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8|回复: 2

買不起大房子,也要挑一對書架式喇叭,书架喇叭的学问和选择 & 25对书架喇叭集体试听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1691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8-12-10
发表于 2021-1-17 10: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路易的欧罗巴 于 2021-1-25 21:00 编辑

書架式喇叭大哉問
書架式喇叭(Book Shelf Loudspeakers)是為了和落地式喇叭及號角式喇叭區分而產生的稱呼,是那一家公司率先使用此一名稱的恐怕不易查證,但是此一名詞被「發明」至今至少已有50年以上歷史,目前已成為形容小型揚聲器的泛稱,可是多數音響玩家其實並不瞭解此一稱呼的由來。










在五十年前,即1958年兩聲道Stereo發明之前,聆聽Hi-Fi音響用的喇叭都是非常大隻,因為當時擴大機的輸出功率都很小,通常僅區區數W而已,「10W」輸出已算是「高功率」,因此若想要獲得充足的音量與動態來表現樂曲,就唯有從提升喇叭效率著手。
當年的Hi-Fi喇叭,低音直徑都是15吋,連12吋都很少見,所以喇叭箱都非常大,甚至有些公司為了進一步提升喇叭的效率,還把喇叭設計成摺疊號角式或牆角號角式,體積就更大了,因此在50年以前,Hi-Fi喇叭的特點就是大,唯有「大」效率才會高,低頻才會低。









由於書架式喇叭較不佔空間,售價也比較低廉,而且只要兩隻左右一擺,就可以營造出開闊的演奏場面,因此書架式喇叭很快的就成為市場上的主流,數十年來歷久不衰。




雖然說自Stereo發明以降,書架式喇叭大行其道,但所謂書架式的喇叭,體型的差異性依然很大,較大型的書架式喇叭,有採用12吋低音三音路的,音箱的厚度比書架深得多,這樣的喇叭自然不適合擺在書架上使用,書架上也不會有這麼大的格子。



不過,現在的聲學物理對喇叭的發聲原理研究得非常透澈,把書架式喇叭擺在書架上聆聽其實並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所以多數音響玩家還是會為自己的書架式喇叭找一組合適的落地腳架,找出最佳的擺位來聆聽,所以現在「書架式」喇叭只能算是小型喇叭的統稱,已經很少人真的把它放在書架上使用了。









因此現在市場上書架式喇叭的最大優勢,就是種類繁多,可充份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下使用,容易安裝、容易擺位、也容易隱藏。除此外,書架式喇叭也比較經濟,就同一廠家的產品來說,同樣的技術,同樣的聲音特質,選用書架型產品絕對是比較經濟實惠的選擇。有很多名廠的書架型產品,其中高音的品質和落地式的旗艦機型有相同的水準,等於是花費較少,就買到了該廠家最頂尖的技術。







只不過,書架型喇叭,由於低音的口徑較小,所以低頻的截止頻率往往也比較高,因此低頻量感及音域勢必也有所犧牲,除此外,低音單體的音盆面積較小,書架喇叭的效率通常也比較低,換言之,就是會比較「吃電」,推動的擴大機功率要足才行。所以,使用小型的書架式喇叭,往往對擴大機的品質要更加考究,所以若是想把一款書架式喇叭推到好,絕對不能因為喇叭較小,而忽略了細心搭配器材的重要性。









目前由於材料學的進步,小小的書架型喇叭,喇叭音圈即可耐300℃的高溫,音盆的線性振幅大幅提升,有些產品甚至可耐100W~300W的功率,這一類的書架型喇叭,就必須依照落地式喇叭的標準來選擇擴大機,如此才能徹底發揮。









不過,大多數小型喇叭揮之不去的缺點,就是低音量感不足以及音域延伸得不夠低。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利用靠近鄰近牆面或牆角的方式來提升低頻的量感,由於這是比較不得已的權宜方式,所以要小心為之,儘量不要讓低頻的膨脹影響到整體音質的清晰度與純淨感。









還有一種彌補小喇叭低音不足的方式,就是利用主動式超低音來銜接不足的低頻,這樣的搭配方式,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卻是高難度,因為用超低音來和小型書架式喇叭搭配,不但低頻很難接得平順,由於單體的反應速度不一致,到達的時間很難同步,所以是一項挑戰。我曾經聆聽過搭配成功的案例,但卻是幾經更換超低音的結果,所費不貲,所以,除非是愛死了那組小喇叭,否則不要輕易那樣做。









書架式喇叭的價位如此懸殊,該如何選購?

雖然前面提過,書架式喇叭是比較經濟的選擇,但是玩家們還是會發現,同樣是小小一隻的書架式喇叭,就和任何商品一樣,類似的產品,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價格落差。







因此,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架型喇叭,其實要視自己有什麼樣的需要而定,若是預算充裕,只是空間有限,或是不想讓喇叭佔用過多的空間,自然是以使用高級的書架式喇叭為首選;如果只是在臥室、書房、起居室中聆聽休閒音樂,對音響效果不那麼考究,那麼當然是選擇市場中的「人氣」品牌喇叭即可。









除此之外,現在的愛樂者,在選購音響時,也往往同時加上了出品國別的喜好、外觀是否和傢具搭配,以及和其他器材的匹配性等因素,這些條件越多,往往越要花費心思,這都是在實際選擇商品時,必然面臨的難題。









多少價位才合乎一對書架喇叭應有的水準呢?

這非常難說,因為這和玩家們過往的經歷和預算有關,就有如車子、房子一樣、往往是越換越大,價位也是越換越高。一般而言,建議售價在三萬元以內的書架式喇叭,可視為入門級的產品,而3~6萬元則可視為進階級,若是在6萬元以上,就可算是精緻級了。







但無論如何,真正左右喇叭表現的還有使用者的態度,平價的喇叭,搭配優質的高水準器材,聲音一樣可以有進一步的加分表現,若是再考慮線材與墊材,表現也還可以再升級,甚至和價位高許多的產品相提並論。







身為本次書架式喇叭專題的企劃,我完全拒絕作出一份流於看規格說故事的集鍖n}。同時,也不希望作出一份內容全是一般市井小民可望而不可及的器材。因此,打從一開始我便計畫要作「十萬元預算以下」的書架型喇叭「集體試聽」,後來因為私心力邀在今年高雄音響展讓筆者大為驚嘆的ATD ADMONITOR一同參予,於是稍稍將預算上限上修至最高18萬。最後,就在18萬預算內廣發英雄帖,從各大代理商自薦的喇叭,以及筆者、蒲總、關主編過去曾聽過很值得參予本次集體試聽的幾對型號中挑選,篩選結果就是讀者接下來會看到的25對書價是喇叭集體試聽。









這次的集體試聽,為求客觀,乃由五位評論員同時試聽並給予評分,這些評分都製成表格供讀者快速瀏覽,從中讀者可以看出每位評審員對於音色冷暖、軟硬經常有主觀見解上的不同,這與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酸甜苦辣的感受程度相異是一樣的道理。但是,若多數人都認為該對喇叭的低頻偏軟,高頻偏快,此結果就相對客觀且值得參考了。








軟體部分計有蔡琴《機遇》XRCD、Harmonia Mundi 版的《乞丐歌劇》、《誰死殺了Hi-Fi音樂》、《Touching Folklore Music Masterpiece / Mario Suzuki》尼龍吉他演奏專輯、《MA On SA》、《Heifetz Plays Gershwin & Musci of France》(xrcd)、《The Famous Sound of Three Blind Mice》(XRCD)、 《鐵達尼號》OST、《天方夜譚》,以及《鬼太鼓》。
































仅销售天下第一和第二的音响系统
TB:欧罗音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1290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5-8-29
发表于 2021-1-17 21:1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个枪文就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1691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8-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06: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易的欧罗巴 于 2021-2-13 23:43 编辑

转载自——台湾高传真试听杂志第342期

5位编辑,5种颜色,最后的深蓝色位蒲主编的打分。

25对音箱,

17个项目打分项目。



由于考虑到篇幅,本帖仅列举此次评价中5对相对出色
包括最出色的3对书架喇叭的得分表。(都在产,或更新)
仅供大家参考。

越往下拖,得分越高!

数字越大:声音越暖,声音越硬,声音越亮,音场越深,舞台越宽。

丹麦
数字越大:越暖,越硬,越亮,越深,越宽。


英国


第三名:Proac D2 箱如其中文名


第二名:ATC 小7 真的很强,尤其是性价比



第一名:法国PEL Quattro+
主编评语:不僅低頻特別出色,對於尖銳的高潮有鵝卵石化的柔潤效果,
但動態卻毫無壓抑,是本專題音樂性最豐富濃郁的喇叭。



這對在今年高雄音響展最讓筆者大為驚艷的法國Pierre-Etienne Leon QUATTRO+,表面上,它只有一顆27mm的磁冷式絲質纖維軟球狀高音,與4吋聚丙烯混合碳材料中低音單體,其實音箱內還暗藏一顆等口徑的中低音單體,作ISOBARIK設計。


如果不說,許多人初聽QUATTRO+肯定會跟筆者一樣對QUATTRO+量感、質感、延伸、動態都極高水準的低頻表現,一方面感到難以置信,一方面則是納悶這對看似平凡無奇的書架喇叭怎麼辦到的?尤其是那遠超乎箱體框架的驚人爆發力與規模感,其低頻不僅有質、有量,而且非常彈跳,有活力,有重量感,還饒富多情的情感起伏,從中你可以聽出樂器演奏者的當下情緒。




不僅低頻特別出色,QUATTRO+全頻寬間幾乎沒有敗筆,也幾乎沒有失真,更沒有動態壓縮。其音質純淨優美,通透的人聲聽來愉悅生動,有血有肉有表情,還有相當高的解析,能將嘴型與唇齒音等「視覺感」給表現出來。




人聲如此耐聽,播放各種樂器亦是如此,正確的音色,濃郁的音樂性,高貴的氣質,讓人忍不注一聽再聽。



經過精密演算的正面斜角,讓高低音單體取得完美的相位,音場定位之精準,背景透明,層次分明,景深深邃,舞台間人聲分離度毫不矇混,各樂器結像緊密有致。
豐富的空氣感,解析特高,連最細微的音樂細節都能如實再現,難怪乎聽來如此活生,如此有生命力。




蒲總編 短評
對於尖銳的Peak有鵝卵石化的柔潤效果,但動態卻毫無壓抑,是本專題音樂性最豐富濃郁的喇叭。



(出處:高傳真視聽342期內容版權所有轉貼請詳載)
















仅销售天下第一和第二的音响系统
TB:欧罗音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6 00:43 , Processed in 0.06153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