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jsntdada

[耳机] 耳机坛上的故弄玄虚\臆症\伪科学已十分严重

[复制链接]

45

主题

1255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5-7-19
发表于 2006-8-14 1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面包2006-08-14 09:55发表的“”:

1,谈声场。未尝不可讨论,矮子里也有高低,拿出来说话总行吧。
2,绝对失真是存在的,但也有相对保真的说法。
3,线材作用重要,至于是否改善还看搭配,原理难解释不代表其没有。盲听搞过几次了,确实有变化。
4,偶理解为器材本来的实力,只是用的人没有用到位,埋没了器材。器材高低贵贱不重要,而看玩得是否开心。在我看来,箱子,耳机等都是玩具。可能人家当个宝,不可一概而论。

双手赞成。不同意LZ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099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4-2-27
发表于 2006-8-14 10: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面包2006-08-14 09:55发表的“”:
器材高低贵贱不重要,而看玩得是否开心。在我看来,箱子,耳机等都是玩具。可能人家当个宝,不可一概而论。
[s:65]  [s:65]
摄影+音乐,均低烧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1707

帖子

1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3-2-26
发表于 2006-8-14 11: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穷学生更新装备:
米格STAGE5;fu80自制耳放;老版880+极致750
索尼N707+IPOD VIDEO;ES7+A8+EW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6003

帖子

262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2
注册时间
2003-1-10
QQ
发表于 2006-8-14 1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8楼jsntdada2006-08-14 09:08发表的“”:

你错误理解我对风格的阐述,你讲的风格是作品制作中所追求的,是作品的个性和特点,这没任何异议,我讲的是作品一旦经录音大师的有针对性制作后形成的成果,作为最后还原的电声转换器材耳机环节上必须要尽可能地忠实反应,这样才能较好地理解音乐成果的本意,致于录音大师的制作风格是他的水平和理解问题,不能混同为演奏家,制作人都有自已的风格,我耳机系统为何不可?那么世上就无唯真与唯美之争了,也无HIFI(高保真)可言,各取所需吧,如何听的爽是他自已的事,我们这是谈的是标准,我认为终端保真保什么?就是保录音大师的本体风格和作品真相!

你所说的终端保真以目前的技术实力和普通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看,只能说是一个理想的目标。(难道你可以举出一个例子,哪套音响系统能做到完全100%的还原出现场录音的吗?)

在通往理想之路上,为什么不能允许多种实现方式的存在呢?

更何况音响欣赏本来就包含很多文化和艺术的内涵,而不是冷冰冰的电器指标的绝对值,好的音响器材往往是工程师和艺术家(/音乐家)共同智慧的结晶,是艺术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流派,反映在音响系统上呈现不同的风格在我看来是非常自然的事。
南宁耳机烧友交流请加Q群:587132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43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02-11-23
发表于 2006-8-14 15: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线材的问题,lz干吗非要讨个科学的依据呢?这里又不是都是电气学专家。好比味精为什么在菜里会产生鲜味,干吗非要麻烦到去分析化合物分子式,去讨论人的味觉系统?自己放点到菜里面尝尝不就好了?除非lz玩过不少线材真觉得没一点作用,不然还是先去弄挑好点的线材和普通的比较一下,几百的就可以分出区别了。
不过还是蛮喜欢lz敢说的作风,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2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6-4-11
发表于 2006-8-14 17: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咸菜我以前一直都不相信的,不过直到我去老朱那里做了亲自的尝试,才发现确实可以听得出来,也许不是太多的细节,但起码有各自的风格。原因不是什么几欧的电阻,而是对频带的响应谱不一样。这个我学微电子的,还是稍微懂点理论依据的…… [s: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4339

帖子

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4
注册时间
2003-6-3
发表于 2006-8-14 17: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材嘛,对于信号线深有感触,我对比过几百元一对(带屏蔽层的)和几十元一对的(秋叶原线),发现用了秋叶原线的底噪明显要高于有屏蔽层的信号线!(无信号输入下旋动音量旋钮耳朵趴在音箱上可以明显听到区别)所以说明好一些的线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s:102]  但是偶不会盲目用高价的线材,我会根据机器的价格来定用多少米的线,至少是有屏蔽层的信号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4-5-20
发表于 2006-8-14 18: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_^ 讨论的好激烈啊!
  我这个外行也来说说自己的愚见:
首先我认为耳机是有声场的,当然耳机的声场和音箱的声场是不一样的。
用耳机听和用音箱听,个人认为最大的不同就是:听耳机的时候我们没用耳朵(只用了耳道之后的听觉部分)。
而听音箱时我们用了耳朵,这样就让我们不仅可以办断声音的左右方位又可以判断声音的前后和上下。
而耳机制造了一种虚拟的声场,以此来代替了耳朵(也就是模拟了那个什么“次声道的反馈混响”)。
这种声场也许不如音箱的理想摆位创造出来的物理声场那么真实,但这种虚拟的声场在听觉感观上也是又很明显的体现的。
  至于线才吗,我也想插两句:
线材当然没有滤波的作用,但是音质上升的也并不是线材本身。
只是线材的阻抗小了那么一点,要出同样分贝的声音前极施加的功率就要小那么一点,失真就小一点了。
当然耳机本身的阻抗较大,线对耳机的影响没音箱那么搞;但是耳机的信噪比还是比音箱高很多的,所以也不能完全以耳机和音箱的阻抗比例来衡量线材对他们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6-8-14 18: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源线怎么可以简单认为是滤波作用呢,LZ不明白得多了,慢慢学习,至于有没有机会醍醐灌顶一下,还要看你的造化
我听过台湾大烧用NASA 6n 太空银和纯银插头配合精确计算绞距做出来的电源线,什么10W得电源线都好丢掉了,垃圾!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88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5-10-11
发表于 2006-8-14 20: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3楼nadesicozhao2006-08-14 18:39发表的“”:
电源线怎么可以简单认为是滤波作用呢,LZ不明白得多了,慢慢学习,至于有没有机会醍醐灌顶一下,还要看你的造化
我听过台湾大烧用NASA 6n 太空银和纯银插头配合精确计算绞距做出来的电源线,什么10W得电源线都好丢掉了,垃圾!
别的不说,JPL的东西TW能有?!如果说的是TW代工的那种东西.........算了,不提也罢。

反倒是对于制作绞线的工艺和绞线设计上的改良,我倒觉得是正确的方向........有空研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6-8-14 21: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4楼clevermouse2006-08-14 20:55发表的“”:

别的不说,JPL的东西TW能有?!如果说的是TW代工的那种东西.........算了,不提也罢。

反倒是对于制作绞线的工艺和绞线设计上的改良,我倒觉得是正确的方向........有空研究下........

TW代工?
谢谢你~~

TW巴子看到就抢的,要是有代工用得着这样么

你知道一小段多少钱,说出来吓死你哦。。。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88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5-10-11
发表于 2006-8-14 21: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nadesicozhao2006-08-14 21:08发表的“”:


TW代工?
谢谢你~~

.......
说说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6-8-14 23: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6楼clevermouse2006-08-14 21:12发表的“”:

说说看?

整条电源线要万多材料费。。。
一般一次能买到5米就很开心了,非常细,算上外径,也就0.75mm^2的样子
外面也有样子一样的仿造品,声音一塌糊涂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88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05-10-11
发表于 2006-8-15 00: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7楼nadesicozhao2006-08-14 23:50发表的“”:


整条电源线要万多材料费。。。
一般一次能买到5米就很开心了,非常细,算上外径,也就0.75mm^2的样子
外面也有样子一样的仿造品,声音一塌糊涂
有些奇怪......到时候问问电气研究所的朋友。印象中航天器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使用银线........

除了号称NASA以外,有没有什么标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5-8-1
发表于 2006-8-15 00: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主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6 10:48 , Processed in 0.065809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