己算),呵呵,居然有人声称能听出加了个支架就能让声场大了一圈,结象更加准确,口形又有如何如何的变化,高音去到如何如何,低音更加撕裂裤管等等效果......天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64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10 00: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嘀咕兄不要戳穿西洋镜,不然许多喜剧就看不到了。
我这里还卖碳纤维制作的线材外套筒,据说用的碳纤维是给F1赛车提供技术的那家,高科技……这世界上生产碳纤维原丝的就两家美国公司、一家英国公司、一家日本公司,我觉得他用的碳丝和F1是一个厂子出来的不稀罕……
最可笑的是在家电论坛,有一个家伙说自己的功放变压器在震动,结果一群人说不正常……操,变压器接电不震动就只有一个理由:他妈的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62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3-6-4
发表于 2003-6-10 00: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澄清一下,那个“集肤效应”不是我的。
我没学过无线电,对具体的技术原理不熟。所以我刚才说的也是“大概、也许”。

我的意思是说,很多音响的宣传确实夸张、不实,但也不要把音响发烧一棒子打倒。
很多器材,比如线材的质地和编法在有的音响上还是有影响的。
我是经过很多次对比试验发现的,有时候不同的线材(尤其是音响线)声音确实有明显的区别。
试验过的Flatline线的声音确实声音比其他铜价位的线有活力,相对于他来说,其他的线就沉闷一些。
还有很多次,有的时候,两对线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不过也有的时候,价位相差很多的线也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在我的器材上根本分辨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64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10 00: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化,是一定的,但是由于你没有学过无线电(我几乎可以从您的话语中断定),所以你其实不知道为什么声音会有变化,而那些材质、编织方法对声音的影响,您如何判定呢?那么肯定问题没有出在线和接头的焊接上?屏蔽上?甚至材料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62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3-6-4
发表于 2003-6-10 00: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可能都有可能,但是音箱线有很多是可以直接把线卡进去的。
所以,比较容易排除了接头焊接的问题,屏蔽…… 有时候也许有可能起作用。 但再举Flatline的例子,它怎么个屏蔽法?我还真不知道。
(这次您不用“几乎”了,直接断定我不懂无线电。要不又几乎又断定的,听着象病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64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10 06: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知道屏蔽是干什么用的吗?为什么信号线要加屏蔽?什么叫“也许可能起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4 20:59 , Processed in 0.104842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