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单尼

[发烧理念] 转载 CD为什么会死?黑胶唱片又为何能死灰复燃?

  [复制链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5-11-18 12: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wodedellx51v 发表于 2015-11-18 12:20
对RIAA分析无效

有效无效不是你说的。你这样的黑胶粉对RIAA这么大一个问题采用鸵鸟态度,我更从中看出黑胶粉的科学态度了。如果你认为RIAA的做法是很理想的,对声音无任何影响,我真是服了。我认为是一定有影响,而且从RIAA压缩和补偿的幅度之大,影响一定是明显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6-6-5
发表于 2015-11-18 12: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2:24
有效无效不是你说的。你这样的黑胶粉对RIAA这么大一个问题采用鸵鸟态度,我更从中看出黑胶粉的科学态度了 ...

通篇的"我认为", 能摆出点科学论据指出RIAA曲线的缺陷么?  如果只是拍脑门的认为“多只香炉一定多只鬼”,很难令人信服啊   

反之,CD的模数转换  20khz以上的信息全部削平,这可是实实在在有科学论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889

帖子

11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1
注册时间
2005-8-9
发表于 2015-11-18 12: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1:26
Ramos给这个帖子增加了最多楼层啊 ......

和他说人话太浪费时间了。

我还是去写些古典碟评吧。
电处:嗓子PS1230
音源:LINN Klimax DSM/3
耳放:HE1、HEV90、EC STUDIO B
耳机:HE1、HE90、STAX SR-X9000、GRADO PS1、HE60、ATH WOODI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1万

帖子

12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4
注册时间
2012-9-23
发表于 2015-11-18 12:3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D的数据压缩之大,难道白板不谈谈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5-11-18 12: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5-11-18 12:47 编辑
bluepen 发表于 2015-11-18 12:38
通篇的"我认为", 能摆出点科学论据指出RIAA曲线的缺陷么?  如果只是拍脑门的认为“多只香炉一定多只鬼” ...

CD不是把20000赫兹以上削平,而是其44100Hz的取样频率只能作到20000赫兹的高频。这是原理决定,不是采用什么处理方式去削。就好比人耳无法听到2万赫兹以上声音,是根本原理听不到,不是去把2万赫兹以上信号削除了。

RIAA大家可以自己去读读到底对原始信号做了多大幅度的压缩和还原。要说这样幅度的信号处理对声音没有影响,我个人是完全不信的。当然这个问题国内外涉及的都很少,我只是提个因头,建议有兴趣的深究下去。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75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9-11-17
QQ
发表于 2015-11-18 12: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pen 发表于 2015-11-18 12:38
通篇的"我认为", 能摆出点科学论据指出RIAA曲线的缺陷么?  如果只是拍脑门的认为“多只香炉一定多只鬼” ...

小白版主让我很失望!他什么都是我认为,我觉得,我始终认为觉得。。。能拿着数据给我们讲讲吗?

抛出来一个命题,自己说不清楚,别人有疑问还不行了吗?解铃还需系铃人,你就给大家从根本上讲明白多好。。。非得打太极,然后说我是鸵鸟,我虽然发贴不行,你也不能这么欺负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5-11-18 12: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5-11-18 12:49 编辑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18 12:39
CD的数据压缩之大,难道白板不谈谈么?

我前面不是说了吗,请别让我重复了。我并不是试图在表明数码音频就没有缺陷。那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我仅仅是想说明,一,黑胶的原理不是完美的,必须引入RIAA我认为是其最大的原理不足。二,我个人相信RIAA这样大幅度的信号压缩和提升,对声音一定是带来影响的,很可能就是黑胶声音特色的重要来源。这不是想批评黑胶。但如果有人想把黑胶完美化的话,我是一定反对。因为黑胶从原理看绝非完美。磁带也绝非完美。数码音频同样绝非完美。各有各的问题。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889

帖子

11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1
注册时间
2005-8-9
发表于 2015-11-18 12: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也不要再为难白板了,何必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自己喜欢不是最重要的吗?自己喜欢就行了,管它原理如何?那些不是我们该研究的,是开发者该研究的。

真正喜欢的东西,不需要非要使它正当化,变为普世的东西,百花齐放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要都整齐划一的相信一种格式是最好的,那其他的不是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对于LP而言,不听是他自己的损失。对于那些非要抱着一堆能“证明”LP音质比CD一定差的参数,甚至拒绝去尝试的人,我们有什么义务非要去开导他们?就好比一个觉得李云迪就是肖邦天下第一的云粉,我干嘛非要开导他去听CORTOT,听RUBINSTEIN?

讨论LP和CD声音哪个好听,跟讨论邓丽君和王菲唱功哪个好是一个性质的,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这么多页了,也吵够了。该交的朋友也交了,该说的也说了,都散了吧。至于说非要用“科学”的方式去说明哪个声音好,我觉得就算真的来个AES的工程师过来摆出数据,该不认可的还是会不认可,因为人类的感官不是能够轻易用数据能说的清楚的。
电处:嗓子PS1230
音源:LINN Klimax DSM/3
耳放:HE1、HEV90、EC STUDIO B
耳机:HE1、HE90、STAX SR-X9000、GRADO PS1、HE60、ATH WOODI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5-11-18 12: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5-11-18 12:55 编辑
ramos 发表于 2015-11-18 12:48
你们也不要再为难白板了,何必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自己喜欢不是最重要的吗?自己喜欢就行了,管它原理如 ...

反正今天有时间,就当当键盘侠无妨。我觉得这个帖子里最热闹发言的就这么几位,但沉默的看客想必是更多的,我觉得大家把道理滩开来说明白,各方观点理清楚,让看客们自己判断,还是有好处的。

从感情上说,我不反感黑胶,但我反感一切对某样东西“神化”的态度。有些人把黑胶看成完美之物,连缺点也非要说成优点,短板也要说成优势,这样的观点,我是一定会驳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之物,这是我最基本的人生观之一。我反对一切的“神化”。

点评

我个人比较好奇的是,白版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者,因为我印象中好像以为您是基督徒 呵呵~可能我搞错了 抱歉  发表于 2015-11-18 13:04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6-6-5
发表于 2015-11-18 12: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的观点, LP和CD, 作为声音承载的两种介质, 其技术和规格制定都没有问题。 至于50-70年代的古典录音,LP和CD的声音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

1. CD的master有很大问题,好的master,可以尽可能的还原母盘的信息,这中间,不仅仅是AD转换那么简单,涉及很多滤波器(无论是硬件的滤波还是软件滤波)的运用,其中任何一个滤波器没调好,CD的声音就可能劣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很多cd在master的时候,喜欢加入一些“混响”(例如shumsky在mhs录制克莱斯勒作品,菲拉斯的dg小品等等),这种“堂音”其实是一种画蛇添足。shumsky本来是在rca的录音室录制的,声音非常棒,可在cd上听起来仿佛在教堂里拉的一样,浑浊不清。

2. 母盘的状态问题。50-60年代的录音,母带保存到90年代的CD时代已经有30多年了。其间多次被用来转录LP,再加上可能出现的由保存不善带来的状态损失,很多母盘的状态是不是依然良好,我们这些消费者很难清楚。一旦母盘出了问题,再好的master也无力回天。

至于80年代后期的数码录音,我认为lp和cd都没啥区别。

点评

区别就是 不同声音载体和语言的区别了,听感上还是感受得到了。当然,这是另一层面 呵呵~  发表于 2015-11-18 13: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75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9-11-17
QQ
发表于 2015-11-18 12: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2:54
反正今天有时间,就当当键盘侠无妨。我觉得这个帖子里最热闹发言的就这么几位,但沉默的看客想必是更多的 ...

没人去神化LP,是有人在刻意抹黑LP,您弄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75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9-11-17
QQ
发表于 2015-11-18 12: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pen 发表于 2015-11-18 12:55
我个人的观点, LP和CD, 作为声音承载的两种介质, 其技术和规格制定都没有问题。 至于50-70年代的古典录音 ...

解释到位!哪里的大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889

帖子

11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1
注册时间
2005-8-9
发表于 2015-11-18 13: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mos 于 2015-11-18 13:03 编辑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2:54
反正今天有时间,就当当键盘侠无妨。我觉得这个帖子里最热闹发言的就这么几位,但沉默的看客想必是更多的 ...

这帖子里所有说黑胶有可取之处的,都不会认为黑胶是完美无缺的。如果黑胶是完美无缺的话,那还要SACD干什么呢?直接转回黑胶不就好了。不要说黑胶了,就算是斯氏瓜氏琴还有人认为不如新琴的声音呢。

既然都不是完美的,也就是各有可取之处,大家各取所需也就可以了。要是哪个想证明黑胶的声音完全优越于CD,那才是脑子进水了呢,我看这里也没人想这样说。同样,要是说CD声音完全优越于黑胶,也是脑子进水了。

PS:虽然我没有黑胶系统,但我第一次发觉黑胶确实有优越于CD的地方的时候,是听一个320K MP3的黑胶转录,比起同样发行的CD好了不少,这才让我意识到有些CD的转录真的是很不尽人意。
电处:嗓子PS1230
音源:LINN Klimax DSM/3
耳放:HE1、HEV90、EC STUDIO B
耳机:HE1、HE90、STAX SR-X9000、GRADO PS1、HE60、ATH WOODI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5-11-18 13: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废话黑胶当然有可取之处啊。某些真的黑黑胶的,我建议大家无视就行了,你也不可能说服他的。

不过你还真别觉得很多人的观点是“各有可取之处”,如果不是我看错,不少黑胶死忠的观点就是黑胶声音远好于CD系统、数码音频。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6-6-5
发表于 2015-11-18 13: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2:44
CD不是把20000赫兹以上削平,而是其44100Hz的取样频率只能作到20000赫兹的高频。这是原理决定,不是采用什 ...

原理我清楚,我说的“削平”只是个形象的描述,可能不妥。  我是信号处理出身的,在这行也干了10多年了。 CD的制作标准我个人认为是没问题的,那奎斯特定律没有问题。

至于近些年,有些言论说把人耳模拟成一个低通滤波器略有不妥,人对超出20khz的信号的感知还有待研究。我很支持这种探索,但无奈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的不妥”实在只是一些玩HIFI的少数人关注的,科研经费可是要流向更重要的研究方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8 09:23 , Processed in 0.121475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