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KEPER

[发烧理念] 音响和现场是两回事

[复制链接]

64

主题

164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9-11-3
发表于 2013-2-7 1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源于现场成于创作,技术还原只是这个话题的开始部分。
打开这扇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3-2-7 13: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作为音乐爱好者,用音响设备听音乐,你是想尽量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乐队的演奏、歌唱家的演唱呢?还是更喜欢听到经过了录音师、CD机设计制造者、耳放设计制造者们自由发挥、经过了较大改变的音乐呢?也就是你是希望录音师们、器材制造商们作为一个忠实的音乐传递者,还是更喜欢录音师们和器材设计制造商们作为一个艺术家对原始的音乐进行艺术再创造。或者是你认为是忠实传递更重要,还是他们的艺术再创造更重要?如果你认为两者都不可缺的话,因为我始终认为,忠实传递更重要,所以,我认为录音师和器材设计制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懂技术的人,而不是一个艺术家。按鼠版的说法,这些人首先必须懂声音,而不是懂音乐,当然,一个技术精湛的录音师、音响器材设计制造者,如果既懂声音又懂音乐,那当然更具优势,对音响发烧友来讲,也是如此,要既懂声音,又懂音乐,懂声音是为懂音乐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音响发烧,如果不懂音响原理、不懂声音,就相当于是这个领域的文盲。

[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3-2-7 13: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2612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12-2-23
发表于 2013-2-7 13: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zchen 于 2013-2-7 13:43 发表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作为音乐爱好者,用音响设备听音乐,你是想尽量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乐队的演奏、歌唱家的演唱呢?还是更喜欢听到经过了录音师、CD机设计制造者、耳放设计制造者们自由发挥、经过了较大改变的音乐呢? ...

于是?说明了什么?我们在讨论录音对现场还原度的问题,跟这个有啥关系?
PC->Northstar usb dac32->AURALIC Taurus->T1/RS1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64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9-11-3
发表于 2013-2-7 13: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乐队、录音师、cd机设计者,都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每个环节的顶尖高手首先要理解作品本身,至于如何处理作品这个就是创作部分,没有创作是不可能的。要原汁原味只能去现场。你要体会原汁原味的球赛只能上场。毫无损失的传导,目前的音响技术是不能实现的,这个也根本不是音响技术的追求,说白了,没人想这么玩,因为根本玩不了。
原帖由 wzchen 于 2013-2-7 13:43 发表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作为音乐爱好者,用音响设备听音乐,你是想尽量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乐队的演奏、歌唱家的演唱呢?还是更喜欢听到经过了录音师、CD机设计制造者、耳放设计制造者们自由发挥、经过了较大改变的音乐呢? ...

[ 本帖最后由 idofwx 于 2013-2-7 14:00 编辑 ]
打开这扇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64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9-11-3
发表于 2013-2-7 14: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有时间有空间,有声音在时空中的传播,都记录下来?任何有中学物理知识的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个根本做不到。记录都不能记录,如何还原?
打开这扇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64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9-11-3
发表于 2013-2-7 14: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的本质是打动人,引起内心的共鸣。只要耳机、音箱中传出的声音达到了这个目的,就是hi-end。
打开这扇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38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12-5-5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4: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dofwx 于 2013-2-7 14:06 发表 音乐的本质是打动人,引起内心的共鸣。只要耳机、音箱中传出的声音达到了这个目的,就是hi-end。
说的很对啊,我觉得音乐、hifi的目的就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3-2-7 14: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dofwx 于 2013-2-7 13:50 发表
乐队、录音师、cd机设计者,都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每个环节的顶尖高手首先要理解作品本身,至于如何处理作品这个就是创作部分,没有创作是不可能的。要原汁原味只能去现场。你要体会原汁原味的球赛只能上场。毫无损 ...
我说的是尽量原汁原味,没说是100%,请记住Hi-Fi高保真的定义就是要尽可能地原汁原味重放,如果说要求器材设计制造者要首先理解音乐作品本身,那他应该去理解什么样的作品,哪一首作品?他能把全世界所有的音乐都理解吗? 难道他彻底理解了莫扎特的作品之后,就设计一台专门播莫扎特作品的器材?是否很搞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768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11-10-1
发表于 2013-2-7 14: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的帖子

96分
用心听耳机,凝神品音乐。
太发烧的茬,留给太烧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3-2-7 14: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dofwx 于 2013-2-7 14:06 发表
音乐的本质是打动人,引起内心的共鸣。只要耳机、音箱中传出的声音达到了这个目的,就是hi-end。
你就别乱讲了,什么是Hi-Fi器材是有具体的参数指标的,更别说是Hi-end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38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12-5-5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4: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zchen 于 2013-2-7 14:39 发表 你就别乱讲了,什么是Hi-Fi器材是有具体的参数指标的,更别说是Hi-end了。
如果光看参数的话,那pass早破产了,喜欢pass小纯甲的都是脑子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3-2-7 15: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PER 于 2013-2-7 14:45 发表
如果光看参数的话,那pass早破产了,喜欢pass小纯甲的都是脑子坏了
什么事都不要绝对,没有说光看参数,但那种只要觉得好听就是hi-end器材的说法是完全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64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9-11-3
发表于 2013-2-7 15: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尽量”的参数指标是多少?
原帖由 wzchen 于 2013-2-7 14:31 发表
我说的是尽量原汁原味,没说是100%,请记住Hi-Fi高保真的定义就是要尽可能地原汁原味重放,如果说要求器材设计制造者要首先理解音乐作品本身,那他应该去理解什么样的作品,哪一首作品?他能把全世界所有的音乐都理解 ...
打开这扇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616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13-2-7 16: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dofwx 于 2013-2-7 15:16 发表
请问“尽量”的参数指标是多少?
尽量就是上无止境,越接近100%越好,Hi-fi最低要求是失真不大于1%,具体国内国外都有标准,你可以自己去查询。实际上,音响发烧就是一个追求系统的失真从大约1%到无限接近零的过程,无论是频繁地换器材也好,还是个人的听音经验积累也好,都与这个目标有关,即系统的失真越来越接近零,发烧友对失真的忍受程度也越来越接近零,原来1%失真的器材你觉得很好听,到后来,0.01%失真的器材你都觉得声音还是不够细腻。

[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3-2-7 16: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64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9-11-3
发表于 2013-2-7 16: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驴唇不对马嘴
原帖由 wzchen 于 2013-2-7 16:04 发表
尽量就是上无止境,越接近100%越好,Hi-fi最低要求是失真不大于1%,具体国内国外都有标准,你可以自己去查询。
打开这扇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3 20:07 , Processed in 0.102612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