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bruceshen

由现场jazz音乐会想开去

[复制链接]

92

主题

2275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6-7-3
发表于 2011-9-26 23: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ruceshen 于 2011-9-26 20:41 发表1。

1。无论现场还是家庭环境, 空间和声学处理始终是最为关键的, 胜过其他所有一切。

2。不用刻意追求定位结像啥的,因为在现场无论古典还是爵士都不是像录音室后期处理过的那般精准和刻意

3。气氛还是气氛 (在爵士中体现为鲜活度),这一点和高低频的延伸,瞬变的速度, 音乐节奏的掌握有直接的联系。任何一丝不苟或者死气沉沉的回放演绎都是不到位的

4。能量感和宽松度, 任何时候爵士回放必须充满能量感, 让身体去感知这种能量, 同时完全没有一丝紧张感, 高度圆润,在大音量回放时, 不能有任何硬质的感觉,耳朵会告诉你一切






楼主这篇体会写得很不错啊,很少听或者根本不听现场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发烧的历程中,不定期地听听现场,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第一条,建议将“最为关键的”改成“最为关键的之一”,可能更恰当。


第二条,完全同意,现场根本没有什么针尖般的定位和结像,特别是大型乐队或合唱团的演出。


第三条,完全同意,活生感这个标准强调一万遍也不过分。


第四条,完全同意,现场多听几次,就知道小箱体、小单元是多么地“不保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

主题

1万

帖子

254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4
注册时间
2006-12-2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23: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riczhu88 于 2011-9-26 23:38 发表



楼主这篇体会写得很不错啊,很少听或者根本不听现场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发烧的历程中,不定期地听听现场,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第一条,建议将“最为关键的”改成“最为关键的之一”,可能更恰当。


第 ...


接受艾里克猪爸爸的意见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屈蓄而有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2275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6-7-3
发表于 2011-9-26 23: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492 于 2011-9-26 21:34 发表
现场只是一个标准而已,如果仅仅是要精确回放现场的话天朗,JBL一级的系统就足够了。

但是现代的hifi系统是必须超越现场的。



老兄真乃 YY 界的一朵奇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789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3-9-17
发表于 2011-9-27 08: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比较认同艺术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准则。bruceshen版也觉得空间和声学处理始终是最为关键的,说明现场表演并不是完美的,还有可提升和完善的空间。唱片之于现场,我感觉是影片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一个是艺术,一个是现实生活。唱片肯定是要表现最完美或者提升现场的效果,以达到录音师所要表达的理想的演奏效果。当然各人对声音的追求不同,求真或求美或两者兼求,标准不同,结果的声音不同也不足为奇。
我宁愿就在音乐中徜徉徘徊一生一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主题

9906

帖子

4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9
注册时间
2002-12-21

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11-9-27 09: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以现场为标准的话、就说一句、、现场的鲜活空气感、宽松透明感、、是目前任何器材也无法彻底还原的。

如果不是以现场为标准的话、就说一句、、你随便听、发挥成任何结果都可以。
做人要低调厚道
干事要认真公道
行车要安全霸道
情场上油条老道
美食讲新鲜味道
音乐要融入其道
摄影要用光神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789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3-9-17
发表于 2011-9-27 09: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是要对现场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是不以现场为准,而是在理解了现场也有很多的不同和不足之后,再把现场不足之处,以自己的理解加以完善和提升。再赋予声音精气神,变为自己所要表达的完美声音。
我宁愿就在音乐中徜徉徘徊一生一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9-27 09: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中听HI-FI系统,确实能听到比现场更好的乐器和人声的“定位结像”。这是因为家里是坐在比较理想的皇帝位上,在现场,你如果有幸坐在距离乐手较近、又正在当中的皇帝位,也会有鲜明的结像,但大多数观众并不是。就好比你在家里听HI-FI,是坐在房间一个角落的,而不是皇帝位,那要体会“结像”也确实惨点了。

所以家里的HI-FI确实是可以在某些方面超越现场效果的。主要还是在家里你可以慢慢调整、寻找最佳效果的聆听点,在现场则没有什么选择余地。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9-27 09: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现场爵士乐的“活生感”,我的个人体会是,听过现场爵士,再听过一些耳机,会感受到GRADO耳机的一些调声做法是有它道理的。因为它是尽量往活生、鲜明去调,甚至做得有些过火、夸张,有一定的刺激感。但这种过火、夸张的做法,偏偏就是能给人一种接近、模拟现场爵士乐的鲜活感、跃动感。当然这是一种“模拟”。所以用一些GRADO的耳机去听爵士,确实觉得比较生动和对味,而如果用森海耳机去听,就觉得不对味,声音偏沉闷。现场JAZZ不是这么沉闷的。即使是HD800,我仍觉得听爵士乐比现场明显地沉闷。


以古典音乐现场为参照、追求和依归设计出来的耳机,和以流行音乐、爵士乐现场为参照、追求和依归设计出来的耳机,确实是很不相同的。我觉得这句话的最佳实践,就是体现在森海HD800、HD650等“古典耳机”的声音,和RS1、SR325等“爵士乐耳机(摇滚耳机)”的声音,以及他们重播古典和爵士乐等各类音乐时的长短。所以我一直认为,森海耳机的重播是偏古典、偏纯音乐的,GRADO耳机则是偏流行、偏爵士乐、偏摇滚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1-9-27 09:42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789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3-9-17
发表于 2011-9-27 09: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皇帝位不是一般的贵啊。就是我们本地的大剧院的演奏效果和星海音乐厅的效果对比,效果可真是差多了。当然对比更好的音乐厅,哪相差就更大了。所以赖英智说过,现场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是多重的。也就是说现场的声音也是多样的,并不是都一样的。
我宁愿就在音乐中徜徉徘徊一生一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2275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6-7-3
发表于 2011-9-27 09: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ll 于 2011-9-27 09:04 发表
如果以现场为标准的话、就说一句、、现场的鲜活空气感、宽松透明感、、是目前任何器材也无法彻底还原的。

如果不是以现场为标准的话、就说一句、、你随便听、发挥成任何结果都可以。


这次俺完全同意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683

帖子

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
注册时间
2010-2-3
发表于 2011-9-27 12: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9-27 09:36 发表
说起现场爵士乐的“活生感”,我的个人体会是,听过现场爵士,再听过一些耳机,会感受到GRADO耳机的一些调声做法是有它道理的。因为它是尽量往活生、鲜明去调,甚至做得有些过火、夸张,有一定的刺激感。但这种过火、 ...


再同意不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2418

帖子

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0
注册时间
2007-8-29
发表于 2011-9-27 12: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9-27 09:36 发表
说起现场爵士乐的“活生感”,我的个人体会是,听过现场爵士,再听过一些耳机,会感受到GRADO耳机的一些调声做法是有它道理的。因为它是尽量往活生、鲜明去调,甚至做得有些过火、夸张,有一定的刺激感。但这种过火、 ...


想起来了,我手边还有个改过RCA插座的RA1,考虑要不要搞个RS1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82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0-12-23
发表于 2011-9-27 12: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音响发烧确实应该多听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6663

帖子

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5
注册时间
2002-10-4
发表于 2011-9-27 1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反对!

“不用刻意追求定位结像啥的,因为在现场无论古典还是爵士都不是像录音室后期处理过的那般精准和刻意”
这点不敢苟同
唱片播放是还原录音师的制作,和现场效果是两回事。
不存在现场是回放的唯一标准。录音回放有它自身的乐趣,现场有现场的乐趣。
玩hifi的核心是如何播放好唱片,如果唱片里面做的就有精确的定位结像,作为认真的hifi玩家,那就尽最大力量去放好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398

帖子

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03-3-3
发表于 2011-9-27 14: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HIFI和现场的关系就是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艺术是要反映和美化生活,并且因美化生活而高于生活,而不是,当然也不能,完全还原和照搬生活。

现场为HIFI提供了生活素材(仅只是构成现场的某些元素或者说不完整的现场信息,而非现场本身),HIFI是对现场提供的生活素材的艺术再加工,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让现场提供的生活素材更美。

现场和HIFI(一个真一个假)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要用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来衡量。用真的标准来衡量,HIFI无论如何都是输,但要是用美的标准来衡量,HIFI未必输。

现场和HIFI(主语也可以换成艺术和生活)都有彼此无法企及和取代之处。

[ 本帖最后由 echoever 于 2011-9-27 18: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5 23:16 , Processed in 0.112334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