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qpwu2011

[功放] 谈谈前级作用和搭配选择 (探讨一下2.2摆位+数字均衡的玩法--尾后更新)

[复制链接]

5

主题

839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7-1-18
发表于 2019-2-23 00:1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usicbook的耳房咋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1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bokeh 发表于 2019-2-23 00:19
musicbook的耳房咋样?

还未有认真试听。因我已有GAX了,一耳朵听出,还是不够厚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17: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pwu2011 于 2019-2-26 21:08 编辑

巧用"双前级"玩好2.1声道的方法

通常听音室在20平米以下被认为是小空间,本人听音室约19平米,当属小空间了。声装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很难解决低频共振的问题。使用书架箱相对比较好办,但是又带来了缺少低音的新问题,故此产生了玩2.1系统的念头。有关一些体会我在坛里之前的一篇帖文上已作过分享,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主要分享在实际调试中的一些体会。
很多玩2.1的高手说,在低音炮的选型上要使用监听炮,监听炮主要特征是带电子分音、输入输出用平衡接线。
本人在选型上主要考虑一是搭配,例如,低音喇叭的口径是否与主音箱匹配是很重要的;二是考虑其制作质量,例如,丹拿低音炮音质是很不错的,包括电子分频线路板做工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性价比。低音炮的价格不能太高,有些监听炮口径太大、或价格太贵都不是我要选择的。
我选择了丹拿SUB 250II。除了没有平衡输入输出接口,其它基本达到监听箱的条件。
没有平衡接口,传输过程容易引起环境干扰噪音,如果能有效控制噪音,就能坏事变成好事了。
下面具体谈谈自家的低音炮接线和摆位调试的问题:
一、低音炮接线问题
本人使用了两对1.5米长的RCA信号线,足够摆位所需的长度,再长会增加噪音,没有必要。至于底噪控制,则是本文重点要讨论的内容。
1、按照大多数发烧友的接法,将低音炮内置电子分音器(即所谓的“低切”、“高切”)是串接在前级和后级之间。此接法其实是将电子分音产生的总噪音(1.电子分音器噪音输出+2.传输过程产生的噪音)全部加在后级放大,由于选用了不平衡传输,pass后级放大器有30DB,那么结果底噪是比较大的。实际听感,在没有播放曲目时,底噪半米外可闻。还有一种接法是不用电子分音器的功能,由前级分两路输出至低音炮和后级。这种接法虽然简单,但调试选定摆位比较困难(因主音箱低音部分与低音炮重叠),这里就不作讨论了。
2、本人采取的接法,简单描述就是:使用"双前级",不用pass前级作主音控,采用解码前级作主音控,将电子分频串接在“两台前级”之间。
具体操作过程为:将pass前级音压调至平时听音可能出现的最大音压(xp-10前级音控调至65/83)。然后使用解码前级(musicbook 10DSD)的电子音调作为主控音调。使低音炮内电子分音是串接在“两台前级”之间。此时,由于Pass前后级之间使用了平衡传输,此部份的传输噪音受到有效的控制。剩下主要的噪音干扰来自解码前级与pass前级之间。由于两台前级的音调都不是调至最大,“电子分频噪音+传输噪音”加在"两个音调器”串联之间,充分发挥pass套装前后级平衡连接的优点,使之实际加到后级的噪音声压明显降低。另外,鉴于pass前级的输入阻抗比后级的输入阻抗高好几倍(一般前后级都是如此),根据阻抗匹配的原理,实际上,外加低音炮后总的外加输入噪音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实际听感完全与分析的一致。底噪很低,几乎与不加低音炮时的底噪相当。
有人会问,解码前级设成可调音压是否影响听音音质?本人认为,就本系统“两台前级”均是用muses音控芯片,根据其极低噪音的性能以及内部阶梯电阻的特点,解码前级与之前设成“固定音压”相比,只是改变阶梯电阻的分压电阻大小,不会对音调电路有太大的影响,或产生新噪音。


二、低音炮的摆位和调试问题
本人使用Omnimic usb单点麦监测声压曲线,实际上,主要有两个较佳的摆位,A--摆放在其中主音箱外侧角落,B--摆放在两主音箱中间。实测声压曲线图如下:
A摆位曲线比B的平直些。由于电子分频点在80周以下,摆在一边对定位影响甚微,如果心理上感觉不好,可使用B摆位,从曲线图到实际听感,其差别是可以忽略的。

测试工具:

测试工具.jpg

丹拿SUB 250II 背板图:
250ll背板.jpg

书架箱2.0(无低音炮)声压图:
书架箱-无电分-无炮.png

2.1有低音炮摆位A声压图:
电子分音-低切80-边位.png

2.1有低音炮摆位B声压图:
电子分音-低切80-中位.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08: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房间玩2.1,我也是一个新尝试,以前很少同大家展开讨论,但感觉还是不错的。对于2.1系统,在发烧群里,总与家庭影院,或是电脑桌面系统联系在一起,给人印象是不伦不类,故此,估计一些传统发烧友一见到这类题目,就不想去细看了。但是,有玩过书架箱的朋友,再试试2.1(当然系统配置上需要讲究),效果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感觉!不知道是由于书架箱确实少了低音使人不甚爽快,还是有了这些超低音立马使音乐变得更有节奏、音场更加宽松大气?
本次增加分享2.1系统章节,望有兴趣、有实际体验过的朋友一起分享心得。顺便听听大家对这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例如:
小房间使用2.1声道的利弊
小房间玩2.1声道的搭建方法和体会
解决小房间书架箱低音欠缺时,对比增加2.1系统与升级落地箱方案的优劣
等等。
谢谢大家的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9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6-5-11
发表于 2019-2-28 09: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2.1给AV。2.2才是HIFI的。
荒唐的300B推OLOGE T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11: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dekiller 发表于 2019-2-28 09:46
2.1给AV。2.2才是HIFI的。

我认为,2.1和2.2都可以是HiFi。就看怎样的接法和调音了。我的低音炮有Slave选择,如果有两个低音炮,另一个设成Slave的话,也属于2.1。如果两炮都按单声道分别接在左右声道上,属于2.2,调试及摆位比较复杂,调好了估计效果会更好。但就小房间而言,2.1效果已经很明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9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6-5-11
发表于 2019-2-28 17: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qpwu2011 发表于 2019-2-28 11:01
我认为,2.1和2.2都可以是HiFi。就看怎样的接法和调音了。我的低音炮有Slave选择,如果有两个低音炮 ...

2.2与2.1之分別不是低音份量。喇叭与炮之間的調整就幾樣。分頻點,相位,和音量。可能還須EQ。分頻點与音量基本相同,但相位很難共用。除非放音箱之間。剛好房中間又不適合放炮吧。所以在AV效果上2.1還好。因本身是獨立聲道。
荒唐的300B推OLOGE T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9-2-18
发表于 2019-3-1 10: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 走线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6 15: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pwu2011 于 2019-3-7 09:08 编辑

2.1搭配系统听感小结

就2.1声道摆位问题,比较权威的官方资料,有丹拿方面的推荐,简单来说,就是将听音室对分划线,分成16格。建议低音炮不要摆放在格子交线位置,然后逐步移动测试实际效果。丹拿最近推出了最新的低音炮SUB 6,带有智能同步系统的功能,通过简单输入低音炮与主音箱的两维距离数据,低音炮就能与主音箱达至无缝衔接。它建议使用自家的主音箱,且具体列出音箱的型号,与这些型号的主音箱搭配,效果会最佳,不是随意去搭配的。这种低音炮自带调音功能,主要是声道延时、低通、高通、均衡等功能。这些新产品,除了很少数一些外国高端品牌有之外,丹拿算是走在2.1系统的前列了。这种新技术,估计将来会越来越流行。随着录音技术、媒体制作技术的发展,现在越来越讲究全频播放输出功能,如果设备在播放上有缺陷,那是十分遗憾的。
经过约2周时间的密集测试,终于确定2.1声道低音炮的摆位选择--摆放在两主音箱中间,约移后10公分的位置上。这种摆位受到多位知深发烧友,包括音响界老前辈的认同(网上可查找到有关文章)。按自己做事原则,还是要亲自实践,通过实际试听、测试后再作定案。
实际上,单个低音炮摆放在一侧和中间两个位置对比,一侧摆法在低频曲线上有优势,比较平直,低音声压也稍为加强。但是,经过实际试听,声场上还是有点偏差。故此,这是为什么决定选择摆放在正中的原因。由于人耳对低音远没有对中高音敏感,实际听感上,摆放中间更讨人耳喜欢,感觉声音中正、大气、三频均衡。
近期本人也到过有落地箱的朋友家试听,特别是专门去劲浪代理处试听中型、甚至顶级的落地箱(劲浪Focal Sopra N2 落地箱自己是比较喜欢的,但重量有55公斤,虽属中型,但十分沉重,没法搬回家里对比试听)。总体而言,中型以上的落地箱,在20平方以下小空间里,靠一般的声学装修,低频曲线难以好看!如果不看曲线,靠耳朵比较,也很难听出比2.1系统有多大的优势。尤其中高音的音色,还是书架箱的天下。
近日,就是在现在的搭配下,反复试听胆机(前后级)和石机(前后级)作为功放与丹拿低音炮组成2.1的效果。胆石的2.1,从音色上来讲,与2.0系统是一致的。即是音场、速度是石机优胜,音色,尤其人声、小编制下是胆机优胜。胆机搭配丹拿低音炮,感觉不出慢,只是在专门与石机作对比时,才会有快慢之感觉。关键是要选好低音炮,丹拿SUB250ll低音炮,只有9寸半的低音单元,但其单元音圈是大口径、磁体是长冲程的设计,恰好与我的Micro Utopia书架箱(中低音单元是6.5寸)衔接得十分好,这是关键所在。
试听曲目除了前面多次提到的3张CD外,增加了ABC唱片公司的《极致立体声六号---雄伟》。丑角舞会一曲建议不要使用2015香港试音碟SACD版那只曲目,可使用CD版的。与一些发烧友交流过,SACD这只曲目在重制上是有问题的。本次我重点使用“雄伟”这张碟,我有CD和黑胶碟套装(内有33转及45转两张)。测试曲目主要使用01、02、03三轨音乐,足以试出2.1系统的好坏。这张专辑不是复刻版,而是在2005年为制作专辑由交响乐队现场演奏、录音母带、直刻黑胶母盘一气呵成的,制作手法十分发烧,曲目详见下面专辑图示说明。
01轨:BWV.565 Toccata,管风琴音乐中带下潜至30周的超低音,2.1音效十分震撼。这段音乐不是测试主音箱的,而是测试低音炮的下潜深度,本低音炮最低下限是29周,资料介绍此段曲目有30周的下潜低音,我用测试工具实际测试,主要低音段在35周左右,故此,低音炮能轻松过关。
02轨:Ruslan and Ludmilla Overture,测试速度感和节奏感。听感上,石机完全过关,胆机稍为迟滞,有点勉强。
03轨:Dance of The Tumblers,测试能量感、音场饱满度、气势感等。尤其留意低于50周低音的能量感是否被挤压出来。胆机和石机都顺利过关。

图片说明如下:
1.试音用碟

IMG_20190306_115037.jpg IMG_20190306_115057.jpg

2.几段音轨实测频响曲线:

管风琴35周低音下潜

管风琴35周低音下潜.png

丑角舞会低音冲浪曲线,能量很大
dance of the tumblers 低音冲浪.png

香江花月夜40周电子低音鼓曲线
香江花月夜40周低音鼓曲线.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23: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上本人测试主音箱加低音炮时使用的《雄伟》试音碟。这是CD+黑胶碟套装。很好用。音源可选择余地大,黑胶有33和45转两张。两碟曲目只有一只重复,可以试试两种转速的不同听感。本碟曲目十分发烧,尤其试低频的曲目很多。详细见下面的照片:
1-1.jpg
1-2.jpg
1-3.jpg
1-5.jpg
1-6.jpg
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23: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pwu2011 于 2019-3-11 09:28 编辑

八、2.2系统配置及听感(41楼更新)
本以为刚完成的2.1系统基本告一段落了,有时间可静下心来多听听音乐。但由于单炮摆位上的折腾,心里总感觉还有事未完成,有必要考虑一下双炮配置。周末有时间,应该去丹拿代理商处溜达溜达。原来的代理是富盛,现在已经转给广昌和典雅音响这两家了。去到他们店铺一问,丹拿SUB250ll已经停产,连订货都不受理了,新产品又未到货,估计要等多数月。问题是玩双炮,一定要型号一样的,差一点都不行。故此,无论如何都要找到此型号的炮才行,即使是二手的,上淘宝一时也未见有二手的挂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到原代理富盛店铺看看,幸好还有一只存货,但颜色与原来的不一样,原来是瑰红色,现在是黑色的,这只是外观问题,如果调侃一下,瑰红的放右边,黑色放左边,还以为是标配呢。关键是要出好声。
按原来的接线增加双炮后,声音更加饱满、均匀,属于1+1>2的配置。但是,用单点麦测试频响曲线,与原来单炮差不多,没有改善,在50多周位置有个较深的谷。想起以前曾经试过不用炮内的电子分频,曲线也没有这么差?就试试不要电分,改由前级双输出,XLR一路给后级,RCA一路给低音炮(左路给左炮、右路给右炮)的接线,然后使用单点麦接入电脑实时监测,反复播放测试信号音轨,找出最佳的声压曲线。最后终于找出比较理想的摆位。其实,双炮配置,只要按照对称的方式摆放,就容易找出比较理想的位置。另外,由于各人的听音环境不一样,很难照搬照套既定模式,还是要通过测试方式确定最佳方案。就比如,丹拿炮的输入电平旋钮是没有刻度的,两个炮左右声压如何控制到一致?靠看旋钮转角是不科学的,偏差很大。如果有测试工具,就可以交替播放左、右测试音轨,很容易找到左右声压一致的位置。
采用最简单的办法,解码器回到自己专职解码,不用兼职前级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另外,采用并联输出的接法,不用电子分频,对声音通透性会更好。由于前级至低音炮的接线不超过2米,传输噪音很低,不用监听炮所谓的平衡功能,对声音也是正面的。因为平衡放大的失真,通常比单端的大,高端设备由于投入的成本高(对零件严格筛选、精密配对),才能接近单端的波形失真水平。上面数落的这些优点,采用双炮比单炮更容易调试和实现。

玩2.2双炮摆位,上面所说的只是目前自己找到的比较理想的方法,由于炮线只有2米,不能拉至更远。现在准备再订做一对3米的信号线,可以再找出更多摆位和调试方法。如有更好的方法,本人会及时与大家分享。
下面的照片是最新的主音箱及双炮摆位,以及实测频谱图。


2.2摆位图:

听音室低音箱摆位.jpg

2.2频谱图:
双低音箱频谱.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4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7-2-24
发表于 2019-3-11 15: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好多,马一下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11: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pwu2011 于 2019-3-14 13:32 编辑

再谈2.2系统摆位及大动态人声听感体验

一、书架箱对全音域播放的不足以及解决办法
听音声压尽量控制在70分贝左右,大动态时也保持在70-75分贝之间,有些曲目由于录制时动态很大,可能在音乐高潮时或在尾部时冲上80分贝,为保护听觉,不要长时间在高声压下听音乐,即使试音也要注意。
用书架箱在听音室按照正常声压听大动态人声时,常见的现象是声场打不开,低音量感不足。当加大音量后,低频量感增加,但人声太冲、位置靠前,有种压迫感。小房间条件下,如果使用中型以上的落地箱,虽然可以解决三频均衡的问题,但又会加剧低频频响曲线的劣化,造成低音不均匀、低音模糊不清。相对来说,采用外置低音箱,通过摆位,可以改善低频频响曲线,较好解决书架箱和落地箱播放的问题。
书架箱与低音箱分离摆放会否影响听音的清晰度?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们要看具体情况。人耳最敏感的听觉音域,主要在200至2000周范围,这也是人声主要音域,是音箱设计重点保证声压曲线平直的区间。大部分书架两分频,会将分频点设在2000周以上,而三分频音箱,则将另一个分频点设在200至300周区间内。以至减少不同喇叭频响曲线衔接不顺而影响听音效果。本人的书架箱是两分频,分频点在2500周,人耳敏感的人声听感曲线,主要落在6.5寸中低音喇叭工作范围之内,而低音箱的高切点在60至80周之间。本人试过,在播放歌曲时,将耳朵贴近低音炮,基本听不出人声。况且,低音和中高音由于波长的差别较大,即使是落地箱的设计,高低频的声音也不是同步到达耳朵的。故此,低音箱分离的摆位,不会让人听音乐,尤其是人声会变得散、模糊不清的感觉。市面上见过一些顶级的落地箱,中高音箱体采用被动式设计,而其低音或超低音箱,则采用主动式设计,即是功率分离的方式。还有些设计,干脆将其完全分离的设计,其实与2.2系统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将Bub Woofer称胃低音炮是大家的一个俗称或者简称,严格讲应该是称胃“重低音音箱”或“超低音箱”。

二、2.2摆位说明
1、低音炮以“低音声压曲线优先”的原则,分别摆放在前面左右两角,外转45度摆放。
2、书架箱摆放在三分之一长度位置,尽量拉宽。皇帝位(沙发)在三分之二基础上再往后退,直至沙发后面留有空间方便行走的宽度为止。这样,两书架箱连线至皇帝位距离>1/3长度的尺寸。
书架箱比过往离墙更远些。原因是由于加了低音炮后能量感、尤其低音量感大了,书架箱离墙远些,可增加中高音的量感,增加音场纵深感,对三频均衡有正面作用。
3、以前播放大动态和低音量感大的曲目时,中、高音突出、音场较窄。现在由于两个主动型的低音箱,不消耗主功放的功率,音场饱满度增加了,大动态时,三频成正比呈现,因而听感上就多了现场感。


三、试听大动态人声
平时听古典音乐主要是交响乐和乐器小品,很少听古典人声和歌剧,但喜欢听国语、粤语的各种歌曲。下面介绍几首大动态人声曲目的听感

封面.jpg

封底.jpg

1、《戴玉强独唱音乐会》
主要试听曲目:北京颂歌。
这张碟早前买是几十元一张,尽管录制和制作可能不是很发烧,但听感均衡、大气,乐团伴奏是大编制的,很有现场感。我认为是国内比较优秀的一张现场人声唱片。如果过往用书架箱听,无论如何摆位,都会感觉高音太冲、人声靠前、有压迫感等问题。用摆好的2.2系统播放,三频比较均衡、现场感十足。戴玉强男高音的高亢而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在交响乐的伴奏下,表现得很到位。
2、殷秀梅《你的名字》
主要试听曲目:我和我的祖国、牵起你的盖头来
这张碟是太平洋唱片公司2001年录制和发行的。唱片的制作没有像近年很多冠以花俏名堂的手法制作,只是后期处理由美国一家公司加了HDCD功能。整张唱片通透大气、音场宽大、人声清晰、明亮。是一张在大型乐队伴音下冲击力极强的女高音CD唱片,具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是太平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2.2系统下,将上述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3、《2007年广州音响唱片展》中CD2第03轨:殷秀梅的《玛依拉》
这只歌在听感上,对比《你的名字》稍暗些外,其它基本是一样的评价。这里以此歌曲作为例子,主要是前后不同配置对比十分明显。记得2007年当时在音展期间,音响名嘴、发烧友对此歌曲制作手法大为赞赏,认为是女声试音的典范,在不少发烧房,也反复播放这只歌,以显示各自参展器材的播放水准。本次试音时,仅在书架箱上听时,音场缩窄得十分严重,低音出不来,没有气势。再开低音炮用2.2系统播放,2007年音展发烧房现场的情景就立刻浮现在眼前。这说明系统搭配合理和喇叭摆位得当对整个作品评价影响是很大的。
4、万山红《花开原野》
这张碟2008年由柏菲公司制作发行,由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队、北京交响乐团演奏。也是一张能拿得出手、代表我国当时录音、制作、演唱、演奏最高水平的好作品。除了音场宏大、三频均衡这些特点外,相比上面三张唱片,人声演唱的音色更加秀丽,录音制作也更加细腻,在2.2系统下的听感是音场宽阔、音色优美,很具欣赏性。具体推荐试听三首:“红梅赞”、“绣红旗”及“紫藤花”。紫藤花是万山红与戴玉强二重唱。
上述作为例子的几张唱片,都是16bit/44.1KHz普通CD,十年前的制作,但是,十年后的今天,制作方式不断进步,花样也陈出不穷,制作成本和售价同步提高,不排除有不少是优秀的作品。但是,也有不少高价唱片音质不如十年前唱片的。故此,好的人声作品,演唱者、伴奏者和录音师是主要因素,制作方式是附加因素,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最佳作品。
上述只是本人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欢迎纠正或提出不同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15: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声大动态,古典音乐例子还多,刚找出同时EMI出的CD和黑胶--布兰诗歌,先发个封面相片照,迟些在补上听感,可能书架箱摆位前后还要作些微调,人声测试就基本完成了。
布兰诗歌.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8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17-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21: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pwu2011 于 2019-3-14 13:43 编辑

布兰诗歌粗略听感

布兰诗歌这部作品即使作为音乐欣赏来讲,也是一部很有音乐味道、音效极佳的作品,有大型的交响乐团伴音,人声更是丰富多彩,有包括女高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男低音、童声合唱、合唱等的高水准的各声部交替呈现。可惜本人对古典音乐理解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未有深入考究,只是平时作为普通音乐的欣赏认真听过数次。而作为试音人声合唱音场,则主要听第一首:Fortuna Imperatrix Mundi 序歌《命运,世界的女神》。但是,即使这首,也足以是试出播放系统舞台呈现的基本质素。
本次为听布兰诗歌,首先,听EMI CD版(伦敦爱乐合唱团、伦敦爱乐乐团1990年录音初版、1995年再版),听了前10首,然后再重复听第一首。接着,听黑胶碟(新伦敦爱乐合唱团、新伦敦爱乐乐团1966年初版,本黑胶买时虽然是二手,但是全新的,播放时噪音很小),黑胶听完第一面。最后,听了数字文档的Telarc版第一首。下面粗略讲讲听感一些细节。
首先,3个版本的声压都十分之相近,为专心试听,我是在听音室将门窗都关上,晚上8时许开始,静音时手机声级计测试下跌至29DB左右。三版播放的最大声压约76DB。这样,符合我平时试音时的声压标准。
下面简单说说各版的特色:
CD版、黑胶版由于都是出自同一个唱片公司、出自EMI的录音室录制,尽管不同年份,但风格是很接近的。总体比较“斯文”。相差的是CD数字制式与LP模拟制式,而且也比较典型。例如:黑胶中频比较通透,高频泛音比较丰富。而CD则两头比较“尽”,频宽大些。由于CD欠缺中低音的量感,感觉现场感稍欠。鼓声两版都不够沉,可能EMI不追究太夸张的效果。鼓声发声点在中间、位置比较高。EMI两版最大特色是人声合唱水准很高,音色细致,口型齐而不大。比较像是在教堂里唱歌,因而有亲临教堂的感觉。
再说说Telarc版。此版大家比较熟悉,在音响展试音碟上也能找出。由于录音麦摆放较近,人声的气流声较大,但不难听,很齐,感觉很HiFi。鼓声发声点偏左,声音很沉。就拿阿姐鼓的鼓声来比喻,Telarc与阿姐鼓相当,而EMI的明显没有那么沉。音场相对EMI更阔些。
重点讲讲音场,因为合唱的音场是很讲究的。三张碟的音场都比较精准,合唱人声在主音箱之后,在前墙前,左右乐器声音不超过两眼余光。这是相对于教堂现场来说,大小比较合适的。
如果三版比较,喜欢的顺序为:1-EMI黑胶 2-Telarc 3-EMI CD。
经过此三版布兰诗歌专辑的试听,在音场、细节、三频这几方面,对本2.2系统的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书架箱的摆位暂时未觉得需要再移动。试音暂告一段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4-25 03:48 , Processed in 0.116900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