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iPod3

终于肯说实话了,难道是因为BL-2推出了?

[复制链接]

93

主题

1064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08-5-12
发表于 2008-6-7 15: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直非常敬重小白先生的,讨论隔壁热闹些,但真正要选择产品的时候我还是到这里来征询意见.至于说和安润的关系,我感觉首先安润的服务是一流的,至于产品的选择,我发现他们同样欢迎各种对比和试听,甚至我以前把一些DIY产品带过去E世界那边的工作人员也会一起听听比较比较.既然有这样开放的试听,我想安润公司也不会用夸大的宣传来砸自己的招牌,更不要说小白先生这样的发烧友了.别的不说,我认为小白先生对耳机特征的描述非常精到,这点最重要,因为素质反而是个相对的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8-6-7 15: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Joymusic:  我知道很多国外HI-FI名厂的设计师都强调一句话"耳朵收货". 音响发烧,就是耳朵收货的.

音响发烧的本质就是凭一双有鉴赏力的耳朵,对器材的声音进行鉴赏,品评,挑剔,和褒贬. 发烧友不管经验层次如何,需要提高的都是耳朵的听力和鉴赏力,而不是"专业知识". (从事HI-FI器材设计制造的工程师需要同时提高耳朵鉴赏力和"专业知识".)

仪器测试,客观测试在这里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就象芬兰AMPHION老板Anssi对我说的,他们厂里当然有测试仪器,但那是用来确保产品一致性的,不是用来做任何与听音有关的决策的. 在HI-FI领域里,任何明智的决策,都是基于耳朵的,而绝不是测试仪器.  你是否觉得他很"不专业"? 但很多发烧厂都是这么做的. HI-FI设计,调试从来就不是一个客观的,靠仪器,靠数据决断的活儿.

你我观点的不同,谨录于此.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603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7-12-9
发表于 2008-6-7 15: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先生的文章是理性、客观的,是绝对值得初烧信赖和作为标准的,这一点我始终支持小白先生!
本人从业外企销售岗位多年,虽谈不上资深,但见识过各种销售人员与场面,谁用的什么销售技巧基本上逃不过我的眼睛。小白先生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认真、严谨与对器材的热爱,决不是类似淘宝上那种自吹自擂式的广告文章!
卖了所有器材,从头再来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064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08-5-12
发表于 2008-6-7 15: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现在我感觉有一个现象是比较令人困惑的,隔壁把DIY产品的性价比捧的很高,从来不提安润柏灵的商品机,这边呢好像也很少谈DIY耳放,小白先生对DIY产品也是批评居多(O1好像例外).从消费者角度讲,还是愿意看到更多两者之间的直接对比.当然,据我所知,有些DIY耳放的确不值那个价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834

帖子

3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8-3-11
发表于 2008-6-7 15: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8-6-7 15: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laobing 于 2008-6-7 15:11 发表
不过现在我感觉有一个现象是比较令人困惑的,隔壁把DIY产品的性价比捧的很高,从来不提安润柏灵的商品机,这边呢好像也很少谈DIY耳放,小白先生对DIY产品也是批评居多(O1好像例外).从消费者角度讲,还是愿意看到更多两者之 ...



首先我重申一个观点,那些不是DIY产品,而是个人作坊的商品机. 这个东西,和DIY的含义,是毫不相干的. DIY是出于自娱自乐,爱好,同好间的交流,而这些机器,和任何一个商品机一样,是纯粹做出来卖的,所以是100%的商业机,只不过背后不是家公司,而是个人而已.

这类机器我听过一些,不是全貌,有些很出名的机器,我一直没机会听. 听过的机器里,有我认可的(你也提到了O1),但多数是我不认可的. 我是仅凭声音,按照我的耳朵鉴赏力和好声理念去评判的. O1的设计者我压根不认识,我批评过的一些机器的设计者我同样压根不认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8-6-7 15: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答 Joymusic: HI-FI发烧,实在是和实验科学所要求的"复制和重复"搭不上边.我们所说的煲机,也就是在家用正常环境里使用的结果,我对"工厂在高温或高湿的环境中连续开机48小时老化工艺"没有什么兴趣. 知道这样的结果对发烧友恐怕也没有什么作用.我们不可能把机器拿到工厂环境里去做老化的工作. 我是在告诉大家一个经验,不是在发表一个关于煲机的科学论文.

至于我所听到的,鉴赏到的,别人是否鉴赏得到,我相信在训练有素的,熟悉真实现场声音,熟悉各个档次HI-FI器材声音的耳朵听来,好声或不好声,很大程度上是有共识的;而对那些耳朵还未训练有素,听音理念还不正确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正是提高耳朵的鉴赏力.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6-7 15:34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666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6-3-6
发表于 2008-6-7 16: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大多数烧友都是以耳朵的听觉为准,至于对电声学的认识到底在于这个领域里面有多重要的分量,我看还未足以把它作标准,毕竟我小烧了年多的情况看来,声音重播这个技术领域还是不成熟的。
对于烧友来说,这些非常复杂而在实际玩乐时又没能发挥太大作用的知识,大多数人是不愿关注的,那写测文章的人,给予这样的信息太多编幅的话,反而会让文章变得有点脱离实际生活应用。
至于,商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去照顾到买家各种各样的需求,而产生的听音环境去进行试验。
孤独行走的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60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7-5-11
发表于 2008-6-7 16: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的帖子

谢谢你坦诚的讨论!
诚信是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和对公司自身行为的约束。公信力是一个结果,我们长时间的坚持诚信的原则,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较高的公信力,相反我们会失去公信力!

既然是一个耳机产品的专业性知识介绍网站或论坛,我想,大家能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交流与探讨,一定会有助于通往“知识正确”的途径。”

赞同你的一些观点,我们会不断向大家学习、向专业学习!

[ 本帖最后由 安润技术支持 于 2008-6-7 16:38 编辑 ]
耳机可以成为礼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834

帖子

3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8-3-11
发表于 2008-6-7 16: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834

帖子

3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8-3-11
发表于 2008-6-7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6642

帖子

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8
注册时间
2003-12-23
发表于 2008-6-7 18: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忽然散步 于 2008-6-7 12:00 发表
一般以为,客观、不夹杂个人因素是好的评测的基本的原则和标准。

但是事实上,评测者自己是有主观偏好的,另外还有生理差异、行文风格、个性和私欲等掺杂在里面。

因此,这种绝对意义的“客观”评测是不存在的 ...

版大说的好!!

不过俺这耳朵咋听都差不多啊...
力争做出最不好的耳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422

帖子

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8
注册时间
2004-3-31
发表于 2008-6-7 2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一贴影响力还真大,一石掀起千层浪啊
除了苹果,我啥都不剩
除了苹果,我忘却了一切。
CDM4飞利浦老米格整箱扔了,CEC 51XR转盘遗弃国内不知死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3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6-12-21
发表于 2008-6-7 20: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觉得“因为BL-2推出了”这句话很白痴。

首先,我不觉得版主的文章是枪文;其次,要枪也不会是因为BL-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94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3-10-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2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8-6-7 10:10 发表
solo的音色有人不喜欢这是正常的
但是solo在各个方面的素质听不出好来,那应该检讨下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坏掉了


想请赵版解释一下,什么是“素质”。 素质高是不是指“高频去得很尽,低频下潜很深,细节纤毫毕现”之类的?我以前被这样的文章误导得很厉害。但是现在,如果这就是“素质”个人不敢苟同。敢问各位,哪位在现场听音乐会的时候总是能感觉到“高频去得很尽,低频下潜很深,细节纤毫毕现”?新SOLO,(但是我敢打赌我在安润听到那个SOLO 绝对在那放了不止三天,但按现在的新标准应该还是没有煲开)的低音冲、高音硬,已经与现场的音乐演奏有明显的失真。Hi-Fi 的理念应该是在保真的基础上融入音乐味。让听者能够融入音乐的主题而忘记高低音、忽略细节的存在。高低音和细节并不是音乐要表达的目的而是手段。音乐是要通过高低音和细节传递作者的意图,使听者共鸣。

我觉得如果一个系统产生明显的失真就不应该是一个高素质的系统。但这不一定都是SOLO的原因,可能是CD,线材和SOLO共同造成的。我当时就想SOLO的素质应该还是有的,因为它把650推得很尽,感觉振膜薄如纸。如果通过前端和线材的调整应该是能出好声的。我也领悟了为什么白版说SOLO 一定要搭配“高素质的前端”例如万元以上的CD机。但我猜想不是所有万元以上的CD机都适合,总之,只有前端(包括CD+线材)的频响曲线和SOLO搭配好了,才能出好声。我没有否定SOLO只是觉得可能没有当时之前拜读文章的时候给我的感觉那么“完美”。我也领悟了小白先生所一再强调的器材“一定要搭配”。我感觉马兰士63+柏龄A6.0+HD650比马兰士63+SOLO+hd650听着舒服。
水到渠成……      A new way forwar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5 05:46 , Processed in 0.079154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