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804|回复: 1

PHILIPS电子管大家族 ZT

[复制链接]

348

主题

5710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12 11: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PHILIPS电子管大家族

  

  “买Philips电子管?不是真的吧,他们好像只是生产灯泡和光管,其音响用电子管的质素想必好不到哪里吧!”,“Philips电子管?他们根本没有生产音响用电子管,全部都是买别人家的出品回来印牌发售,又谈何Philips电子管的音色呢?”“Amperex电子管?Amperex只是一个商标,并无自己的出品,好像其吹喇叭系列电子管,都是买Philips电子管来印牌发售的”。上述一堆说法,笔者也不知听过多少遍,究竟是对还是错呢?笔者也很感兴趣,在多年来累积的买电子管用电子管经验的支持下,并参考过两本最具代表性的电子管专书后(分别是Tyne的《Saga of the Vacuum Tube》及Stokes的《70 Year of Radio Tube and Valves》),决定撰写本文,尝试弄清楚一些关于Philips电子管的疑团并赞扬Philips电子管王国的光辉成就。

商标的创始

Philips和许多后来叱咤一时的电子管生产商一样,起初都是以制造照明用灯泡起家,当初由Philips父子于1891年在荷兰的Eindhoven建厂,当时该地只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市镇,又有谁会料到日后它会是欧洲电器业王国的根据地呢!到了20世纪初,虽然Philips已是全欧第四大灯泡生产商,但却从未接触过无线电(或现在称为音响的东西)电子管市场。

Philips之所以生产电子管,纯粹是机缘巧合。话说在1917年末,一位在海牙的无线电发烧友ldzerda,做无线电器材和元件生意觉得有声有色,但当时的无线电电子管全部是进口货,ldzerda希望游说荷兰厂家自行生产电子管,起初Philips对这市场的信心不大,只在ldzerda肯保证每年买货180只之后,才肯投资生产,但谁也料不到,首款Philips电子管在1918年推出市场后,一年内竟然售出1200只,较原先估计高出6倍以上。如此业绩,换了阁下是Philips厂方主管,也知道应该怎样做吧!

从此,Philips便开始在电子生产方面大展拳脚,不断开发和设计新品种及注入新科技。1924年,厂方出品了第一款以Miniwatt商标命名的三极管,参考过当代的Philips电子管广告,知道他们除了标榜其Miniwatt系列电子管输出更强,音质更清,寿命更长外,也非常省电,例如其B2电子管的灯丝为1.6V,耗电量只有0.15A,这对当时仍是以电池供DC电为主流的无线电收音机用户而言,却是非常吸引,是名副其实的Miniwatt(低耗电量的意思),从此这个商标就成了Philips电子管的代名词,且想不到一用就用了近半个世纪,直到70年代初才开始渐渐消失。

成长、在海外的发展

在确认了电子管市场的潜力后,N.V.Philips Radio Company在1920年正式建立,以别于以往只是“兼职”生产电子管的N.V.Philips灯泡厂。而这年也正是Philips电子管厂迅速发展的年代,不但在激烈竞争中淘汰了国内所有同行业对手,也成功收购了另一家以生产电缆和灯泡为主的大厂Pope,加强了Philips的声势,日后Philips更借Pope的基础来生产电子管和开发市场,也获益不少。到了30年代初,Philips可说已经垄断了荷兰的整个电子管工业,从此之后,所有印着Made In Holland的电子管,不论印上任何商标或牌头者,全都是出自Philips在荷兰的厂房。

20年代、30年代也是Philips在国际间闯出霸业的年头,为了突破当时各国常用的保证关税政策及顺利开发市场,Philips便展开了一连串的收购战,先买下了德国RRF厂,并自当年起改称为Valva Werke GMBH,接着在1925~1927年收购了英国的大厂Mullard,在1931年又在一连串诉讼后成功收购了该厂的Dario商标使用权。故此各位若有机会见到Valva、Mullard、RT(及RTC)和Dario的电子管如果结构一样的话,实无需见怪,因为它们根本就是Philips在德、英、法等国内的分公司的出品而已。到了30年代后期,Philips又在澳洲开设分厂,而据有些电子管发烧友说,澳洲Philips电子管的质素也确实不俗。

到了30年代,Philips可说已是在欧洲屈指可数的大电子管商之一,它又在1934年与德国名厂Telefunken合作开创了一套他们称为欧洲编号的新系统,企图两家合作一统欧洲,以别于来自美国的主流电子管势力,这套新编号系统虽然未能正式一统纷乱的欧洲各种编号系统,但日后有不少流行电子管的编号,就是按照这套1934年订下的新系统去命名的,最具代表性者莫过如EL34,按照这套编号系统,E代表6.3V灯丝电压,第二歌字母L代表五极管,那个3字代表八脚电子管座,第二个数字4代表是同类设计的第四款产品,这四种条件加起来,就是那到目前为止仍是风行世界的强放管型号EL34了。而类似的流行编号还有GZ32、EZ280等,可谓不胜枚举,从这方面的影响力而言,Philips在欧洲电子管坛的地位也可见一斑。

Philips在国际电子管坛的最大突破,肯定是在40年代中期终于成功登陆北美洲,突破了自20年代以来RCA厂对欧洲厂家涉足美国电子管市场的封杀。Philips先以收购加拿大老牌电子管厂Rogers开始,同时成立North America Philips Inc.,继而在1955年买下在美国以发射电子管和工业用电子管而驰名的Amperex,从而全面进军美国的庞大市场,之后就凭着推出Amperex的“吹喇叭”(Bugle Boy)系列而名噪一时,而成为电子管坛传奇。带了80年代电子管生产事业已经日渐式微之际,Philips仍未放弃,并购入了历史最悠久的美国大厂Sylvania,补上了在70年代后期西欧Philips各厂房相继关闭后的生产真空,而这间易名为Philips ECG的公司,就成为Philips近70年电子管生产史上的终点站。目前市面上仍有大量的JAN Philips的80年代出品,无论是篮字或绿字印牌者,几乎全是这Philips ECG的产品。

“吹喇叭”系列

“吹喇叭”系列电子管的来龙去脉,对许多朋友来说都是一个谜,笔者也只是略只一二,就在此和各位分享一下。自从Philips在1955年收购了美国名厂Amperex之后,便锐意发展在美国的市场,当时不少著名厂机如Mclntosh、Fisher、Dynaco等,跟机小电子管都爱用Telefunken出品的,显见美国厂家对优质欧洲电子管很有信心,而Philips也不甘后人,决定借Amperex的盛名,在美国引进各种型号的优质荷兰电子管,并配以一个全新的商标来突出这系列的进口精品,一个以一只会吹喇叭的电子管为标记的商标由此出现,“吹喇叭”电子管的传奇从此诞生。遗憾的是,笔者未能找到任何文字资料去详细了解这个系列,据本人的有限经验,所见过的“吹喇叭”电子管中,日期编号最早者为1958年,最迟者为1967年。则相信整个“吹喇叭”系列的发行不外乎在那10年之间。在这段期间,Philips仍有在欧洲发行其以Miniwatt命名的电子管,而Philips也有发行以普通Amperex商标印牌的电子管,有些更冠以PQ电子管以突出其高质素(代表Premium Quality),而美国Amperex仍有继续生产他们的货品,如常见的6922,但全都不及“吹喇叭”系列般经典合富吸引力。“吹喇叭”系列中,常见的都是音响器材最通行的编号,包括了12AU7、7025、12AX7、5814、12AT7、EF86、6DJ8、EL84和EL34等,唯独是荷兰Philips一直有生产,且质素甚高的E88CC/6922,却还未见过有“吹喇叭”牌的,也不知是没有发行还是流通量太少,或是避免和骑下美国的Amperex厂的6922正面竞争。这批“吹喇叭”电子管清一色是荷兰制品,只有12AT7一款在60年代初以后,由法国的Dario和英国Mullard的出品取代了荷兰T7的地位,而许多电子管迷则对出自英、法的“吹喇叭”电子管看低一线,单看他们目前的市价就可知道。在“吹喇叭”系列中,最抢手者自然是12AX7、和EL34,其中12AX7和12AU7还分有长屏、短屏大圈和短屏小圈三期,虽然味道不同,但都是质素超群的经典极靓12AX7;EL34方面则就更稀有,即使不计极早的金属座期,就算是略后期的咖啡色座只有D字形除气剂环型号,也算是极品,一套4只售价惊人,这肯定是“吹喇叭”系列的魔力,若是一般同期的Philips EL34,售价起码差3成。事实上,“吹喇叭”系列跟同期的Philips Miniwatt荷兰电子管同出一源,声底无甚分别,但“吹喇叭”系列的平均水准要更高,有理由相信他们是经过挑选的优质货色。由于这系列产期短,口碑好,在现今市场上已买少见少,且售价也不断上涨。

      自从60年代后期那个极富象征意义的Amperex地球牌面世后,Philips电子管,不论印Philips的、或印Amperex 的也好,都渐渐进入了“联合国”时期,产品来自五湖四海,但主要来自Philips在各地的分公司,质素仍算有保证,尤其那印有SQ牌者更属上品;到了70年代中以后,情形就更加复杂,在Philips把不少传统的厂房和分公司陆续关闭后,Philips电子管的来源就更难追寻,仍可辨认的有Siemens RFT,甚至80年代后的E1,当然还有Philips的最后命脉------ Philips ECG,但有些则“来历不明”,到了这地步,我们也不能对这时期的Philips电子管名存实亡可能在字面上有问题,但说Philips电子管只余下一个没有多大代表性的商标便肯定正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11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4-2-10
发表于 2004-3-12 16: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6 13:01 , Processed in 0.07153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