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h9772
发表于 2025-4-15 20:58:38
本帖最后由 hzh9772 于 2025-4-15 21:03 编辑
听过大丹这个旗舰系列立体声功放推fyne f1 12s,像真度非常之高,演奏爵士乐乐队如同面前,演奏一曲古典宗教合唱,管风琴响起如临现场。正好另外房间喉宝全套旗舰伺候fyne f1 12s,一比较还是大丹高半头。不过价格吗,一个大丹买10对喉宝a300,性价比不太行。
另一个房间,pass 旗舰推魔域 M7播放星球大战,气势很足,要说和现场像不像,我觉得不太像。金属箱体的魔域和yg说是谐振小,失真低,但我有点听不来,总觉得不像现场,也不像真实乐器,主要是鲜活度感觉不太行。顶级箱里边偏爱威信,最接近我理解的中性。
小白
发表于 2025-4-15 22:31:01
dragon 发表于 2025-4-15 19:21
你不能确定声音不好听就是箱体问题,由此引发的所有思考也没有意义
你也不能确定不好听就不是箱体问题。这都是主观的。觉得不好听本身就是主观判断。觉得是箱体造成也是主观判断。这个世界有多少纯客观的东西。
roytam662
发表于 2025-4-16 11:49:33
zikomo 发表于 2025-4-13 13:03
那场的ch旗舰推m7,极端干净,但也感觉缺了些声音的肉感之类的。。。同场的yg和rockport就没这个问题。 ...
這個是CH既特性, 系統入面越多CH. 就越有這個感覺...
roytam662
发表于 2025-4-16 11:53:33
过客2018 发表于 2025-4-13 18:34
这次展会上的M7声音强劲有压迫感,缺乏起伏委婉,完全对不起系统的价位
這又完成是大丹的特性, 件頭大, 動態大, 一定不會出到幼細, 再加上是relentless 系列......
坐着说话不腰疼
发表于 2025-4-16 17:57:51
因为过去 人们普遍习惯了普通音响播出来的偏糊的声音,误认为这种模糊的美感是之为“乐感”;但随着现代音响声音的不断高清化,人们对乐感的定义也会逐步朝清晰化的方向变化
sunnygod
发表于 2025-4-17 04:05:25
本帖最后由 sunnygod 于 2025-4-17 04:12 编辑
shimakaze_icey 发表于 2025-4-14 22:44
乐器的共振都是根据乐器本身的频率严格计算好了的,目的是产生足够且好听的延音等,而原木就符合这个要求 ...
那说明其它材料的本身振荡基音声波波长不符合乐器本身共振发声音,只不过是材料同样的振荡赫兹所发出的声效,对不对先?当一个材料振荡波长基础不符的声音去模仿原始振荡声波会发生什么?个个都说新材料如何有新的特性,但是个个回避物理基础常识,铁丝振荡的声音你能回原出丝弦的声音?陶瓷、碳、塑料、布等等材料振荡出来同一个赫兹频率的声音谁能接近录音里面乐器同一赫兹的声音,它们的余震衰减速率都完全不同,内阻等等,好像第一次听是很抢耳,但实际上和还原声音相向而走。
可以说从喇叭振膜和箱体板材一直而来都是搞错材料,卖的再贵的音箱声音都会越听越怀疑乐感和音质。
小白
发表于 2025-4-17 11:37:44
坐着说话不腰疼 发表于 2025-4-16 17:57
因为过去 人们普遍习惯了普通音响播出来的偏糊的声音,误认为这种模糊的美感是之为“乐感”;但随着现代音 ...
真实的音乐声音就是柔、柔和、稍微化开的。硬硬细细线条一根一根的“解析”一听就不真实自然。
过客2018
发表于 2025-4-17 11:46:07
本帖最后由 过客2018 于 2025-4-17 11:47 编辑
小白 发表于 2025-4-17 11:37
真实的音乐声音就是柔、柔和、稍微化开的。硬硬细细线条一根一根的“解析”一听就不真实自然。
对真实声音的描述没错,但是要看到底是系统中什么环节造成的不自然,我一直认为不耐听的首要因素是高频问题,很多时候并不见得是音箱的锅,老箱子往往只是因为频宽不够、重播能力不足反而掩盖了系统其他环节的缺陷,造成虚假的“耐听”。
shimakaze_icey
发表于 2025-4-17 15:25:36
sunnygod 发表于 2025-4-17 04:05
那说明其它材料的本身振荡基音声波波长不符合乐器本身共振发声音,只不过是材料同样的振荡赫兹所发出的声 ...
1:具体的共振频率是由其密度、长宽高、形状、弹性决定的,材质影响的是它共振的音色,并且大部分乐器都不单纯依赖材料共振,同时依靠腔体共振或者空气柱共振。所以你说的“使用同样材料”仅仅是在它箱体形状所产生的频率上共振,而木音箱这个大小会产生的共振频率都在低频上,和你说的压根不搭边。
2:很简单一个逻辑,录制出来的东西已经包含了那些乐器本身的共振了,此时箱体不额外润色共振出来的才是你听到的声音,就比如你想复制一张老胶片,比起用老相机再拍一次当然是扫描出来的效果更接近。
光不同乐器都使用的不同原理不同材质,乐器需要共振也是因为不共振就没声了你音箱又不是,你这只能说常识歪的太多了逻辑也乱七八糟。
nitenova
发表于 2025-4-17 17:51:44
本帖最后由 nitenova 于 2025-4-17 17:53 编辑
这样凭空比较豪无意义,各说各话……还是看还原度吧,比较下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一些电声乐器的回放效果,哪个还原度好,就是真好,而无关个人喜好。如果有些人就喜欢类似胆机富含偶次谐波失真的声音,那只是个人喜好,和 鲜活感,音乐味 无关。如果你所谓的小提琴的音乐味和真实的小提琴差异很大,那还能叫音乐味吗?恐怕只能叫胆味了吧?:lol
hhinsky
发表于 2025-4-17 19:00:03
小白 发表于 2025-4-17 11:37
真实的音乐声音就是柔、柔和、稍微化开的。硬硬细细线条一根一根的“解析”一听就不真实自然。
说得极对。即使是打雷的雷声也是化开的。柔和化开了,低音才会蓬松自然,声音才会鲜活。形体收束得很好,声音就死板不自然,没有灵气
小白
发表于 2025-4-17 19:11:51
hhinsky 发表于 2025-4-17 19:00
说得极对。即使是打雷的雷声也是化开的。柔和化开了,低音才会蓬松自然,声音才会鲜活。形体收束得很好, ...
我接触发烧友的经验就是老烧普遍喜欢讲“宽松”。新烧喜欢讲“解析”,哈哈。
过客2018
发表于 2025-4-17 19:28:49
本帖最后由 过客2018 于 2025-4-17 19:30 编辑
我就问定音鼓的声音是宽松的吗,架子鼓的声音是宽松的吗,什么低音蓬松自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己的想象
小白
发表于 2025-4-17 20:07:18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5-4-17 20:09 编辑
过客2018 发表于 2025-4-17 19:28
我就问定音鼓的声音是宽松的吗,架子鼓的声音是宽松的吗,什么低音蓬松自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己的想象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只要“好听”“舒服”。你不能说他们错了,花钱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效果,这玩意错不了。宽松也不止指低频,全频都可以宽松的。老外所谓relaxed and laid-back sound。年轻的时候很多发烧友追求带一些刺激性的音效(me2),变老后就开始喜欢“宽松”。
Icy
发表于 2025-4-18 00:36:16
估计还是白版的听音口味,占的因素更大些。
喜欢YBA和瑞宝的,对大丹和魔域无感太正常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