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头版"是否值这么多钱? 兼评一张/一套海菲茨的名碟

[复制链接]

373

主题

9906

帖子

4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9
注册时间
2002-12-21

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8-8-24 16: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AAD、ADD、DDD的盘是有听感上区别的。同一模拟录音可以在不同时期做出不同形式规格的盘(AAD、ADD、DDD),5、6、70年代的绝大部分经典古典模拟录音,也绝大多数被数字化了(数字母带),单从理论上讲,利用数字母带制版压盘、首压与尾压还有区别呢,如果排除后期混音、制造工艺、材质片基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数字母带制版压盘所得到的声音(读取磁头及司服等正常)是不会有变化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原始模拟母带会受环境的影响而退化,但数字母带就不会存在这个因素、如果你听出了不同、那是后期“制做”的原因,与数字母带无关。
做人要低调厚道
干事要认真公道
行车要安全霸道
情场上油条老道
美食讲新鲜味道
音乐要融入其道
摄影要用光神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17: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KELL说的不错. 数字母带的音质应该不受保存期差几年的影响,但很多CD之所以头版和后来的版本音质有差异,是因为重新出版时,工程师根据原本的数字母带重新做了混音和编辑. 是重新混音造成了音质的区别.

此外,每次混音和转母模出版时用的设备的差异,包括不同压片厂的工艺水准,都会影响到最终音质.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1

主题

1万

帖子

328

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3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08-8-24 2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头版贵,炒作是主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42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6-11-22
发表于 2008-8-24 2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半天还没给答案,难道俱乐部发帖子都是这个风格?
Symphonic Line the cd +  kraftwerk mk2 / VAW 8pr + 8s / EW andra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末世诗歌 于 2008-8-24 20:32 发表
看来半天还没给答案,难道俱乐部发帖子都是这个风格?



看完闭幕式给答案嘛! 不急在这一时吧...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5-7
发表于 2008-8-24 21: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ADD,DDD,或者AAD,三位字母的第一位字母表示演奏过程是以何种方式录音音;第二位字母表示混音及编辑的过程採用何种方式;第三位字母表示以何种方式拷贝复制。实际上如果P是1987年的,那就是第一步和第二步都一样的了,实际就是用同一个数码拷贝在87年以及94年分别压了两批盘而已,从数字上的观点来看,数据是完全相同的,差异只是两次不同的压盘,压盘之间存在差异这是一定的。找张80年代初的cd跟现在的cd碟一比,看看偷了多少工减了多少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1: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ydyd 于 2008-8-24 21:41 发表
所谓ADD,DDD,或者AAD,三位字母的第一位字母表示演奏过程是以何种方式录音音;第二位字母表示混音及编辑的过程採用何种方式;第三位字母表示以何种方式拷贝复制。实际上如果P是1987年的,那就是第一步和第二步都一样的 ...




没这么简单. 原始母带往往是多音轨的,转数码是一个个音轨转的,转成数码后也是多个音轨. 每次出版CD时一般是重新混音,而不是把上次混音合成后的母带再拿出来. 不同的混音设备,混音操作,造成了不同版次出版的同一个录音,音质可能不同.

当然,母带制作,压片工艺,也是影响音质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876

帖子

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9
注册时间
2007-2-13
发表于 2008-8-24 21: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声音,单就碟的加工工艺来说,那些进口货就非常精美。我朋友从德国给带过几张碟,真是看着都舒服
怎么什么样的人都有,这点我很迷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42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6-11-22
发表于 2008-8-24 22: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闭幕式结束,等结果
Symphonic Line the cd +  kraftwerk mk2 / VAW 8pr + 8s / EW andra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570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4-2-1
发表于 2008-8-24 2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关键是后来CD再版使用的母带是什么。
如果是数码母带再版,无后期再编辑、混音,那么再版声音不会比头版好(不考虑压片工艺和厂家)。
如果是保存良好的模拟母带再版,运用最新的ADC技术,再加上一流的转制混音师,再版应该头版能更接近当年的母带,跟接近当年发行的LP。如果是DSD转制为SACD,超越80年代的头版CD应该没有悬念。

所以,搞清楚再版的身世很要紧。

海老这张碟是digital直接再版的话,同是美国压片,新版应该不比头版好。

白版,不知我说对没有?

[ 本帖最后由 snova 于 2008-8-24 22: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不看闭幕式了,不好. 认真地写点听感吧.



我认为87年版的CD,和94年海菲茨大全集里的那张,音质是存在细微差别的.

首先是声场感觉,这两个版本相差甚为明显: 87年版CD声场明显更为开阔,空间感更充分,而94年版则声场小一圈.

其次是小提琴的特点也稍有不同: 87版的琴音更为鲜明锐利,音色稍更浓郁一些,而94版的琴音则"文弱"一些,温文一些,不象老版那么刻画清晰而突出.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2: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到这张海菲茨的CD,是否87年Red Seal头版的音质要比94年大全集里的好? 我觉得应该可以这么判断.

好很多? 不容易说. 音质的差别很细微,但存在,不过无法量化. 我不会说头版好百分之几这种话.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570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4-2-1
发表于 2008-8-24 22: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纯粹推理还是说对了大半,白版对待头版的态度比“xx168”上面的人理性很多,那边某些人…… 不提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2: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现在数码技术确实进步了,可以对原始模拟母带进行24比特/96k的重新数码化处理,但模拟母带是有保存期限和质量劣化的,而且每使用一次,就寿命缩短,品质下降一次. 一般珍贵的母带都已妥善封存,未必肯隔几年就拿出来重新用最新技术转录一下.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22: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nova 于 2008-8-24 22:23 发表
看来我纯粹推理还是说对了大半,白版对待头版的态度比“xx168”上面的人理性很多,那边某些人…… 不提也罢




我怀疑94年大全集是重新混音的,所以尽管是同一个Digital Transfer,但Mixing是不同的. 当然,可能也有压片工艺造成的差异.

另外如我前面所说,确实接触过再版比头版CD好的. DG大荷花系列里某些CD就比早期的头次出版要好. 这应该是运用了更先进数码技术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8-24 22:29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6 15:40 , Processed in 0.07966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