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6-18 15: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概说: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利用野生植株培育成的一种农作物。
中国人的饮茶历史可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即神农氏时代,距
今有五六千后历史了),兴于汉唐,盛于宋代。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
文化的积累,使茶的培植、制作、品饮、茶艺、茶俗和相应的文化艺术
创造构建成中国独特的茶文化,中国茶道自古就有清淳独到的艺术造诣。
“工夫茶”就是自古流传的中国茶道之一。
《神州三宝歌》把潮汕功夫茶列为广东三宝之首。工夫茶,据清代的《潮嘉风月记》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 陆羽是唐时人,看来喝工夫茶定是唐代以后的事了。
《本草纲目》论茶,以为其味“苦而寒”,因而并不适于口舌之娱
(是娱,非填饱肚子哦)。然而它却长期以来倍受青睐,潮汕人更是嗜
茶成风。“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于茶之本质,而在于茶具器皿之配备
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翁辉东语)。可见人们饮茶,多有另图。
在古人看来最属高格的,便是清灵、淡泊的雅趣及对之通灵般的体味,因此饮茶便与文人士大夫们对超凡脱俗生活及闲散优雅情致的一般所求颇相吻合。渐渐地饮茶便成为汉文化圈一种高雅风尚。时至今日,中国茶艺已从怡情养性的雏形,推广为大众化的品饮习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潮汕人之谓“食茶”,应该包括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为解渴提神的喝,另一种便是品尝。 工夫茶既是茶道,首重品尝,当然解渴提神亦无不可。工夫茶之“工夫”,其内涵主要为劳力、茶人的素养、茶艺的造诣及冲泡的空闲时间。工夫茶与其他茶艺一样,是一种带有明显动态结构的闲情艺术,为创造出最佳的效果,煎饮者就需精研一套运演程序,运演过程愈精细深入,至善至雅,就愈兴浓味厚。“自行操演煎饮的整个过程,如汲水、举火、洗涤、烧炙......酌茶和品饮等,看似繁琐,然而正是通过延长活动的过程,而造成“渐次鉴赏”的审美效果。茶的煎饮过程,类似于演戏的结构,有起始、过渡、高潮、收尾、幕幕相续,层层推出,随景转志,趣味无穷,不然,只是将收尾部分直接亮出,如看赛跑只取其冲刺一段,则意浅而味寡。”我曾在电视上看到日本某茶道会到中国访问时的表演,其复杂程度,才叫“繁和烦”,再讲究的工夫茶与之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何况咱们平时在家往往力求简便,并没那么多讲究。人们紧张劳作之余,或是亲朋好友往来, 冲泡工夫茶品尝,益心益身,是文明的饮食艺术和良好高雅的风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