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俱乐部理事

- 积分
- 3758
- 注册时间
- 2001-11-21
  
|

楼主 |
发表于 2023-9-14 23:4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电乃声之母,能量来源于供电,系统应从供电源头开始弄起,简单的方法就是先更换美标墙插,更换接插性能更好的美标电源线,使用合适的器材架进行避震处理,线材搭配调整合适自已的听音需求。
在模拟音频电路中,一样是追求稳定性,设计经验和对声音的理解,保持稳定连续的能量密度分布,才是在听感上不失真的关键部分。大功率线性电源,大水塘供电、甲类放大电路是屡试不爽。但问题是成本高体积巨大,还有个严重的缺点是效率低噪声大(这种噪声仅仅是不能跑高分SINAD),一些传统厂家各旗舰产品都有单独的分体电源来提升音质的方案。
解码电路中的基准电源和供电,除了要求极低的噪声和精准的电压,同样需要功率储备来维持其稳定性。这也是钰龙韵产品中一直坚持使用电流达800mA,价格高昂的ADM7150做基准和解码供电的原因。线路输出则需要足够低内阻的输出,来保证搭配不同器材时声音的稳定性。在许多品牌的高端机型中很多使用中功率管来扩展输出驱动力的做法。
数字回放电路系统的失真比模拟电路更加复杂,有时域的不稳定、频域的噪声调制、数据误码、射频干扰等等,通俗一点讲,这就是参考时钟频率不干净、不稳定,相当于一个主时钟和多个小幅度的时钟一起在工作。其它的种种干扰都和这种失真类似,例如线材阻抗不匹配,带宽不够,造成的信号振铃,信号之间的射频干扰。
时域上的不稳定就是时钟的精度,也是声音的参考源,较为低端的设备,都是从音源中获取分配时钟,例如直接从电脑或其它上一级的音频设备传输过来的信号中恢复出来时钟信号,这种工作模式时钟的稳定性较差,声音没有保证,更好一些的设备都是使用本地的低噪声高稳定性时钟进行参考,同步锁定信号来解码。频率上的误差对声音听感的失真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可惜在现有音频测量方式中,测不到小幅度频率误差对音频性能带来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