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纵观sony老机(discman)可以发现有两种编码系统,一是oversampling digital filter比如D-250采用4 times oversampling digital filter,D-350 采用8 times oversampling digital filter. 二是1-bit DAC 比如第一次采用这个系统的sony D- 99,为了简单了解二者的原理,我简单的查了些资料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如有不足大家补充.
Oversampling
Oversampling技术是发展于 “brickwall filter”. 一个数字系统在原始采样点中间插入新点以获取人为的高采样率. 这样就可以允许使用低能的过滤器因为它不用去掉频率用以接近频率,这没有效果. 首先出现的是4倍超采样(如 176Khz),然后是8倍超采样(如 352.8khz). 数字过滤器必须做许多的数字运算才能决定什么样的点要插入到原始数字信号中,但是时常在两个独立的分离的数据间插值计算就会失效,因此超采样系统必须要在靠近独立点处做的更好,为了增加结果计算的精确性,DAC以及超过16bit的数字过滤器产生了.我们知道的有18-bit, 20-bit, 24-bit数字过虑器及DACs.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超采样建立了人为的高采样率,它并没有扩展原是媒体信号或系统的频率响应只是简单的扩展所需要过虑的频率,符合简单的比较好的模拟声音过虑器要求.
1 bit DAC
单比特技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将多比特的数码信号直接以1bit DAC进行解码,再利用模拟电路或数码电路将数码音频信号调变为模拟音频信号。其最大的好处是它不再像多比特解码器一样需要用到16或18、20、24个很精密的基准电流来代表经过量化后的多比特(16、18、20、24bit)数码音频信号。因为,多比特系统在低频部分由于基准电流太低的原因,使信号变得相当微弱,如果电源或电路设计不当,就很容易造成解析力大幅度降低,一般来说,多比特系统常见的非线性失真及过零失真就是这样造成的。因此,采用单比特技术可以避免多比特系统容易造成的非线性失真及过零失真。
单比特系统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一个芯片解决问题,配备了具有超取样技术的数码滤波器及插值(或称为插补)算法(就是前面提到的oversampling digital filter),目的是将经过激光拾取器拾取的数码信号在进入解码器之前的过程中所增加的高频噪音,或模拟信号在进行数码化时产生的量化噪音,通过超取样的方法加到较高的频率。然后,利用插值读取的数码信号在经过超取样之后,数码滤波器用插值算法在数码信号之间插入了一些数码信号,对形成的数码曲线进行修补处理,以获得较佳的平滑度。与多比特系统相比较,多比特系统中的数码滤波器是与数模转换器分开的,在电路设计方面,版面占得较大,电路较为复杂,设计难度较高,因采用器件多而造成成本偏高,想出好声音并不容易。其实单比特系统是一种返朴归真的设计,尤其是Crystal的Delta Sigma结构,将数码滤波器、数模转换器(1bit DAC)全部放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中。因此,它的外围电路非常简单,采用器件少,较为经济,只要你的电路设计合理、电源干净、信噪比高,一定会有满意的声音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