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SE846凭借四重高解析度微型发声单元,辅以低通滤波器真正实现重低音而无损的清晰度和细节。除此之外,诸如舒尔215、535等在特定的时间,几乎成为了发烧友们“人手一副”的塞子,在那个营销味还不浓重的音频行业时代,产品的口碑扩散主要是通过圈内人的口口相传,比如舒尔215的扎实做工、出色的声音素质。符合入烧用户对于低频量感的追求;舒尔535的“奶油小声”绰号被当时烧友津津乐道,人声极为出色自然;舒尔846则代表了全面,适合监听、器乐、人声等等。这些产品亮点都会通过不断的有人体验,而慢慢扩散形成口碑。而如今,面对较新的舒尔产品,它的表现又会如何呢?
慢工出细活:SE846带给我的惊喜
在解构产品之前,我想直言不讳的聊聊目前舒尔这个品牌在国内音频行业的情况以及地位。其实坦率的讲,在国产耳机品牌慢慢崛起后,似乎舒尔逐渐淡出很多发烧友的实现,我认为原有有二:一方面是国产耳机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的冒出,争奇斗艳,让市场有了更多选择,竞争的压力也在逐渐变大,这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主观上,舒尔这个品牌在产品更新速度上似乎和国内这些“后起之秀”的想法很不同,了解这个品牌的朋友都知道,舒尔在产品更迭上一直遵循自己的节奏,让人感觉不紧不慢,但相对于其他品牌而言,这种更新产品的频率就很缓慢了,也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关注度逐渐流失到其它品牌中去。
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Shure SE846 GEN2二代清澈版,实际上隶属于舒尔846系列,从第一代产品到二代清澈版,细数的话中间竟然间隔了近10年的光景,而该系列产品缺连五款都未超过,这对于像舒尔这样的专业音频品牌而言,是否意味着少而精、慢工出细活?我们还得从产品上找寻答案。
首先解读一下产品型号中的846是什么含义,8代表最高级、4是4个动铁单元、6则为第六代产品。打开产品包装,配件阵容可以用豪华来形容,随机附赠7对不同尺寸的泡沫耳塞、3对不同尺寸的的弹性耳塞、1对黄色泡沫耳塞、1对三节耳塞;此外,还附赠4个音频导管,其中包括一个全新红色的“清澈”导管,和导管工具;另外还有常规的3.5mm直电缆、6.3mm的耳放适配器、线缆夹和便携包,足以可见SE846 Gen2的旗舰定位。
要聚焦产品的核心技术,就要重点看看四套导管的更换方式,SE846 Gen2是通过拆卸钥匙的配件来更换导管,并不同于其他产品更换音嘴导管来的容易,增加了新入坑朋友的上手难度,但同时也多了一层严谨性和仪式感。导管的更换过程大致为:摘下耳塞套、使用专用旋转卡扣插入对位并旋转、摘下固定螺丝旋母和导音外管,已结更换和拔出导音内管。是不是听起来就很繁琐?其实以上步骤重复个几次后就熟能生巧了。那舒尔增加这么大的学习和上手难度,在声音表现上会带来正比例的提升反馈吗?接着往下看。
音频体验:监听耳机独有的高级感
首先是高频表现,SE846 Gen2展现出了极强的延伸性和极佳的分辨率,高频音质饱满且柔和,泛音量感的控制感出色,高频密度凸出且扎实,举例来说在聆听钢琴音乐时,你仿佛可以透过耳塞感受到琴键被砸下而又回弹起来的这个过程,对于细节的抓取尤为出色。
中频方面的表现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厚实,尤其是人声的表现极其圆润和丰满。比如在听节奏较为舒缓的流行乐时,声音就像是歌手在贴着你的脸唱一样,逼真感尤为强烈。之前我提到的,人声部分的泛音量控制只能说恰到好处,你会感觉到一些透亮感和空气感,音色略微偏暖,是按照监听耳机那种为长时间听取而调的方向。当音量略微提升后,人声则会变得更为醇厚饱满,属于那种初次聆听就很抓耳的类型。
低频同样拥有清晰的音质,在拥有稳健的下潜力的同时,得益于双低频发声单元,让声音的张力有了更好的体现。这部分在乐器的声音部分较为明显,精准的分离度可以让大管、黑管、小提琴的音色都能清晰可辨。如果搭配黑色导管,低频则更具澎湃力,量感会聚集在四周形成如同面对汹涌波浪版的震撼。
此外,在解析力和声场方面,配合导管的SE846 Gen2依然表现出色,再加上监听耳机本身就凸出的隔音效果,那种静谧性搭配清澈的音色,很容易让听者更快的沉浸在音乐本身当中。
以上就是我对SE846 Gen2这款耳塞在试用以后的初印象,而如果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品牌本身,像舒尔这种老牌HIFI品牌如果想进一步寻求广阔的发展,我认为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是绝对绕不开的,而如何平衡经典设计与消费习惯,我想是“老”牌舒尔在面向“新”兴市场要考虑的事情了,当然这也是所有国际品牌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