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OCL

[复制链接]

77

主题

979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3-1-15
发表于 2004-3-24 03: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5710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08: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小看专业声卡对JITTER的处理了,我要说的就这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08: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念苍僧 发表
[B]线材,电源线材就是在平衡 信号时间抖动误差 [/B]

胡说把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08: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Panshell 发表
[B]我发现了一个怪现象:那些一上来就对计算机hi-fi 扣大帽子的人,往往就是那些对微机原理和数字信号机制一知半解的人,道听途说是他们的习惯。 [/B]

其实更奇怪的是学习了微机原理和数字信号机制的人大多一叶障目,不看现实,忙着码书本里的原理和公式,这样学知识,知识有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08: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Panshell 发表
[B]有些外国人闲着没事干,搞了个这玩艺:



声称可以在数字输出和DAC之间把jitter降到相当低的水平。
这东西出来,就是高价转盘的噩梦,所以是最不[/b... [/B]

这个绝对不是闲着没事干,有自己的理论那就证明出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5710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09: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贴那么长,那么多人发言,请问这些大虾有几个亲自用过的?我看没几个吧。PANSHELL是RME9632的用家,我是RME9652的用家。从PANSHELL以前的发言来看,是有相当的台式CD机使用经验的。我没买过CD台机,但是当年在天津的时候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几个小时音响店里度过,常年蹭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5710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09: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电视 发表
[B][这个绝对不是闲着没事干,有自己的理论那就证明出来看。[/B]

你还证明呢,请先默写傅立叶变换最基本的几个公式给大家看,你要是能写出来我就暂且相信你电视能看的懂他们的理论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10: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为什么要看理论证明,不是我们的领域,我只关心能不能解释事实,能解释不一对,不能解释不一定错,但是不能解释还死守那点公式不放,态度就有问题。

“这个绝对不是闲着没事干,有自己的理论那就证明出来看。”这句话是说这个东西不是闲着没事干开发的,目的是证明自己的理论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懂不懂设计和生产呀,学生仔。

拿公式来吓人,我读书的时候还算什么金属疲劳系数呢,有啥子用,我现在又不干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4-3-24 1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Panshell 发表
[B]有些外国人闲着没事干,搞了个这玩艺:



声称可以在数字输出和DAC之间把jitter降到相当低的水平。
这东西出来,就是高价转盘的噩梦,所以是最不[/b... [/B]


这小盒子是个啥?多极缓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5710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10: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4年前这个小盒子卖500USD,呵呵,现在还有谁要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63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4-3-14
 楼主| 发表于 2004-3-24 12: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专业的音频PC除了拥有专业的声卡(1W元以上)还要配置专业的定做的CD_ROM?(难道用200元的普通CDROM)
APE的读取是否忽略时间误差?
我的电脑上是能听出从CD_ROM、虚拟光驱、APE、MP3……的数码味。
如果上专业的光驱+正版的唱盘+专业的声卡+公用设备
还不如直接上高档的台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4-29
发表于 2004-3-24 12: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Panshell 发表
[B]什么是jitter?
其实没必要搞长篇大论吓唬人,简而言之:对数字信号而言,jitter就是正确的数值出现在错误的时间。

jitter(中文名为抖动)这个概念最早是出现在模拟器材中,比如说lp转盘的转速不均就会造成变调?.. [/B]

想请教一下,cd盘片中得“时间”概念如何理解?
我没有研究过cd标准得详细规范,只是根据平时得经验,觉得cd盘中记录得只是数字记录,或者说是一个数字序列,不明白这么多人所谓得“时钟”、“时基”是什么意思?
比如用eac抓音规,抓出来得文件只是一个二进制序列,其中哪里有时基长短得记录呢?既然一般都认为eac抓出得是精确得信息,认为jitter是由(或者部分是由)记录信息得盘片中得“时基误差”导致得,那么我就不明白了,这个所谓得“时基误差”在eac抓出得文件中对应到哪里去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671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12: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waegin 发表
[B][QUOTE]最初由 Panshell 发表
[B]什么是jitter?
其实没必要搞长篇大论吓唬人,简而言之:对数字信号而言,jitter就是正确的数值出现在错误的时间。

jitter(中文名为抖动)这个概念最早是出现在模拟器材... [/B]

你说的没错,jitter和cd转轨和数据储存完全没有拉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671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13: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to 老电
我可没拿公式来吓人 ,这帽子千万别往我头上扣!
所有东西皆以实验论证为基础,以实际聆听为最终目的,在声卡hi-fi领域我只踏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听的你的口气,相必在这方面比我和米饭走的更远了更深了?听过哪些体面的声卡?对比了哪些器材?说来听听无妨?

to 米饭:
我并不认为rme 的jitter控制已经达到了令所有人满意的水准,从你升级软件就可以听出差别这一点既可判断:如果一块声卡的数字输出的jitter部分真的已经控制的很好,那应该是听不出不同软件和驱动版本之间的差别的。
所以事实是:电脑的音频流摆脱不了软件和硬件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671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4 13: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储存在硬盘里的数据要变成最终的音频信号并且匀速的输出,确实是件很难很难的事,这是由pc的架构和机制所决定了的。电脑的cpu指令周期本身就不是恒定的,而每一个音频采样点都需要通过cpu的解码;输出到缓存后,每隔一小段时间必定引起一次中断,以循环利用缓冲,中断的时间开销直接影响到音频流,使得jitter变大;另外,你系统资源的分配情况是不是也会影响到音频的解码和输出呢?(试想这样一个极端的情况:当系统资源严重不足时,爆音就出现了)

cd机是硬件层次上解决问题,而pc音频的很多环节都是通过软件,且pc架构注定了和匀速无缘。以上种种,都使pc很难达到高档cd机那样的稳定和精度(主要是时间精度)。

但是有一点,以前我做的多次实验表明:虽然还无法保证音频的高精度的匀速输出,但是一块专业层次的声卡,它输出的音频数字序列(即0101...这样的数字序列)是完全正确且和cd机的数字输出毫无二致的。所有的只是时间轴上的均匀度不同。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结论,我已经深信不疑,相信不少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就是电脑hi-fi的基础:数据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一张原版cd,我有办法把它的数据原封不动地搬到硬盘上,而且可以一个比特不错地输出到外面。剩下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让正确的数据尽量匀速的输出到DAC呢?

上面提到了一个de-jitter的小东西,理论上讲的颇有道理(他们有个网站: http://www.jitter.de/english/engc_navfr.html ),这不正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么?可惜国内见不到,没用过,是好是坏都不敢说。

另外也有一些高档解码器提到有de-jitter的技术(如Chord DAC64 和 meridian 566),也很诱人。可惜暂时没机会试。

不过有一点是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合适的声卡+DAC组合成一套hi-fi音源,绝对行得通而且潜力巨大。就实际聆听经验看,rme自己的DAC模拟输出素质,绝不会逊色于市面上7000元以下的cd机。至于能否达到更高档的水准,待以后逐步实践即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5 17:03 , Processed in 0.086127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