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仙水兄

给所有爱好听音乐朋友的建议!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6-30 13: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9# 的帖子

回听风:
“瞬态特性”的定义先理清,大信号状态下如何相关?(听感如何把握?大小信号又如何由乐器相关并定义?)
我看兄说低音大鼓与架子鼓的能量关系,有不同的听感考验。并说小白的评价中只注意到低音鼓的一面,显然是疏忽了另一面(或者是不了解)。兄显然是完全了解两面的了,还望交流一下。

[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09-6-30 13:07 编辑 ]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5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9-6-24
发表于 2009-6-30 13: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1# 的帖子

呵呵,蜜蜂现阶段比小白要更多一些好奇,将来倚老卖老的时候就难说了。

小白的“美文”中经常出现如此低劣的“瑕疵”,原因在于对于音响术语的使用规范性没能真正了解。

这里原来楼主举例谈到爵士鼓发声与考核喇叭的瞬态特性(或瞬态响应)关系,是范围恰当的。但是,小白的解释,将低音频的一面谈到了,忽视了爵士鼓配置中也包括高中频的动态能量,继而另举“琵琶与吉它”(突出中高频,或低音贝司)的例子,显然是语境“失当”的。

至于,瞬态响应的术语本身意味着对大动态信号状况下的失真现象进行衡量,结果可以从仪器检测的脉冲波形的前后沿上直接反映,或者主观听感评价中仔细捕捉。

而小白浑然不觉自己的错失,反而又补充“小信号”状态,这种理解有南辕北辙之效。

PS 一家所言,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4660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9-4-1
发表于 2009-6-30 13: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ls两位讨论的层次,显然是高于lz了。lz的“第二、他说的速度好慢!这一点在完全不懂器乐的人来说可能还觉得他听得很到位,其实恰恰相反,这是最雷人的地方!首先爵士鼓手就是一般乐队的指挥(在无真正指挥的情况下),加州旅馆那种爵士鼓手绝对 ... "的帖子完全没有牵扯到爵士鼓的声音特性和其他乐器的区别问题,只是说打鼓的人不可能会打慢。这个好像和讨论耳机回放效果完全不相干,可以说只是痛批了一个不存在观点。我是真心希望听听lz或ls谈谈有关爵士乐中的主要乐器的意乐特性、彼此之间以及和其他乐器的异同。
希望牛人们多讲些知识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6820

帖子

109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9
注册时间
2009-1-22
发表于 2009-6-30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风最多也就是LPD的水准 拜托不要装下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9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6-30 14: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风"就是以前的joymusic,这个人是我见过最纠缠不清的网友之一,建议大家也不要试图和他缠道理了. 越缠越不清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6-30 14: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瞬态响应的术语本身意味着对大动态信号状况下的失真现象进行衡量,结果可以从仪器检测的脉冲波形的前后沿上直接反映,或者主观听感评价中仔细捕捉。”
这句话蜜蜂还是赞同的,不过窃以为不够全面,低电平、小信号时微动态的全面表现还是与瞬态密切相关的。

另外建议听风同志勿要吹毛求疵,您言语中音响术语的规范也真是马马虎虎。我是不愿细究了。且无关信息也太多,能否尽量简短和提纲挈领一些?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3-10-6
发表于 2009-6-30 14: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重新开贴讲爵士乐理吧,很希望看到认真的讲课,这贴已经缠废了——无聊透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038

帖子

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9
注册时间
2008-11-18
发表于 2009-6-30 15: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器的动态和速度其实就一个attack和release,一般录音师都知道。attack就是从小电平达到最大电平的时间,时间越短听感上就是速度快,动态好。release就是大电平降低到小电平的时间,时间越长就感觉“慢”,这些都是录音师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或者音色调整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到底录音师选择的是什么数值,只有他知道,大家拿各种器材对比来对不去其实意义不大,实际上也没什么好吵的。有的人喜欢速度快,有的人喜欢速度慢而已。

[ 本帖最后由 punkerji 于 2009-6-30 15: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8024

帖子

1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9-6-30 15: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6-30 14:06 发表
"听风"就是以前的joymusic,这个人是我见过最纠缠不清的网友之一,建议大家也不要试图和他缠道理了. 越缠越不清的.

同感,根本看不懂他想要表达什么,不过一旦对别的网友开始讽刺、挖苦、中伤的时候,却一下子变得语句通顺、浅显易懂了。
随便举个例子:
谈自己观点的:“并没理解楼主的例子中对爵士鼓考验瞬态特性的话意。尤其,低音大鼓与架子鼓的能量关系,有不同的听感考验。”
讽刺、中伤他人的:“呵呵,蜜蜂现阶段比小白要更多一些好奇,将来倚老卖老的时候就难说了。”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8955

帖子

23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9
注册时间
2007-10-13
发表于 2009-6-30 16: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坛子中有许多高手,和谐~和谐~
我和身边的好友平时多以虚心请教、谦和交流为主,同时对于故作“清高”姿态的说教很反感,还是来些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交流为好。

我们很愿意向高人学习,同时痛恨毒蛇型、猛兽型的“老师”
按住那颗驿动的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5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9-6-24
发表于 2009-6-30 18: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feng 于 2009-6-30 14:06 发表
“瞬态响应的术语本身意味着对大动态信号状况下的失真现象进行衡量,结果可以从仪器检测的脉冲波形的前后沿上直接反映,或者主观听感评价中仔细捕捉。”
这句话蜜蜂还是赞同的,不过窃以为不够全面,低电平、小信号时微动态的全面表现还是与瞬态密切相关的。
...


看来是一厢情愿。

窃以为,对于某些音响概念与听感上的表述进行“纠错”,有助于论坛道德观的“建设性”效益。但结果却是被小白的“建议”雷倒了,还衍生蜜蜂同学的“自产自销”观点(见红字)~~这证明交流中期待“就事论是”的困难。俺还是自认倒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6-30 18: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1# 的帖子

请勿自认倒霉,请说说“标准观点”及其“依据”如何。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3

帖子

-2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9-6-2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7: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3

帖子

-2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9-6-2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7: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27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8-2-20
发表于 2009-7-2 17: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讨论器材(耳机居多)为主、兼以讨论音乐(古典乐居多)。
来这里的网友大多是研究如果让音乐重放得更好声,如果诸位网友都有LZ的“大彻大悟”那么这个论坛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所以LZ也不必在这里纠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9 16:37 , Processed in 0.108043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