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riczhu88

近期论坛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6-8 01: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g2man 于 2010-6-7 22:55 发表

说起西方世界精英烹调,还是法国第一啊,而日本跟中国比吃的话终究不能比的,小日本就是下料猛,可惜我们以前那种精细讲究的吃法,现代以来被破坏很多了,只有一些小地方还保留有考究的吃法了。新鲜、应时的食材永 ...


這點不同意見

"富過三代,才知吃穿",這方面我們是起步的比較晚,很多唐魯孫時代的好東西都不見了
得重頭再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10-6-8 01: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nthuang 于 2010-6-8 00:57 发表 和牛適合作燒肉,不適合作牛排肌理都沒了.....
牛排可以做的,不过做法与普通牛排不同,要猛火快烧——说起来还是类似烧肉的做法就是了
closeu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3714

帖子

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06-1-25
发表于 2010-6-8 0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跑题,楼主要气撒特了

[ 本帖最后由 feifazhuce 于 2010-6-8 01:16 编辑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10-6-8 0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nthuang 于 2010-6-8 01:02 发表 這點不同意見"富過三代,才知吃穿",這方面我們是起步的比較晚,很多唐魯孫時代的好東西都不見了得重頭再來

中国之大、历史之悠久,富了也不止三代了罢,虽然历经灾难,讲究的吃法还是多的,小日本菜式太简单,最猛的吃法也就怀石料理,而他们的原料再厉害,也不比中国吃得到的珍奇异兽——与红楼宴相比,只能拜下风啦。吃法是很重要的,法国料理冠绝西方饮食也是这个原因,一块面包他就可以给你整成无数花样。中国四大菜系各具特色、名目繁多,对色、香、味的考究断然不差于洋人的。西洋人常常认为中国没有精英饮食,固然是与中国长期没有贵族阶级相对应的,但是中国有超级富豪级饮食,那又不是西洋人可以相较的了。。

至于对味蕾的照顾,中国以前也是很讲究的,先吃什么后吃什么、每道菜之间有负责清理味蕾的处理,现在比较少见了,都是某些巨贪狼吞虎咽。。。这个传统是丢掉了

城里人吃的是没以前好了,其实没什么历史的美国人也是,美国战前的普通牛肉就是现在的prime等,以前的prime级别牛肉已无人问津,因为快餐的倾向。美食是一种需要时间和历史沉淀的东西。意大利人经常在美国抱怨为什么卡布奇诺是全天都可以喝的——在意大利卡布奇诺仅仅是早餐才可以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6-8 0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g2man 于 2010-6-8 01:09 发表
牛排可以做的,不过做法与普通牛排不同,要猛火快烧——说起来还是类似烧肉的做法就是了
106372



半夜貼這個圖不太好啊.....

也許是我的偏見,和牛是那種大口吃反而沒樂趣,會過膩的精緻食材
可是牛排,或者至少美式牛排本身,是要"管他什麼脂肪膽固醇",
大口咬嚼才有樂趣的料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10-6-8 01: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牛因为精心养育的关系、所含不饱和脂肪酸远远高于普通牛肉,所以是相对健康的,放心的大口吃吧~
不过传统的日式烧法或者做成刺生确实才是真正的享用和牛的办法捏,做成牛排的话,无论制作如何精良,A3和A5的牛肉分别就没那么明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034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09-3-14
发表于 2010-6-8 01: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要偏激,够用就好
为了发烧不要家不要命了
跟赌博有啥区别
作为不是科班出身的人来说
听音乐毕竟只是兴趣
系统慢慢重建中~~~
带上耳机吹吹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6-8 0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g2man 于 2010-6-8 01:21 发表

中国之大、历史之悠久,富了也不止三代了罢,虽然历经灾难,讲究的吃法还是多的,小日本菜式太简单,最猛的吃法也就怀石料理,而他们的原料再厉害,也不比中国吃得到的珍奇异兽——与红楼宴相比,只能拜下风啦。吃 ...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種西方霸權主義下的文化思維
不過我個人認為中國菜目前的水準還停在家常菜與宴客菜的層次

離前述的"fine dining"概念,也就是更嚴肅的去面對吃食這件事,還有一段距離
食材或者料理法並不輸人,猶有過之,但是心態還沒調整過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8170

帖子

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6
注册时间
2003-3-4
发表于 2010-6-8 01: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论坛学习心得:内牛满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主题

5324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9-4-9
发表于 2010-6-8 01: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10-6-8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会吃的总是有的,不过相对而言接受程度不如外国,这是实话,我也承认,大部分中国民众对吃的讲究还差。然而例外总是有的,去那些古镇的老店里面坐坐,老板对待吃的认真态度会让你惊讶的。
以前中国人都好吃的,朱自清、梁实秋都是有名的馋哪,都是第一流的美食家。现在还是有,比如写大熊猫看小电影的沈宏非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38164.html
以前老人吃混沌,翻来覆去能吃很久,皮的厚薄、汤的多少、甚至碗都要品评一番,这在快餐时代是难得了吧。吃这个东西,跟现代文明似乎毫不相干甚至相互抵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10-6-8 01: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我说到吃的完全不能够控制,楼主对不起啊 orz.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6-8 02: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g2man 于 2010-6-8 01:46 发表
吃这个东西,跟现代文明似乎毫不相干甚至相互抵触的。


這句話好,想補充一下,吃是和現代文明"追求效率"的一面相牴觸的
但是米其林指南之類的也是現代文明的產物,我想這也正是有趣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10-6-8 03: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eh……那个ieatishootipost被我女朋友喵到了……在hiahiahiahia呢……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10-6-8 03: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化对美食的贡献就是泡面和汉堡。
我们还是换个板块说这个话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3 20:55 , Processed in 0.132531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