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不是评测、只是建议——对比MDAC和MD11解码器

[复制链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22: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y888 于 2010-10-2 20:12 发表
附一下Musiland 乐之邦 MD11 外置立体声解码器测评报告(来自官方网站)的conclusion:



『与竞争对手相比,MD11的设计中加入了大量声卡方面的技术,使得MD11的完成度非常高,我们乐意给其做出较高评价。同时, ...






这个浆糊捣得真是深 ...... 到了一定境界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5195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9-7-11
QQ
发表于 2010-10-2 22: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y888 于 2010-10-2 20:12 发表
附一下Musiland 乐之邦 MD11 外置立体声解码器测评报告(来自官方网站)的conclusion:



『与竞争对手相比,MD11的设计中加入了大量声卡方面的技术,使得MD11的完成度非常高,我们乐意给其做出较高评价。同时, ...

就是转的那个什么soo什么的网站吧,当然从PC外设的角度来看是不便宜的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0-2-19
发表于 2010-10-2 23: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热帖啊,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建议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太复杂真的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7-10-28
发表于 2010-10-6 2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对jitter的理解好像有点问题,前端音源的抖动,无论大小,都是很容易消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2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tbg 于 2010-10-6 21:06 发表
小白对jitter的理解好像有点问题,前端音源的抖动,无论大小,都是很容易消除的。






让我告诉你,那种认为只要在解码的时候控制好解码芯片的jitter,就一切OK的想法,是最最常见的关于jitter的误解。完全错误。

最简单的例证是,假如前端的jitter都无所谓,很容易消除,云云,那任何一部给定的解码器,接所有的CD转盘、DVD、接不管什么档次的声卡,出来的效果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前端的jitter都“可以消除嘛”。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45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10-10-7
发表于 2010-10-8 00: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台解码器就是乐之邦的01plus,当时被人戏称是卖电容的呵呵~~未曾想那么多年过去了除了价格其他的似乎什么长进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0-10-8 01: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10-6 21:11 发表

让我告诉你,那种认为只要在解码的时候控制好解码芯片的jitter,就一切OK的想法,是最最常见的关于jitter的误解。完全错误。

最简单的例证是,假如前端的jitter都无所谓,很容易消除,云云,那任何一部给定的解码器,接所有的CD转盘、DVD、接不管什么档次的声卡,出来的效果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前端的jitter都“可以消除嘛”。


回白版:
此主体的话题白版多达几十次用到Jitter这个词,呵,可见这Jitter在白版心中之重要和其之地位。但是对白版的说法感到有些怪异。

看您言之“......不管我们用缓存、用ASRC、用本地时钟re-clock,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前部jitter,但不可能彻底勒止jitter的!除非把信号全部彻底地读入一个够大的缓存,再重新读出缓存,此时前部的jitter就完全无关了......”

再看一段“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技术或手段能完全隔离前端的jitter,请牢记这点,谢谢!!”

既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技术或手段能完全隔离前端的jitter,”而前句的除非二字不是意味还是有可能的技术对Jitter的处理或抑制。于是便出现了既有可能又不可能的相互矛盾的说法,岂不怪异?

其实至于可能还是不可能的事暂且放一边。还是要问问白版(已问过多次,但没有结果),Jitter到底在数字系统中最终对数字信号的影响是什么?

一位医生对于疾病对患者能产生什么影响都搞不清,请问那如何给病人医病;那样的医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首先应搞清最基本的东西,搞清Jitter对数字信号的影响是什么,才能有效而科学的治理Jit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3037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0-10-8 05: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又不是造解码的
知道不知道原理跟评价声音如何没关系
就好像美食家自己不会产蛋也不知道怎么让母鸡怎么产蛋会更好吃
但比母鸡评价一个鸡蛋好不好 美食家绝对权威多了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主题

8120

帖子

12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9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0-10-8 07: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ght 于 2010-10-8 01:15 发表
所以首先应搞清最基本的东西,搞清Jitter对数字信号的影响是什么,才能有效而科学的治理Jitter

Jitter指的是时钟信号的抖动,影响的是DA转换结果,不会影响数字信号。DA的时候光有数据是没用的,还要有个时钟告诉DAC按照什么节拍输出结果,这个节拍有抖动(Jitter),输出就有失真。同样的数据,时钟抖动不同,听起来声音感觉也不同。

[ 本帖最后由 激光鼠 于 2010-10-8 07:57 编辑 ]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1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8-4-22
发表于 2010-10-8 10: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mbl 1531
mbl 7008
Anaconda CX
AS MAGIC GEM v2t
TARA LABS The One LE
NORDOST     BRAHMA
)))) DT990 600Ω
Burmester  961MK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9: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数码音频领域,JITTER是公认的首恶,一级战犯。它对声音造成的劣化是全方位的。就好比在模拟音频领域,大家都说“失真”是首恶之一,那具体来说“失真”到底是如何劣化音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种问题是让人不知从何回答的。

同时JITTER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就象在模拟领域里“失真”也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一样。我们能否期望哪天做出一台失真率为0,绝对的0的放大器?在可预见的将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样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不可能做出JITTER绝对为0的数码音频器材。就算现在放大器的失真度都已做到很低很低,小数点后不少0,但不同的放大器之间的声音还是不同的,同样,JITTER同样很低的数码器材间的声音也可以是不同的。

人类用技术指标来描述声音、解释声音差异的努力,一直是远远不够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0-10-8 19:53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0-7-5
发表于 2010-10-10 06: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10-8 19:52 发表 在数码音频领域,JITTER是公认的首恶,一级战犯。它对声音造成的劣化是全方位的。就好比在模拟音频领域,大家都说“失真”是首恶之一,那具体来说“失真”到底是如何劣化音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种问题是让人不知 ...

白版,千万不要太抬举jitter了,玩hifi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数码技术。

数码传输是不会产生错误的,错误或是失真只能产生在模拟转换或是传输上。jitter即使存在也不是唯一的产生失真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1: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mbim 于 2010-10-10 06:25 发表

白版,千万不要太抬举jitter了,玩hifi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数码技术。

数码传输是不会产生错误的,错误或是失真只能产生在模拟转换或是传输上。jitter即使存在也不是唯一的产生失真的原因。






数码传输当然不产生误码,这是废话,数码科技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传输、复制不会造成任何错误。但这里的错误指的是误码——0变成1,或者1变成0。这是不会出现的问题!但数码信号的传输绝对是产生JITTER的,这个已经无须争辩了。它的专用词汇“传输JITTER”(Transmission Jitter)你自己去搜索一下看看吧。如果你觉得这个还需要争辩一下,你需要的是补课。

我也并没有说JITTER是“唯一产生音质劣化的原因”,但它肯定是首恶。拜托这些常识问题不要来纠缠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0-10-10 15: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10-8 19:52 发表
在数码音频领域,JITTER是公认的首恶,一级战犯。它对声音造成的劣化是全方位的。就好比在模拟音频领域,大家都说“失真”是首恶之一,那具体来说“失真”到底是如何劣化音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种问题是让人不知从何回答的。

同时JITTER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就象在模拟领域里“失真”也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一样。我们能否期望哪天做出一台失真率为0,绝对的0的放大器?在可预见的将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样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不可能做出JITTER绝对为0的数码音频器材。就算现在放大器的失真度都已做到很低很低,小数点后不少0,但不同的放大器之间的声音还是不同的,同样,JITTER同样很低的数码器材间的声音也可以是不同的。

人类用技术指标来描述声音、解释声音差异的努力,一直是远远不够的。


Jitter是不是首恶暂且不提,但是有些朋友搞不清Jitter时却大讲Jitter,这是难以理解的。Jitter是什么?都有什么原因产生Jitter?有哪些Jitter?Jitter对数字系统的危害是什么?有多大?最关键:最终Jitter对数字系统(或数字信号)的影响是什么?

失真是最容辨别的,所谓失真,就是与原本不同,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是失真;即失去原真实----失真。
例如:原声音是纯净的没有噪声,而经过一套系统后在原声上增添了一点噪声,这就破坏了原声的纯净,这就是失真(一个非常简单的失真的例子)。
再如:一段影像原本是漆黑的夜晚,但是经一套系统播放后,由于这系统有微弱底光出现,使得原本漆黑的夜景蒙上了一层灰色(底光造成的)不再漆黑----失真。
可见音频和视频失真的情况出现,而容易辨别是不足为奇的。
再一个简单的例子,原本一段音乐,其低音并不多,但是有朋友喜欢听低音强些的,于是就增加了一些低音效果,这是常说的--染色;而此况的染色就是失真(失去原本)。但是喜欢染色归喜欢,而失真归失真(已经客观存在)
说到染色,有想到了声场。有的朋友喜欢听声场宽的,而选器材是较关注声场的效果,但是当音乐本身声场并非宽时而附加上的声场也属于失真。
喜欢染色还是追求声场无可非议纯属个人喜好,但是失真是否存在那是客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0-10-10 15: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10-10 11:08 发表

数码传输当然不产生误码,这是废话,数码科技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传输、复制不会造成任何错误。但这里的错误指的是误码——0变成1,或者1变成0。这是不会出现的问题!但数码信号的传输绝对是产生JITTER的 ...

在数字传输中误码是关键的要素,也是一个数字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误码仪的诞生是为什么,否则误码仪厂家该歇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2 22:51 , Processed in 0.081905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