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672|回复: 24

[解码器] 再论:用PC+光纤+专业解码器能否达到HI-FI CD机的水平??

[复制链接]

4

主题

7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4-11
发表于 2004-4-11 04: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看了前一个帖子,感觉上大家的讨论有点……不着边际。

正好我是电子专业的,就简单说两句吧。

1)理论上,PC+光纤+解码器是可以等于HI-FI CD的。
2)实际上,做不到。还是会被干扰。
3)为什么:
  1.  在PC内的数字信号,是每一个bit都不能错的,错了PC就要死机。但是,这不是靠PC本身多么精密,多么不受干扰保证的,而是靠传输协议来保证的。PC处理数据是要依靠校验来保证每一包数据的正确性,不正确的数据已经被丢弃,并要求重新发送了。这个丢弃的动作是由硬件完成,连操作系统都不知道。即,数字信号是会被干扰的,只是集成在硬件中的校验协议把受到干扰的错误数据丢弃,并重发了。
  2.  声卡输出的音频传输格式不同于上面所说,它是一种同步传输格式,没有校验码。就是说,发送端只管发送,不管接收端是否正确接收,而接收端只是接收,而不知道接收能容是否正确。即,在音频传输中,错误数据不能被校验和重发。
  3.  光纤的作用只是保证信号在光纤线上传送时不被外界电磁辐射干扰,不能保证信号在发送/接收端不被干扰。
  4。 类似内容也存在于USB传输协议上。USB协议专门为视频/音频通信准备了“同步传输模式”,也是没有校验的。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说明,希望能为大家解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154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3-3-31
发表于 2004-4-11 05: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CPU动辄50安的电流3GHz的频率,机箱内的电磁环境。。。
再想一想,整个电脑用的电源比一台中档台机用料不如,更何况大家的重点根本就不一样,CD料都用在出好声,电脑是。。。
想一想CD为了避振。。。再听听光驱转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4-11
 楼主| 发表于 2004-4-11 10: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buckingham 发表
[B]现在的CPU动辄50安的电流3GHz的频率,机箱内的电磁环境。。。
再想一想,整个电脑用的电源比一台中档台机用料不如,更何况大家的重点根本就不一样,CD料都用在出好声,电脑是。。。
想一想CD为了避振。。。再听听?.. [/B]

有一个重点没有抓对,CD没有避震没有关系,从光驱传入CPU的数据是保证正确的(在保证CD碟和光驱质量的前提下),失真发生在声卡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3-6
发表于 2004-4-11 18: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HIFI 首先电脑是笔记本的  硬盘是8兆缓存液轴日立硬盘(1200元)  够静  音源是CD抓轨的  如果是直接从CD ROM来 那质量太低了 然后再是外置声卡(准专业级的也要34千吧) 接着解码器耳放 算了 一样不便宜  电脑还是现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836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3-10-19
发表于 2004-4-11 19: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据不对,结论荒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450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4-5-4
发表于 2004-5-5 12: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很简单,桑塔纳加什么也变不成奔驰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979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3-1-15
发表于 2004-5-5 12: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惯了赛车会抱怨飞机怎么在跑道上滑来滑去总没赛车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3-4-13
发表于 2004-5-5 18: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对电脑的理解可能跟楼主有些区别:音频数据在PC内传输、处理,最后再送到声卡,这个过程是不需要什么校验的,只要不通过任何的数码滤波或特效,那么这个数据是完全无失真的。对于楼主所述,PC内很多数据需要校验、纠错,那是误解。计算机内CPU和RAM、外设之间的传输保证仅仅只是依靠同步脉冲和保证单个脉冲基本形状:高低电平的有效电压差(如何保证这些性能就复杂了,涉及高速电路处理,跟本贴无关,另贴讨论)。
   对于pc里要求重传的情况有,但这只是个特例,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存在于外设的通讯中,对于一般的台机来说,CPU、内存之间的数据传送是没有这个校验过程的。服务器的RAM有带校验的,普通的内存条谁见过校验位?如果用crc、所罗门等手段,那么就必须在内存条上增加逻辑电路,如cpu、fpga等——这种内存条到现在为止没有在任何的家用pc或音频工作站上出现过,高端服务器没研究过,不敢说,但偶敢保证,没哪个人用IBM的深蓝来玩儿声卡。
   为简化讨论,忽略DMA等特殊措施,将PC内的音频数据传输过程归结为:硬盘--->RAM--->CPU--->声卡。(忽略CDROM播放CD的例子,这牵扯到CDROM的性能,属于复杂条件,不容易讨论)再申明一次,这个过程是不大会出错的,出错的几率跟你机器蓝屏的机会基本相等。
   那么,完全无错误的音频数据传输到声卡以后,是否能够保证音频数据的无失真传输呢?我们先回顾一下声卡的SPDIF过程,简化叙述为:声卡接受的是CPU传输过来的PCM信号,无论什么样的音频数据,包括MP3,APE,AC3,DTS等最终都需要变换成PCM格式传输到声卡。然后声卡根据SPDIF格式,将一个时钟信号和数码音频数据混合(调制)起来。这个过程是否很面熟?赫赫,通常偶们使用的HI-END CD机就这么个过程将数码音频信号传输出去的,只不过,CD机输入的是从转盘来的RF信号,解调后混合自己的时钟再发送。说到这儿,其实应该明白:我们需要鉴别声卡能不能发高烧也就看这一步了:
   一,声卡在处理PCM信号时候,不能失真,这要看硬件逻辑的算法(或微代码)。这部分比较容易做好。一般档次的声卡在这一步都不错了,当然,一两百块的的低档产品偶无法作出肯定答复。
   二,声卡内部的数码滤波和所有相似功能部件的算法,这个部分对音质(注意,这儿说的不是“音效”!)的影响相当大,需要非常仔细的调整,这部分能够非常认真处理的厂家不多。
   三,声卡处理SPDIF流时候的时钟,要求这个时钟不能够存在抖动,这关系到DSP内的锁相环等等结构的处理结果。如果存在抖动,那么这个抖动将影响到SPDIF的信号质量。短歌行评测的声卡较多,但这部分做好的厂家不多,理由是,一个抖动狠小的晶体的采购价格将数百倍于普通晶体,最普通的晶体一般几毛人民币就能买到,但代温补的,5PPM的一般价格在1XX元,单独采购一个也许是3XX元。而1PPM/1PS的晶体更加的价格疯狂,要个XXXX米也属正常。
   四,仅仅一个稳定的晶体还不够,我们需要一个设计完善的PCB,在高速电路(所有的PCI卡已经属于高速电路)中,EMI是相当突出的。不仅关系到MAINBOARD,同时PCI卡自身也是个问题来源。如果PCB设计不够完善,那么这个高档晶体将失去它的作用,在垃圾堆里的高档晶体完全等同于普通晶体。虽然这些不会影响到声卡的逻辑功能(同步数据处理对噪声不敏感,这就是PC为什么没校验而不随时死机的原因),但对SPDIF这种干扰却是比较敏感的。
   五,SPDIF输出结构,这部分同样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处理结构,普通声卡上,直接将小电流的SPDIF引脚连接到输出插座上,可以想象,这种电路的电性能是否良好?不用说其他的,就是连带负载能力也值得怀疑。当然,注重这部分电路的厂家也有,比如,这次CANNON就特意增加了这部分电路的驱动能力,用了74HCU04内的两个门并联驱动隔离变压器,虽然并不完美,但毕竟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其实,这样的做法在传统的HI-FI圈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好了,帖子太长,原理上简要的说到这儿,声卡能不能HI-FI或者HI-END,其实是不用辩论的。不用把声卡跟CD故意分开来看,其实,CD机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电路,只不过这个计算机规模较小而已。短歌行在M-AUDIO Revolution 7.1声卡评测时候就给出过结论:声卡肯定可以HI-FI甚至HI-END,这是无需质疑的,但执行下来,造价或是使用价格太高,HI-END的性价比不理想。
   多嘴一句,楼主所归结的声卡不能hi-end,其中一条原因是光纤问题,偶觉得,这个问题用不着讨论。后端设备跟声卡本身无关,就是hi-end的cd,用了破烂光纤同轴也会存在问题。只要声卡选用的光纤发送头、同轴输出插座足够好就行。
   平常不大发言,呵呵,如有错误或疏漏,请大虾们包涵和指点,毕竟偶的专业不是p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1万

帖子

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5-5 18: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48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03-10-19
发表于 2004-5-5 18: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纤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音频上用的大多都是多模光纤,用它还不如用好的同轴电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20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3-2-26
发表于 2004-5-5 19: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获很大啊,看了半天,我好像明白了一点,电脑能HIFI HIEND但是同样效果cd花的钱要少一些。Kabala兄虽说不是pc专业,但说得通俗易懂,给我小菜上了重要一课,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5710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5-6 04: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CD的利润要高很多呵呵。我的RME声卡300USD,电源200多USD,WADIA的DAC500USD,总共1KUSD,但是,呵呵,1000USD档次的CD机可挡不住这个杂牌组合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1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2-12-14
发表于 2004-5-6 0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Kabala 发表
[B]偶对电脑的理解可能跟楼主有些区别:音频数据在PC内传输、处理,最后再送到声卡,这个过程是不需要什么校验的,只要不通过任何的数码滤波或特效,那么这个数据是完全无失真的。对于楼主所述,PC内很多数据需要校验、... [/B]

哈哈,高手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6-10
发表于 2004-5-6 09: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俺泪流满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3-4-13
发表于 2004-5-6 12: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Jmd7,你不是都潜水么?怎么冒泡了???赫赫……短坛没了,偶们只好到处撒野,没家的淫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5 04:06 , Processed in 0.171591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