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由一个音响争议问题联想到一个古典音乐争议问题: 请大家商讨

[复制链接]

43

主题

1331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7-7-23
QQ
发表于 2007-11-20 22: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7-11-20 22:19 发表
是否本人的演绎就一定"最佳".


事实证明 作曲家在演绎方面很多时候是高手 但不是最好的那个

作曲家当然也有机会是最好的演绎者 两者不冲突 只是这样的几率太少了 貌似暂时没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07-11-21 0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曲于演绎,我觉得还有个物理条件,先天成分在里面

歌者自然要求良好的声线,宽阔的音域,优美的音色,这些相信大多数作曲的没有。演奏者需要的节奏感,驾驭能力,甚至身体条件(比如大提琴要求的大拇指长度),同样也不是作曲者能最完美拥有的。

当然也不能说拥有这些就是顶尖的充要条件,richeter短短的手指从来不被认为是弹钢琴的优良条件。人活一世,后天的努力,随着岁月的积累,是可以远远超越先天的。但拥有这些过人素质却是达到真正巅峰的必要条件。

由此我觉得耳机更像是歌者或演奏者,二房才是曲作者。
作曲要遇上了过人的演绎着,能激发他创作出ll的作品,同样歌者也能被挖掘出更大的潜力。这和耳机届的情况一样,一副kk,r10,大奥,吸引了多少强人制作专门的二房,前人不可想象的LL制品,而一个好的二房,如8pr,让人重新认识了一副耳机,600.

所以像铁三角和歌德,我觉得更偏向于演绎者,至于是不是好的作曲,见人见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842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7-11-21 06: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类比似乎有些不一样。

作曲家对于他音乐的感觉不需要借助演奏。有些作曲家本身的演奏能力比较弱。而且应该有架钢琴就可以写交响乐了。

而耳机设计者无论如何必须借助某个耳放的推动才能听到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62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6-11-5
发表于 2007-11-21 06: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曲(第一次创造)------演奏(第二次创造)------聆听(第三次创造)

问小白  哪次创造“最好”? (就63年卡拉扬贝9来说)

同理到HIFI
OV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2366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7-4-29
发表于 2007-11-21 09: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7-11-20 09:48 PM 发表
有意思的是请注意一点. 在古典音乐界里,对这个问题是存在争议的,而且很多人认为并非如此. 作曲家本人的演绎并非一定最佳. 其他演奏家的演绎被公认为更好的例子,很多. 就拿拉赫这个例子来说,很多人就认为HOROWIT ...

比尔盖茨是电脑高手吗?
学了  用了  买了  听了  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4607

帖子

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2
注册时间
2007-7-24
发表于 2007-11-21 09: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喜欢西装, 因为偶是菜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70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04-8-18
发表于 2007-11-21 09: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一部作品所能发掘出来的内涵,真的是作者当时思维的全部么
选择原厂耳放,不是因为最好,而是因为最放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1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6-3-22
发表于 2007-11-21 0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何为“最佳”,这个很难量化。就拿HA5K推W5K来讲,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肯定有别的耳房超越他,但在全面性上胜出好像比较困难。而且这里还有个人口味的问题,这里用“最佳”来讨论下去,估计没有答案。
楼主用来引申出这个问题的古典音乐争议问题应该同样存在对“最佳”的不同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473

帖子

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2
注册时间
2006-4-2
发表于 2007-11-21 09: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毫无疑问,作曲家肯定不是最好的演绎家。
理由很简单:曲谱上没有标明所有的演绎细节!(也不可能标明,这就象数码的采样再精细也永远无法达到模拟是一个道理)。
所以没有标明的部分就是演绎家的二次创作。
说的玄点,不同演绎家演绎的同一首曲子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二首曲子。

从音响上看,录音室里放出来的声音未必有你家放出来的好听,也是一个道理。

总之,作曲,演绎,录音,重放,全部都是艺术再创作。当然由于重放这个环节相比前三个环节专业性弱很多。所以争议也最多,当然大家的乐趣也在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622

帖子

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98
注册时间
2003-5-4
发表于 2007-11-21 09: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一正一反两个例子:
反面的你已经举了,是HOROWITZ弹拉氏的作品。我觉得,演奏家和作品都是有风格的。如果风格相符,演奏效果自然不一样。还有,同为钢琴家,水平也是有差别的。老霍是少数几个我很欣赏的钢琴家。拉氏的水平我不知道,没听过他的演奏。但同是李斯特的钢琴曲,同一曲几位钢琴家的版本我比较过,霍氏明显表现力更强!

正面的例子是罗大佐,他唱自己的歌,比其他人味道“正”许多,曲调、歌词、嗓音配合得完美。我觉得,他是在给自己写歌。就象当年张雨生给张惠妹写歌,造就了张惠妹,一旦雨生去世,惠妹的歌就很难听了。

类似的,耳机和耳放也有自己的风格的特点。如果耳放可以发挥耳机的特点和风格,进一步还可以弥补它的不足,那这当然是最好配合。
原厂耳放可能容易做到前一点,但后一点就不一定能做到。或者,正是原厂耳放才更难做到后一点。

还是那句话:用自己的耳朵验货!
Nottingham Horizon + SME 3009 + Cambridge 640
iCON DT6A + 8C + 170iTransport + iPOD
JBL 2005+Yamaha 750+DVD
DIAPASON 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2421

帖子

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0
注册时间
2007-8-29
发表于 2007-11-21 09: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汁原味”的肯定的 但是否是“最好的”显然是要打问号的

我看讨论到后面又是青菜萝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07-11-21 09: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听拉氏自己的录音!拉氏的就一个字:美!电驴就可以下载到。不过大多数是弹人家的作品的。弹自己的也还成,至少是一个权威的参考。

[ 本帖最后由 pig2man 于 2007-11-21 10: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473

帖子

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2
注册时间
2006-4-2
发表于 2007-11-21 10: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最佳”这个话题,已经超出了音响和音乐的范围,是哲学上的问题了!
简单的说:我们每个人的脑子只能感受自己的五感(六感),所以每个人的最佳肯定不是别人的最佳。
但人类社会是集体社会,所以必定有“最佳”这个感念。各大奖项的评比就是“最佳”的体现。这个“最佳”可能对你个人毫无意义,但对整个社会可能存在一定的意义。
总之是“个性”和“共性”的矛盾统一问题,就不多探讨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2421

帖子

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0
注册时间
2007-8-29
发表于 2007-11-21 10: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如表达能力不足的人无法讲所想完整正确的表达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7-11-21 10: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向来如此,后人对作品的理解往往与创作者的初衷存在区别,但是这正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川端康成说过,文学作品从离开作家的手开始才有了生命。
我想音乐也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16 12:19 , Processed in 0.10754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