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chrisalex

你更喜欢哪一个(第22集)------------试听P1时的配件及010和L3000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4-4 12: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sony还真敢标,居然到了100kHz,而R10又是变态的20~20K。由此说明,sony公司的人根本不把频响当个“屁”,不然就不会这么四处乱“放” la[s: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2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L3000AUDIO TECHNICA的旗舰耳机,标志着铁三角最LL的声音状态,而且是限量生产品,使用英国高级皮革,有收藏的价值。作为限量版的旗舰型号,与目前的W5000(封闭型旗舰型号)和AD2000(开放型旗舰型号)并称AT三架马车,而且声音特点不断地更鲜明起来,L3000是浓郁有音乐味的代表,W5000是中性高密度的代表,AD2000是亮丽线条美的代表。我不知道在耳机腔木壳外面包裹高档牛皮会对声音有什么影响,但目前相同设计似乎还不多见。如果让小张来概括L3000的声音,我觉得就是模拟的声音,LP的声音。没有过分的冲击力,如W1000,也不会像W100那样蒙着一层纱,声音不清晰。L3000是那种有着重量感的声音表现,有着一定的粘稠度与厚度,初听可能觉得解析力不高,实际上却是都有表现,而且冷暖得当,一般耳机厚暖加重后会影响细节,L3000不会,非常真切,也不会感觉乐器离的很远。小张觉得L3000佩带感一般,尤其是不透风地压着,不算最舒服,而且,有010那舒适的佩带与毫无压力的重量在旁边,L3000就要脸红了。fficeffice" />

6.JPG
中國立體聲的LL論壇:www.stereosound.com.cn
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9)———不聽老鼠言,吃虧在眼前:
http://www.stereosound.com.cn/vi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2

主题

2万

帖子

2738

积分

荣誉会员

辭職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8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9楼清新2006-04-04 12:32发表的“”: sony还真敢标,居然到了100kHz,而R10又是变态的20~20K。由此说明,sony公司的人根本不把频响当个“屁”,不然就不会这么四处乱“放” la[s:47]

我觉得SONY是应该标的,否则说010对应SACD/DVD-AUDIO没有人相信,SONY做事情不会册烂污,小张真佩服010的振膜,能够调教的这么好,这么出色的鸣放方式,这么多若音再现,这么多......,如果这种振膜给欧美厂家买去调整,声音可能在音乐感上面进步不少当然,也有可能把目前的特点丧失,所以说针没有两头尖.

中國立體聲的LL論壇:www.stereosound.com.cn
立體聲之友專訪(連載9)———不聽老鼠言,吃虧在眼前:
http://www.stereosound.com.cn/vi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4-4 16: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1楼chrisalex2006-04-04 14:44发表的“”:

我觉得SONY是应该标的,否则说010对应SACD/DVD-AUDIO没有人相信,SONY做事情不会册烂污,小张真佩服010的振膜,能够调教的这么好,这么出色的鸣放方式,这么多若音再现,这么多......,如果这种振膜给欧美厂家买去调整,声音可能在音乐感上面进步不少当然,也有可能把目前的特点丧失,所以说针没有两头尖.

尽管也有点怀疑试听会上的系统是否从某种程度上加重了010无人性的特点,但我更加怀疑现在sony公司里那些搞技术的家伙的音乐欣赏水平,总觉着010是一个追求“技术”到极至的典型。还有,他们对技术的理解也不见得100%全面准确。

我的理由如下:通过在555上“还算耐心细致”的试听,我自以为知道了SACD高出CD的地方。SACD格式的高明之处不是在于频响有多宽低音有多清晰高音细节有多清楚这些hifi指标,而是“SACD比CD多了些音乐的活力或真切感”。统一张碟片同一个机器,播放SACD/CD的色调(暖冷)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在SACD系统上,010肯定依然是那么的冷,那么的不近人情。

还有,100kHz的超超高频宽似乎并没有让010的人声亲切或者说从音乐背景中“浮凸”多少,可见sony调教的功夫也并不咋地。

L3000那种在保证基本音乐性的基础上凸现自我展现美的路子才是正道。我可以断定L3000的音乐表现力非常好 -尽管也是一耳朵的听感,G08+P1+L3000听歌剧合集带给我的是另一种未脱离音乐本味太远的毒到的美(除了感觉男声的胸腹共鸣感以及600特有播放交响的氛围感比我的系统略逊之外,从我个人欣赏音乐的角度来衡量,感觉试听会上那套L3000几乎是完胜)。这里的"音乐本味"指的是我自己的600系统,暂时最相信的就是她们。

可惜暂时买不到L3000了,还有自己一时筹不出那么多米。

一句话,L3000同W1000/W5000/AD2000/HD600这些耳机相比,素质的提升是出乎我意料的,甚至快达到了质变的程度。而010,还是一遍“多特”着吧。^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680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5-5-19
发表于 2006-4-4 16: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西,为什么"人声亲切或者说从音乐背景中“浮凸”多少"就是"更好"挖???
该突出突出,不突出的就不突出俺才叫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4-4 16: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朋友,这个问题俺无法回答,只能说俺就喜欢这个,呵呵。

再来说说大奥给我的第一体验,以及为什么我说010/L3000/600无法带给我大奥的第一听感。

我感决大奥的厉害之处则是完全超出了“普通意义”上的音响(保留耳机)系统带给自己的听音感受,那是一种完美地结合了真与美的典型范例!我平时是不听那张《paganini for two》碟,小白在聚会时说得一点也没错,用这个碟子试音所有的器材播放都特别好听。

之所以带他去就是是想找第一次拿它听大奥时的感觉。大奥给了我什么感觉呢?说起来又是一个极端主观的体验或感受。我觉得大奥非常清晰地在我脸前画出了这两个乐器!尤其是吉他的图画,不闭眼都可以感觉到吉他弹奏的位置就在自己脸颊左前方30 cm左右,崩一下崩一下,极其恐怖的听音体验!我后来特意在实际生活找这种画面感,才知道这种画面感其实是不真实的,但却无疑向我揭示了大奥的一个异乎寻常的能力 - 别的器材只能还原音乐,而她可以描绘出音乐表演的物理场景!记得大S曾经同我讲过,大奥是他听过的唯一一个比现场还美的器材,信然!

子我看来,用评价器材的角度去评价大奥,简直是一种亵渎,她无疑是有生命力的,而且是活的。评价大奥(这种级别的器材),你可以用的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那些建立在普通器材甚至现场之上的本应属于过去的听音经验。

当时我借着大奥的听感(无比真实的吉他和小提琴!)去试了下乐神(Music Spirit),并毫无遮拦地说了句关于歌神的坏话(鉴于现场的环境,乐神的低频有严重问题 - 太多了。同去年的McIntosh相类)差点没把展示会的工作人员惹急,说让我同他们的LD谈谈。吓了一大跳,一方面是因为知道我说对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当时对音响系统一无所知以至于自觉同音响界认识毫无共同语言(谈个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11-10
发表于 2006-4-4 17: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6楼chrisalex2006-04-04 11:24发表的“”:
L3000的单元口径比010还要大3MM,达到53MM。驱动单元磁力电路采用了珀明德合金,8N线轴绕线音圈,重料!采用D.A.D.S(双层空气缓冲系统)结构,再现了伸缩自如的低音。什么叫DADS?就是DOUBLE AIR DAMPING SYSTEM,据说就是两层耳机壳,哈哈!L3000的频响范围是5-45,000Hz,高频方面比010逊色太多。这个耳机垫还有专门的型号,叫:HP -L3000

铁三角 和 SONY 玩技术,那它肯定要被 SONY 甩开两条街了!

SONY每次出动圈旗舰,在耳机的核心技术的研发上都可以用动圈耳机世界中的“技术创举”来形容!

无论是 10几年前的 MDR-R10 将动圈耳机的振膜技术整整提升了一个时代,还是现在的新旗舰:QUALIA 010-MDR1的振膜技术更是将动圈耳机的关键技术拉升到一个可怕的高度!

反正在技术方面其它动圈耳机甚难望其项背。以 QUALIA 010来说,能接近它的振膜技术的动圈耳机现在还不存在(而且在很长的时间段里也不会存在,除非 SONY决定将 QUALIA 010的振膜外卖,但以SONY的行事作风这是不可能滴)

至于铁三角,偶向来对其出品的东西比较鄙视!它从来就是靠玩某些“限量发售”的方式来提升身价(而不是真正在技术方面去突破创新,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L3000、W1000、W100等等,您就说说看,它有哪个产品没玩“限量发售XX副”的噱头!

本来可能只值 150,000日元的耳机(比如:L3000),好咯,被它一限量发售,价格马上就能卖到:20多万日元!

想当年(10几年前)即便是用极其珍贵的:榉树木 和 西腊小羊 打造的:MDR-R10,SONY都依然没有玩“限量发售XX副” 的方式,而是只要有客户订就生产(一直持续生产了 10几年的时间,直到最近才停产)

而 QUALIA 010和 R10一样,虽然是“QUALIA”,但依然是有订货就生产(并没有任何的数量限定)当然,话也说回来了,QUALIA 010和 R10的材料就完全不同了,用的都是相对便宜的复合材料(根本没有刻意像铁三角那样,极其哗众取宠的在技术上不行,就想尽一切办法在外壳,耳机插头等方面穷奢极华的去用尽能想到的所有奢侈材料,来增加耳机的贵重度,从而体现身价!末了还弄上个“全球限定XX副”的超级无聊大噱头!让人看后捧腹!)

怪不的小日本的网站中,都把 L3000贬得一钱不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4470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5-1-9
发表于 2006-4-4 18: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赫,010也是一个待遇,小日本里耳朵差的多得是~~ [s:40]
SONY SRS-Z1
SONY EXQ1
ONKYO SE-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9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4-4 20: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6楼zjxs2006-04-04 17:48发表的“”:


铁三角 和 SONY 玩技术,那它肯定要被 SONY 甩开两条街了!

SONY每次出动圈旗舰,在耳机的核心技术的研发上都可以用动圈耳机世界中的“技术创举”来形容!
.......
铁三角的W系列的价格是包含木头的成本,买W系当然是考虑价格与声音是否成比例的,
至于收藏价值以我看耳机本就是是电子消费品不是艺术品,就当是听音设备~身外之物活着好好享受一下而已.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4-5 01: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领导允许,我现在真的想,收个价钱合适的L3000,但绝不是纯粹因为她的收藏价值。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索性把010骂个透。“The Greatest Opera Of The World” 这张Decca出的歌剧碟是我那天真正一直用来试音的碟片,我所试听的所有hifi耳机中,人物感情把握最不可信,简直可以说不可信到无以复加地步的就是010,他的同门二哥CD3K甚至都好得多。就CD2而言,怕挖落地变成了个骡子,我最稀饭的第10首容易闻到600的奶油气味的男声,原本优美略带伤感的吟唱变成了痛苦流涕。sony的技术工夫我不管,调音工夫,可以吃屎去了。

塞戈维亚的古典吉他味道完全不对,010放出来的吉他是好听,但绝不是古典吉他出来的动静,同样冷冰冰的没有感情。而且,G08+P1+010的平衡性有严重问题,CD3K可以让“The Greatest Opera Of The World” 中的音乐变得空旷可以让男声发不出肺腑之声,但其中低频气势和高频乐器的质感依然非常可叹可信(naim + 8PR)。可G08+P1+010呢?我甚至有一种在听电子乐的感觉,只剩下些悦耳的高音和过瘾的低音了-变态到了极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4-5 01: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鉴于我当时听这些器材的状况(除了dragon和小张小白外,我是最早到现场的。等大家到得差不多得时候,我听得也差不多了,西西),自认为对010和L3000听得非常细致。

或许,仅仅是或许,G08+P1/HA2002是极不适合010的一对组合。难道音源真的可以温暖到可以感化010献出她的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9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4-5 01: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SACD比CD多了些音乐的活力或真切感---是否也可理解为人情味呢!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4-5 01: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是,SACD没有LP那种模拟味。估计会增加我上面所说的那种人声的浮凸感,或者说减少CD的罐头味。人情味“似乎”不需要太好的两端延伸,或许做好中频自然就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9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4-5 01: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2楼清新2006-04-05 01:48发表的“”:
应该不是,SACD没有LP那种模拟味。估计会增加我上面所说的那种人声的浮凸感,或者说减少CD的罐头味。人情味“似乎”不需要太好的两端延伸,或许做好中频自然就出来了。
SACD还没有认真听过,还在等待中.或许应该是比CD多一些泛音,不应像日本金嗓子少泛音.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4-5 0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555而言,应该说,SACD比CD的提高是整体性的,就《江河水》第二首古筝而言,低频清晰度的提高也是非常明显的(去年的感觉);高频金属乐器(钟/挠[?])的残响也听得更清楚(几年前的感觉了,印象挺深)。总感觉“少了点CD的罐头味”才是相对准确的听感描述。

这些感受都是我是用555的耳机输出直推600听出来的,相信换了音箱系统会更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7 17:02 , Processed in 0.066236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