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vw 于 2013-10-28 11:15 编辑
在我眼里极致ED12是一支综合了HD700,GS1000,DT660,GMP450特点的耳机,注意是“特点”而不是“优点”,第一耳朵听到ed12的时候,我眼前浮现的竟然是两支耳机,索尼cd3000和高斯esp 950(还好950在产,让我摆脱总扯老耳机的嫌疑)——是的,我到现在还对这两只耳机中频所爆发出的力道、热情、蓬松却致密记忆犹新。
带上这支耳机不到一分钟我就乐了,实在太好玩儿,每一付我听过的耳机里最不招人待见的特点都集中在这儿了,难怪极致的名声这么难看。gmp450的清瘦骨架,hd700一样飘在空中被线条勾勒出的轮廓,gsk那种前景后景疏离的冲突感,SR325的浓烈迫近,660的朴素却傲慢,甚至竟然还有007的“招牌灰”(背景泛雾的感觉),果然是奇葩组合,让人过耳难忘。
我对极致耳机缺乏了解,很难从声音上推测,究竟是极致是以小见大,从一开始就预估到了未来的趋势,还是拉郎配把耳机圈的几个前卫风格拧到一块儿。但从我第一印象中闪过(第一闪很重要,一只耳机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两支参照耳机(cd3000和950),再考察极致的诞生年代(1993),我认为ed12很有可能只是最初风格的一种延续,并不是对谁的模仿。
akurate ds+030上对比同场的he500,md1,当然还有万年不变到boring的hd800,我认为ed12显而易见得有着更高的信息量,这与听老拜亚和德国大师的感觉是非常相似的——“德国声”、“专业功底”两个属性得到验证。而不同之处在于,如果你播放一段小提琴,帕格尼尼第一等,从he500切到ed12再到md1,声音会变得越来越美,美得甚至已经超过了我们熟悉的感觉,其实挺简单,md1比真琴还美,he500比真琴还真,ed12就是真琴。当然,如果你再来一段双钢琴,哈哈,没弹过琴总按过琴,ed12就是比小伙伴们更像我听到过的声音。如果我们切换到hd800呢? 矮油,原来是场时装表演。
我觉得hifi化的拜亚动力(dt831、931开始)并不很成功,因为对声音的“美化”这事儿拜亚并不擅长,为了美而放弃拜亚引以为豪的信息量让人惋惜。而当年从拜亚动力分离出来的算是“老老拜亚”(尤森拜亚去世时流失的一批工程师所开创)的歌德似乎在经历多次并购之后也显得有些迷失,美国注资的mbquart系列耳机有点追随拜亚hifi化的倾向,而重组后的德国大师又有点过于古典主义。相比老字号的彷徨和他们对现代审美的半推半就,极致显然没那么多羁绊,事实上在我看来只有美国歌德和德国极致是真正的现代耳机风格,他们都有专业背景但并不拘泥于此,他们显然不仅不排斥对声音的美化,甚至愿意全身心去追随(注意,全身心很重要,这代表着认真)。从最终声音的呈现来看,极致对声音“美化”的手段是更丰富和成熟的,ed12的声音不仅能呈现出工业时代复杂和坚定的一面,也能在让受众有轻松,柔软,放纵和玩笑的感受——就像看周星驰的电影,欢乐和辛酸、兴奋和循规蹈矩总是并存,而支撑着一切的其实只不过是诚恳。
从禁锢中解脱,嗯,舒一口气,就像你儿子捏着巧克力说“今天我能不能再吃一块儿”,“行”之后他脸上的表情那样。我觉得极致给我的是满满的新东西,不拧巴,新,但不偷工减料;新,但不当我傻并浸泡于自己的优越感。
如你所见,为了摆脱“说很多却跟没说一样”的指控,我只好描述一下声音。ed12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细节以及细节和细节之间更小的细节都交待的很清楚,彼此没有突兀感,因此初听觉得ed12的解析不如新拜亚是可以理解的。ed12的高频是很平顺地延伸到很高hz的(有点被中高淹没的意思),中高频段(就是你常常觉得声音很亮、“高频很好”的那个频段)加强的比较讲究和有节制,并不存在让人不悦的攻击感。ed12的中频是非常蓬松结像很大的那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常厚的那种感觉,不少朋友觉得不够“通透”来源于此,我认为这种中频信息量很大,层次感也很好,无非是没有被“锐化”而已,而低频也是量比较大而且会弥散开的那种(说极致的低频像石头我实在无法理解),因此极致的人声是非常有肉感和胸腔震动感的,ed12下的歌唱家并不会给人“我是歌手就得唱得完美”的感觉,首先是人,才是歌手,我觉得极致很自然得表现出了这一点。声场部分极致和gs1000的处理思路有点相似,远景很远,近境有很强的压迫感,我觉得这种声场在交代古典乐的时候显得舞台感强烈,表现人声的时候又显得极其浓郁热情,和一味的“厅堂感”相比显然更丰富一些。还有广受诟病的“金属味儿”,我觉得我没听出来,我听到的是德国器材很常见的木头味儿、肉味儿和很细密的颗粒感。最后,唯一一个在我眼里的缺点是声音整体听起来还是有比较明显的lifestyle范儿,当然如果有机会对比一下signature pro我想我能说得更清楚一点。
或许是ed12对于其他极致型号来说没那么“极致”了,但我总想对那些曾经对gs1000和ed系列等耳机恶语相向的朋友说,你会不会已经被主流审美禁锢得失去了想象力?我觉得你可能对老耳机缺乏了解,对新耳机也缺乏向往,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小时候眼里的青山绿水和曾经脑海里童话般的色彩?我觉得,如果已经烧了不少时间,那请对主体思想说再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