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whisky_qz

广泛征求盲听结果,以及我对〈相同数据,不同听感〉的看法

[复制链接]

68

主题

1473

帖子

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2
注册时间
2006-4-2
发表于 2009-7-29 2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09-7-29 18:47 发表
光盘能存贮Jitter,这点好像没人会怀疑吧?既然光盘能存储Jitter,硬盘自然也能存储Jitter。只是这存储下来的Jitter,是不是在后续的复制、回放过程中能把声音特征传递过去,我很怀疑,特别是PC这种素质很差的设备进 ...

这位同学的话比较在理。JITTER也可以传播,但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新的JETTER。反正是越传越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8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7-29 21: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cear 于 2009-7-29 21:08 发表
建议使用对齐的两段wav,原因一早就说过了。




我宁可多次再去手控录一段wav,录得尽量对齐(开头部分时间尽量对精确)而不是靠软件去编辑文件.  

另,"一早说过"的原因能再说一遍吗?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453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9-7-22
发表于 2009-7-29 21: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7-29 21:30 发表




我宁可多次再去手控录一段wav,录得尽量对齐(开头部分时间尽量对精确)而不是靠软件去编辑文件.  

另,"一早说过"的原因能再说一遍吗?

用5分钟再做了两次ABX,一次是你原来的两端wav,一次是你的抓轨和我自己原版(attic版)抓轨的ABX。
都是100%没有错误。
你的是因为A、B之间有时差,取巧的办法,听完A、B之后,我只听X就能判断哪个是A、哪个是B。所以没有设置开始和结束位置。
我的抓轨和你的抓轨基本没有时差一样,属于的确音质差异比较大,对比时段是14.8秒到19.9秒,就5秒搞定,10次加上切换的时间也只是用了2分多钟
以上两次都没有作弊。
用对齐的两段ABX,可以排除时间差异的影响,音质肯定更为接近,但估计也就10分钟搞定,而且更有说服力。
abx3.gif
abx4.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453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9-7-22
发表于 2009-7-29 21: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些错别字,不编辑了,意思明白就行。我相信小白是真正用音质听出来的。但有时差的话,我自己是不能排除自己的心理暗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453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9-7-22
发表于 2009-7-29 2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zz 于 2009-7-29 21:29 发表

这位同学的话比较在理。JITTER也可以传播,但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新的JETTER。反正是越传越差。

如果真的越传越差,反而好证实,用WAV刻录一张CD,再抓轨,再刻录,再抓轨,连续那么5、6次,应该就惨不忍听了。
我自己做过10次的,用的1块5的刻录盘,8x烂刻录机刻录。最后一次抓轨的wav还是和原版抓轨的一字不差,而且听起来还不错,没有出现惨不忍听的情况
起码可以证明jitter不会越传越差。在理论上jitter是不可传递的,现在要的是用“实践驳倒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8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7-29 22: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cear 于 2009-7-29 22:01 发表

如果真的越传越差,反而好证实,用WAV刻录一张CD,再抓轨,再刻录,再抓轨,连续那么5、6次,应该就惨不忍听了。
我自己做过10次的,用的1块5的刻录盘,8x烂刻录机刻录。最后一次抓轨的wav还是和原版抓轨的一字不 ...




到后来jitter均匀化,随机化了. 所以我只注重D50一次录出来的,未经编辑的wav文件,用它去和抓轨的对比听. 反正我不是靠时差去作弊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453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9-7-22
发表于 2009-7-29 22: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
那么现在我的问题是:

如果说,对于〈用D50录音后拷贝到硬盘这个过程,JITTER信息被间接记录下来,并最终记录到硬盘上〉这件事,大致靠想象的话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的可能性,那么请问,〈一个WAV文件经过网络,上传到网络服务器,接着又经过各条不同的网络线路,被下载到各人自己的硬盘里〉,在这个过程中,JITTER信息被传递,最终还被保留到硬盘上,这件事情的可能性,有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233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4-4-11
发表于 2009-7-29 22: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7-29 22:13 发表




到后来jitter均匀化,随机化了. 所以我只注重D50一次录出来的,未经编辑的wav文件,用它去和抓轨的对比听. 反正我不是靠时差去作弊的.

D50内部是啥机制咱不知道,了解不了解也无所谓,反正大家听到的wav都是EAC抓轨出来的,基本跟D50没关系。
你的实验再怎么做下去,跟EAC软件的有效性也关系不大,整个实验的设计就是不严谨的,居然把刻录光盘都请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8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7-29 22: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对比的WAV,正是"D50录的WAV"对"EAC抓轨的WAV"啊? 怎么个"和D50没关系"? 怎么个"都是EAC抓轨出来的"???

我也丝毫没有怀疑EAC的有效性. EAC当然是一个字节都不差,不错地把CD的数据抓下来了. 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为什么它和D50录的之间有听感差异.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23: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cear 于 2009-7-29 21:52 发表

用5分钟再做了两次ABX,一次是你原来的两端wav,一次是你的抓轨和我自己原版(attic版)抓轨的ABX。
都是100%没有错误。
你的是因为A、B之间有时差,取巧的办法,听完A、B之后,我只听X就能判断哪个是A、哪个是B ...

那你的ATTIC版本和白版的抓轨版本文件数据一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7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9-7-29 23: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JITTER是无法被储存的

这个就如同一个人的精神是无法被看见的一样

虽然客观存在,在JITTER是一种现象而非物质,这种现象的本质注定了其本身是无法被记录的

CD盘上的凹坑确实会受到写入时候JITTER的影响,而这些凹坑在被读取的时候又会产生新的JITTER

但要记住,哪怕从CD上因为凹坑不规则而读取数据所产生的JITTER已经不是当初刻盘时候存在的JITTER了,这个时候的JITTER是因为CD本身的质量所引起,不可能将当时刻盘时候的JITTER记录下来.

对于电脑来说,凹坑的大小只要在一个可识别范围内,就被认同是正确的,所以从数据角度讲,只要是电脑能认出来,哪怕凹坑有一些细小差异也是允许的,也是准确的

这个就如同不同人的笔记写相同内容一样,只要字迹清楚,那就是一篇正确的文稿.电脑只识别文稿正确性,至于字迹是否工整美观这个是不重要的.

而不同的人在朗读同一篇文稿时候的感受又是不一样的,这种现象类似于JITTER.是一种正确数据反映出来的不稳定情况.虽然其含义与表达是准确的,但朗读者的声音,速度,语气等都决定了文稿的听感.

想听清楚文稿是很简单的事情,但要有深度的朗读出来却需要一定功底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7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9-7-30 00: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

JITTER叫做时基误差,或者叫做抖动都可以

其本质是一种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这种现象有随机性也有必然性

在定义这种非物质的现象的时候就已经注明此现象是不记录于信息之中,但此现象会影响信号的记录过程,严重的时候甚至产生误码(很极端的前提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447

帖子

17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74
注册时间
2002-10-7
QQ
发表于 2009-7-30 00: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再罗嗦一帖

JITTER是不被记录的,所以也不会因为COPY而累加,如果是累加的,那COPY100次之后的CD岂不是完全不能听了?

声音数据如果有错会产生跳音或者杂音,而不是大家所感受到的声场变化或者密度变化等等,这些变化是因为JITTER而产生,但数据本身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0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8-10-29
发表于 2009-7-30 00: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在存储进硬盘之前肯定要进入内存。
另外如果说机械性质的硬盘不准确, 那么读入SD卡呢。
从微观来说 不可能有什么是一样的, 人耳具体能分辨到什么程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主题

5441

帖子

100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0
注册时间
2003-11-9
发表于 2009-7-30 10: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狂天方 于 2009-7-30 00:06 发表
最后再罗嗦一帖

JITTER是不被记录的,所以也不会因为COPY而累加,如果是累加的,那COPY100次之后的CD岂不是完全不能听了?

声音数据如果有错会产生跳音或者杂音,而不是大家所感受到的声场变化或者密度变化等等,这些 ...


狂版,我想请问,你能否解释一下d50和eac的wav听感的差异吗?
现在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8 00:32 , Processed in 0.127405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