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rootxmy

烧PC 的 有没在硬盘下过工夫啊 推荐个软件

[复制链接]

4

主题

78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6-7-7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2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硬盘本来就原始数据读入和读出的错误率

只是没有超过一定的筏值

再讲我也没讨论出错 嘿嘿

开始虚拟过程的时候硬盘灯亮的有多频繁了

这就是我讲的预先读取,先完成硬盘读取过,把过程中的离散度控制到一个更小的范围

硬盘的寻址速度>内存的寻址速度

内存传输速度>硬盘传输速度

预读区的内存 就有可能相当于一个异步的FIFO

控制了由硬盘输出产生的jitter到一个更小的范围

我讲了这话肯定n多人砖我

我早就讲了 听的出就用 听不出不用

把我辩下去了就能证明你比我高明吗 

就算比我高明又能怎么样呢  何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4339

帖子

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4
注册时间
2003-6-3
发表于 2006-9-24 0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根本不需要再争论了,实在是无趣,建议读一下《计算机基础》这本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6-7-7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0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过了 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4339

帖子

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4
注册时间
2003-6-3
发表于 2006-9-24 00: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你没读懂,再读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6-7-7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0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你的纯粹的完美的电脑世界里 

你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4339

帖子

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4
注册时间
2003-6-3
发表于 2006-9-24 00: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88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5-10-11
发表于 2006-9-24 00: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lss 于 2006-9-24 00:22 发表
看样子你没读懂,再读读吧。

.........

照某大侠德意见,我们才是没有读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4339

帖子

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4
注册时间
2003-6-3
发表于 2006-9-24 0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点好,太明白了就失去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43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3-10-6
发表于 2006-9-24 09: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主真的应该去大家坛混。。这里真的不适合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9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6-9-24 1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二虎朋友说话语气重了点

应该再耐心点给LZ解释一下呀~


文中说到了JITTER....其实,从硬盘----内存----CPU和硬盘-----内存-----内存-----CPU,就JITTER来说,最后一步-----CPU都是一样的。内存可以在时间输出上对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那怕是一张CD,有很严重的JITTER。在经过内存后也会变得相对稳定得多。硬盘有没有JITTER已经没有关系了,经过内存后硬盘的JITTER早就被纠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9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6-9-24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LZ也是好意

只不过有些地方可能没绕过那道弯


对了,问一下LZ

你的盲听测试是如何测试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43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3-10-6
发表于 2006-9-24 14: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测试显然是要两个人来进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9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6-9-24 14: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

其中一个人负责播放

另一个人负责听

负责播放的人随机挑选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顺序完全是乱的,而且准备的曲子越多效果越好

如果听者在没偷看的情况下,10次说对了8次以上则可信度就比较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6-7-7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15: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件名是一样的

我用wavelab 放 wav

来回切换听 搞到自己都分不清楚哪个是哪个的时候

再来回过头来仔细听

做判断

成功率 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43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3-10-6
发表于 2006-9-24 15: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明白你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9 09:13 , Processed in 0.069471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