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发烧理念] 关于柔化、耐听和保真度的矛盾问题

  [复制链接]

14

主题

758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3-4-27
发表于 2015-3-7 17: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memory_ 发表于 2015-3-6 02:27
过于犀利的解像和丰富到现场可能无法听到或听清的高频细节,我觉得也是一种失真,有些声音在现场的距离和 ...

录音和现场是有本质区别的,现场的声学结构、听音位置起决定作用

录音基本上都是基于近场录音,要考虑录音现场的声学特性对于作品的影响或帮助,除了设备没法提及,录音师和后期的编排观念是最主要的,他们可以基于两个主要类型来制作录音,1.是尽量模拟出完整的现场感,忠实于原作所要表现的艺术气息。2.带有极大主观色彩的编排或者说调音,尽量呈现作品的艺术创作性。

至于高频细节的过多或不足,录音一般听上去像是多一些,实际要是近场去听现场,还是现场丰富的多,这主要是设备性能的局限。但这方面的评判标准就因人而异了,因为设备的设计者和用户可能对高频细节原本应该多少这个问题有很大歧义

不过我的标准是,设备就是设备,它不应带来细节更多或更少的作用,要尽量原原本本的还原录音的原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97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4-5-16
发表于 2015-3-7 21: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云不变 发表于 2015-3-5 11:23
白版这篇文章说的都是大实话,有参考价值。但因涉及听音观,所以众说纷纭。

mvw兄说起人体之美,让我想起 ...

我能不能这样想: 有足够的能力(金钱,时间,精力,经验)的情况下可以尽情的追求艺术。
  反之,寻求可以让自己安心于音乐的声音?

点评

还是做回爱乐者更幸福。  发表于 2015-3-7 23:03
天瑜手工耳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80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4-9-15
发表于 2015-3-10 02: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mvw 发表于 2015-3-2 16:12
好不好听应该是演奏者甚至作曲家的事儿,器材不该操这心,耐听,只要和真实乐器差不多,如果你听真的小提琴 ...


我很赞成这个观点,“如果你听真的小提琴坚持不了一个小时,那器材听不到一个小时也是应该的,所以耐听其实也不是器材该操的心,累了就该休息。”

久劳而累,本来就是人的一种本能。再顶级完美的现场音乐会,不也是有中场休息的么?但是,人之所以会为因某个事物而孜孜不倦,全因身上某个G点被勾引上来…所以,楼主所说的耐不耐听,大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音乐表演家也好,音响器材制造者也好,他们最想所做的,无非就是撩动听众、用户的G点。当你被撩到了,你就觉得耐听。反之,你的兴奋期越短,你就越快觉得疲惫无趣。
半烧音乐,器材不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3613

帖子

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8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15-3-10 03: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耳朵好听的还有点盼头,一耳朵觉得无趣的。。都没必要继续听了
个人公众号:LM叨叨叨,聊聊hifi,嘎嘎塞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6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4-5-14
发表于 2015-3-10 09:1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5-3-2 19:27
如果是贝多芬、莫扎特那种,问题不大,我指的主要是马勒、布鲁克纳、瓦格纳那种,你试试近距离听它的全奏 ...

建议白版把你的这段放到前面,单纯说交响不耐听确实产生误解,现场 听的不多,但真没觉得不耐听,尽管声压很大。后者没听过现场,不评。一般认为前面位置比较好,也有说二楼前面最好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5-3-10 1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DXDXDX 发表于 2015-3-10 03:05
一耳朵好听的还有点盼头,一耳朵觉得无趣的。。都没必要继续听了

也不能这么说。巴赫大小无初听都是很难啃的,慢慢就觉得有意思了,很多高深的东西都有个门槛,让不靠谱的人知难而退,所以初听“晦涩”的东西,可能会很有价值。

说白了还是自己的积累和经验,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辨别单纯的“好听”(讨好)和“有趣”(有内涵)之间的区别,前者其实大多经不起推敲,接受不了时间的考验。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007

帖子

27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3-9
发表于 2015-3-10 10:54: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0-5-14
发表于 2015-3-10 10: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mvw 发表于 2015-3-2 16:12
好不好听应该是演奏者甚至作曲家的事儿,器材不该操这心,耐听,只要和真实乐器差不多,如果你听真的小提琴 ...

这句话非常赞同
如果一个人听真实的乐器都不喜欢,想要通过器材将不喜欢的声音变成喜欢的那种,那真要去定制器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4-28 03:17 , Processed in 0.07958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