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mvw

经过一些文献上的研究,感觉sacd应该比cd好的多才对

[复制链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8-7-31 1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ll 于 2008-7-31 17:00 发表
这样的信息和原理、大把大把的、
自己gogo看看~~~


我这人比较懒散,上网也就是随便“玩玩”“看看”,所以一般都不会去搜。呵呵。

再有就是网上泛泛谈音响技术的文章远说不上严谨,我觉得如要真正弄明白,还是要从基本原理上入手才行,这恐怕就不是网上不要钱的文章能达到目的了。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19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2-10-24
发表于 2008-7-31 17: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CD里面的bit,表示采样信号的精度。24bit就是每个采样信号用24位2进制数表示,经过DAC之后有2的24次方种电压信号。
显然采样频率越高,转换成模拟时候的精度就越高
SACD的bit是个差值,将信号与上次采样的波形进行比较,大于就输出“1”,小于便输出“0”。所以sacd每个采样频率只有一位数字,是1bit,可见SACD解码起来简单
对于采样定理,我的理解是,这个定理就说明了,当你记录的速度达到多少时,采样以后的离散化数据通过数学变换,可以还原出原始信号。那么首先,某采样时刻,某信号的大小是多少,必须要绝对精确,这个是采样精度的问题,不关采样定理什么事。其次,就算采样信号的大小可以准确记录,采样以后的数据,我们并没有拿它去数学变换,而是直接送进DAC了,DAC拿一个采样信号对应成一个模拟信号输出,这里面误差就大了

[ 本帖最后由 GUOLIANG_82 于 2008-7-31 17: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8-7-31 17: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7-31 16:49 发表



老刘,你说的那些概念是PCM调制里用到的. DSD不是采用PCM方式进行编码的,而是用另一种被称为"戴尔塔-西格码"的1比特调制方式. 两种模式是不同的.


白版,采样定理并不涉及编码,采样下来的信号如何量化、编码是另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8-7-31 17: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OLIANG_82 于 2008-7-31 17:32 发表
传统CD里面的bit,表示采样信号的精度。24bit就是每个采样信号用24位2进制数表示,经过DAC之后有2的24次方种电压信号。
显然采样频率越高,转换成模拟时候的精度就越高
SACD的bit是个差值,将信号与上次采样的波形 ...


明白你说的原理,如果SACD确实是那样做,那只是表明对采样后的信号编码方式不同于传统方式,

按你说的这种方式,其好处是在相同采样频率下,SACD所用的编码方式生成的数据量要小得多,但没有传统方式的精确,也就是说,丢失的原始信息要大一些,为弥补这一缺陷,所以要大幅度提高采样密度。简单地说,其基本思想既是以时间换空间。

从基本原理上看,如此做法,对音频这种低速领域来说,不觉得这种做法比传统做法更好,因为这种做法并不能更精确地表达原始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19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2-10-24
发表于 2008-7-31 17: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jw100 于 2008-7-31 17:52 发表


明白你说的原理,如果SACD确实是那样做,那只是表明对采样后的信号编码方式不同于传统方式,

按你说的这种方式,其好处是在相同采样频率下,SACD所用的编码方式生成的数据量要小得多,但没有传统方式的精确, ...

采样频率太低,原始信号就要滤波,SACD的一大优点是不用滤波
滤波是个大问题。其实现在传统CD作升频,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加大缓冲区。原始的44.1khz的采样如果要滤,那么得滤掉22khz以上,同时20khz不滚降,这是很困难的。
另外采样精确越高,DAC越难做。传统的DAC,标着24bit,只是说能处理24bit输入,输出其实也做不到24bit精度,真正能输出24bit的,通用DAC基本没有,极少数如DCS之类,用多个DAC并联达到, 绝大部分24bit dac最后能输出20bit就不错了
搞成1bit,解码部分就简单了

[ 本帖最后由 GUOLIANG_82 于 2008-7-31 18: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8-7-31 20: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一算就知道了. PCM录音是16比特,但采样频率是44.1K,而DSD录音是1比特,但采样频率2.8M是44.1K的64倍. 所以虽然比特数只是PCM的1/16,但采样频率高出64倍,这样一合计,DSD录音的记录信息量是PCM的4倍.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61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8-1-3
发表于 2008-7-31 20: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资料

找到一点中文资料和大家分享.Delta-sigma modulation是目前高精度ADC(一般20bit以上)里普遍采用的转换方法,注意里面用到了一个1bit的DAC.附件是一个台湾人写的简单原理,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下.
DeltaSigma1BlockDiagram.gif
Delta-sigma modulation.rar (212.13 KB, 下载次数: 22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5

主题

3393

帖子

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
注册时间
2007-4-15
QQ
发表于 2008-7-31 23: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SACD是比CD好 但前提是真正的SAC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8-8-1 1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7-31 20:22 发表
简单一算就知道了. PCM录音是16比特,但采样频率是44.1K,而DSD录音是1比特,但采样频率2.8M是44.1K的64倍. 所以虽然比特数只是PCM的1/16,但采样频率高出64倍,这样一合计,DSD录音的记录信息量是PCM的4倍.

白版,可以那样计算,但不能那样去评估,因为多出来的信息是“冗余”,所以我在前面反复提到我的质疑,从确保原始信息不丢失的角度看,不需要那么高的采样率。

GUOLIANG提及的SACD技术的两点好处,是从电气信号的加工处理角度看的好处,这类好处体现在能更好地处理电气信号的过程中。

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或一个具体的应用需求目标,新技术并不一定是“最好”。但新技术能吸引人的眼球,有广告效应,而大多数人又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不能以合理评估新技术的真正技术意义,所以、高科技、新技术往往也成为忽悠人的代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主题

9906

帖子

4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9
注册时间
2002-12-21

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8-8-1 12: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jw100 于 2008-8-1 11:52 发表

白版,可以那样计算,但不能那样去评估,因为多出来的信息是“冗余”,所以我在前面反复提到我的质疑,从确保原始信息不丢失的角度看,不需要那么高的采样率。

GUOLIANG提及的SACD技术的两点好处,是从电气信号 ...


做人要低调厚道
干事要认真公道
行车要安全霸道
情场上油条老道
美食讲新鲜味道
音乐要融入其道
摄影要用光神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5-4
发表于 2008-8-1 12: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pcm录音可没规定就是16bit 44khz吧。。。

俺没有sacd,不过有个d50,听从linn rec付费下载的24bit 96khz的pcm格式音乐觉得跟16bit 96khz的差异巨大...不过文件的体积差异更大-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8-8-1 13: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PCM和DSD之争现在正火. 其实PCM格式也可以把取样频率升到88.2甚至192K,技术上都能实现,16比特也可以升到20甚至24比特,但硬件跟不上趟而已. DSD面临的问题同样是硬件跟不上,现有录音室的设备都是PCM的,重新搞基于DSD的混音编辑设备,代价大,也需要市场来支撑啊.

DSD作为一个和横行多年的主流PCM不同的思路,从技术上说,提出它是有益的,但实际上这个新东西又成了厂商炒作新概念,吸引眼球的一个法宝. 这个确实需要发烧友们明鉴!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6 03:19 , Processed in 0.075314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