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Panshell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黄淮电影音乐≥舞剧音乐≥组曲音乐
白:马可歌剧音乐≥舞剧音乐≥组曲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3: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我的感受与这些大作家全然不同!

我听到这些总在想,如果没有这些刻意的杰出创作的东西,我们该欣赏到哪些自己的东西?如果都是真情的流露,粗俗一些我也高兴接受,比如自己编的小调小曲。

事实上,作家对音乐的关注,更大程度上只是他们下笔成文的一个借口。他们关心的不是音乐不是艺术,更不是爱乐人或发烧有关心的声音,而是他们文字的思想性。怀旧是一种自然人性的流露,但把这个扯到艺术,那是另一回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祗园主人 发表
[B]有一个问题请教几位前辈,当年各位在看、听样板戏和革命歌舞剧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30年之后的今天各位再看、听这些作品又是怎样的心情? [/B]

说说我的感受吧!
当时很激动,很感动:这么好的精品!现在当然知道什么是精品!

这个话题相关的很沉重,也说点轻松的。
说一个不是笑话的故事。当时这些样板戏都拍成了电影免费组织大家观看学习。有天晚上看完《智取威虎山》以后,一个叔叔兴奋地告诉我们说,这个戏演的真是棒!因为他翻车住院,前二个月从医院出来。他说就像电影里那个演员那样飞出去,电影里是插到凳子里,他是插在树上幸免遇难.....这个叔叔的命很大,前前后后翻车8次以上,有一次是接他出院,途中又翻车送回了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5: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主题在“红”中被阉割,这是明摆着的啊,有的只是对革命队伍的指引和向往;在“白”剧中被有意轻描淡写,也是事实,全剧二人的双人舞,是对红太阳的欢呼与歌颂。

“红”剧中第二场大提和小提的对话,到底想表达什么主题,真实又表达了什么主题?还应该从舞剧表演来看,因为舞剧音乐是为配合舞蹈服务的,不可能游离于舞剧存在。

在”“红”剧中,第二场“清华参军”,其中的音乐是配合女主角什么感情抒发的?是阶级的爱与恨。这里的“爱”,是对红旗的爱,是对革命的爱,是对剥削的恨。舞剧中很明白把这些告诉我们,展示给我们。

“红”剧中,全部男女主角,从头到尾只有“常青指路”这一段三人舞,并没有双人舞。这个三人舞决不是其他的含义解释,只是为了规避这个本来应该存在的爱情主题,舞剧“刻意”从“革命”意义上解释为是阶级情义。

大提和小提的对话,想表达的是爱情还是什么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16: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一个与京剧相关的真实故事。

传统戏恢复上演以后,很多剧团都急着上演老戏。但一下拿不起来,因为都忘记了。那个时候最聪明的就是精选演出剧目,于是开始演出折子戏。

有一次我们跑去看演出,演到“风雪山神庙”那关口,几个坏蛋正烧草料场,剧场忽然有人大喊起来:着火啦!

大家闻声,争先恐后往剧场门外跑!

我跑出来一看,剧场没什么大危险,回头看,倒吸一口气,啊,我们临时住的地方,情况显得很危急!从剧场这边望去,着火的地方似乎离的非常近。

我气喘吁吁跑回家一看,老父亲不在;焦急中见了老母亲,她很平静。一问家里情况,才知道老父亲还去救火了,双亲都平安。放下心来再看火情,感觉不一样了。因为从远处看,着火地方与我家很近;跑近看,还相差很远。更何况家里没有音响,更没有什么值得牵挂的家当。

第二天晚上,大家凭着原票重新坐回原座位看戏。演到火烧草料场的时候,全场掌声四起......

那可能是我成人以后看的最有意思的演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3 23: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那本什么书说,朝圣者虔诚的香火,熏黑了金光灿灿的佛像......
大饼版主一向菩萨心肠,呵,一个是祈祷宽恕,一个是诅咒邪恶-----看来你我这个香烧的都没错啊!

上面多有得罪,请见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4 10: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和版主如果都觉得没有什么见外的,我就继续一些奇谈怪论。
国庆期间,在家里看书听音乐,也看电视。有几个东西引起我的注意:

一、
朱践耳说学习音乐的时候,俄罗斯的老师说,中国不能学德奥的东西,那条路走不通。因为中国的五声音阶和他们的相距太大了,法国的东西倒还适合;要学只能学法国的。这个说法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值得思考的是,究竟有没有可以直接拿来就适用的呢?我看消化更重要,按那个时代最时髦的语录:活学活用。

二、
《大河之舞》风靡京沪,各种消息很多。我在隔壁有个帖子说起他们自带三层地板的趣事。昨天看了个叫《火焰之舞》的DVD,也是这种类型的,但明显逊色于他了。据说《火焰之舞》是他原来那个最杰出的男主角跳槽以后搞的。国内一个研究舞蹈的介绍说,爱尔兰踢踏舞原来是很简单的,甚至是粗俗的。这个是否给了个启示,我看他们的成功,就是一种创意的成功。毕竟把简单的幻想丰富一点,要比把丰富的幻想在丰富更容易。

三、
其他的关于声音的消息。
如贵丰和贝森多夫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喇叭,但设计的理念全然不同。说的都很有道理。搞不清楚实际聆听的时候,究竟谁的优势明显。
如新音源的消息。刘汉盛的经典发言是:CD误我20年!几个老总编辑都呼喊。但是以声音占优的YBA老板,他另有高见。这个争论的焦点是多声道的话题:究竟多声道好还是立体声好?

请问楼上老兄:你说的陈钢的《金色的炉台》,好像是依据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编写过的小提琴练习曲之类的东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4 1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句歌词,不知道是否忘记?

我站在高高的炉台上,
这里是毛主席到过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4 10: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刘有几个观点:
一个,他认为CD是有不足,但都有不足,如LP,而且LP与CD是两回事情
一个,他觉得多声道确实好听,比CD好听,而且很容易克服CD摆不平的问题
一个,从现实看趋势看,多声道是方向,至少年轻的都容易接受

他说的是DVD-Audio的声音,是以音乐的软件来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5 15: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说一个涉及样板戏表演的问题。

中国绘画的特点,我们都自豪地归结说,相对于西洋画,中国画的特点为线条。中国戏剧,我们也都自豪地归结说,相对于西洋戏剧表演艺术的写实特点,中国走的是写意的路。这么说不好理解,单纯从京剧艺术特点谈,也许不容易一下谈清楚,可以对比看看其他相关的艺术门类东西。

中国京剧和很多地方戏剧,都是写意表现方式,但很多都在为了迎合时尚,努力改变这种写意。例如越剧,已经变的是写实的表现了。他已经不仅仅是舞台布景道具写实,一直到表演,都大量容入了西洋话剧的写实东西。如果注意,你就知道,越剧女演员头饰与其他地方戏剧的不同,是生活化的立体式美化,不是戏剧中常见的平面装饰。

越剧的这种变革,是袁雪芬从30年代学习话剧表演和表现方式开始。从那时候一直到解放后,都被左翼或革命者认为是中国新戏剧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但是,直到今天,他并没有解决越剧的现代性问题。曾经一时间,他们还带头搞架子鼓伴奏的尝试,为的是越剧音乐和唱腔的现代性。

现代京剧自建国后,一直在学习这种变革,甚至几乎所有存在的剧种,他们在表现现代题材的新戏中,普遍学习运用了越剧的这种变革。可是,越剧今天回头又在大胆尝试用虚拟的手法表现现代题材。

非常有趣的是,以表现现当代中国人思想生活为主的话剧,却一直努力在运用传统戏剧里的写意手法,这种影响延续到了生活化表演的中国电影。李默然学习周信芳程式化的夸张动作,并大胆运用来刻画塑造邓世昌高大形象,博得了普遍赞誉,这为话剧表演、也为电影表演做了新的尝试。后来的历史话剧,都少不了这个类型的表演,完全脱离了话剧的写实的生活化那种电影表演。

京剧的变革离话剧越来越近,这个在样板戏尤其显著;中国的话剧也离戏剧越来越近,到今天这种传染性的血缘关系,直接影响到中国歌剧的发展。从中国歌剧的表演来看,这种被传染很深。几大老的现代歌剧,或新的歌剧,很少没有不被影响的,歌剧本来应该的写实的生活化表演很少很少。

从建国计算起,这个时间是50年,从袁雪芬尝试的开始,那可是快70多年的时间。我觉得,写实与写意的融合并不是很好,这是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也许水火本来就难以相容,怎么可能成功?如果是宝贝,为人家宠爱,自己又何必舍弃他去学人家的呢?我很迷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5 20: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版主开恩,我就接着说说样板戏人事问题,也算是一点补充

文革中样板戏的一些主要角色,他们的表现及所作所为,如何呢?正是如大饼版主指出的,说明了人性在特点历史条件下丑恶的自我爆发。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里,人性的异化是有一个过程的。有的人善良始终也因此始终迷茫,有的人是私欲膨胀心甘情愿助纣为虐,还有的是苟且偷生忍辱负重。对第一类人,我们同情,对于第三类人,我们理解,而对第二类人,则是要鞭挞。
对他们艺术上的成绩,并不没有简单的全盘否定,否定的是那个时代的“艺术”。

当年卡拉扬、施瓦茨科普夫、克纳佩茨布什、伯母、科尔托、里查·斯特劳斯等等人的那些不名誉,今天并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艺术,他们并没有创作类似“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这样的党卫军军歌军戏?他们的行为经过甄别,更多的是属于第一类和第三类。这里不细谈瓦格纳艺术的价值,以及对艺术家的吸引。

扮演样板戏主要角色,从原来的八个,到后来的那些,主角的人很多,不是每个都走向那条绝路。从粉碎四人帮开始到现在,不少人仍继续上风光表演,例如(红灯记)刘长瑜、(沙家浜)谭元寿,还有冯雪飞(北方昆剧团的)演出一直未断;(平原游击队)李维康还在电影上过把瘾;上海把体制改革重担还交给(智取威虎山)齐淑芳,他们整团访美演出不归;(海港)李丽芳、(龙江颂)李炳淑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恢复上演传统戏,或是新编历史剧中,始终也是剧团主演;(龙江颂)李元华是所有样板戏原团中嗓子最明亮的年轻女演员,她还有幸成为中国歌剧团郭兰英的B角……

(红灯记)钱浩梁、(红色娘子军)刘庆棠等这些主要角色的所作所为,总的是令人气愤的,这主要是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有意无意对其他艺术工作者的迫害,但这些错误是可以通过时间给予原谅的;(杜鹃山)扬春霞等一类人,则是一言难尽的复杂关系,或者说是他们孤独傲气的自我困饶造成的不必要麻烦。真正有些罪过的,是于会泳这些直接的当权得势者,除了审查和自我交代,他们也是可以宽容的,可惜自己选择了死路。当然也有像薛清华这样无辜的被嫉妒和谗言击垮精神的人,好在他们最终还是站起来了。这种借题发挥的打击,本身就是文革遗风在继续。

关于文革文艺,特别是样板戏的这些是是非非,还是李德伦老先生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的感言说的好。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好了。钢琴协奏曲《黄河》这部作品,完全可以不要指挥演奏的;交响音乐沙家浜是为变通保留乐团而作,侧面记录了中国交响音乐发展的历史。如果说还有意义,仅此而已。

样板戏的由来是人民日报1967年6月17日首先提出,“八个革命样板戏在京汇演”,据说历时37天,演出共218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5 23: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第一条是胡编的理由了!
韩战理由,我感觉是根本还是为了谈判的筹码,错误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6 23: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宣传叫鼓动,有一种教育叫欺骗。鼓动与欺骗不知道差距多大?他们宣传教育的对象不知道是谁?文革后期,当我们读那些介绍第三帝国的书时,总感觉很多观念和做法,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难怪可以蒙蔽很多人。

善良的人在接受这种宣传教育后,有的是自觉把迷茫当方向,可是这么做始终还是迷茫啊!所以,我相信再搞一次文革,还是要涌现出成千上万红卫兵和造反派的!

沙家浜,当然好看呐,他使我想起被江青赶出沙家浜舞台的赵燕侠。她的嗓子音质音色和味道真是好呀!沙家浜最好看的、最精彩的戏,都是围绕阿庆嫂展开的。智斗、智斗、还是智斗!什么叫有戏,这可就是有戏!可惜我没能听到她唱沙家浜。

明明是阿庆嫂的戏,可是样板戏偏偏硬给加塞了郭建光的戏,一场不够,还非得有三场不可,据说不这样,不能体现人民军队的伟大......呵,剧本写的再有文采,没有与主要核心连接成戏剧冲突,还是难以够成真正的高潮,真难为了汪先生这个好手笔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6 23: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想与各位讨论一个具体点的问题:
北京与上海的京剧院团,他们的整体风格,感觉还是可以体现京派与海派的特点?

同是北京的,中国京剧院更像海派,革新的东西多;北京京剧院更多传统的。这种特点,一直如此。

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3046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0-26 23: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大饼 发表
[B]样板戏有些东西真不错,年年我们单位联欢会总是有个保留节目,就是沙家浜的智斗,戏写得太精彩了,阿庆嫂非常江湖味道的唱词居然没有被拿下真是奇怪 [/B]

饼叔你身体好低气足,嗓子也好,唱哪个角色:D :D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23 21:25 , Processed in 0.100908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